首页 理论教育 守护语林:瓢饮还是壶浆?

守护语林:瓢饮还是壶浆?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以上引文中,“簟食瓢饮”的“簟”是个明显的错字。成语有“箪食瓢饮”而没有作“簟食瓢饮”的。将“箪”误成“簟”,也许是邵先生的笔误,也许是原稿未误而由排校疏忽所造成。二千多年来,凡是中国史书或小说中形容民众对军队热爱和拥戴的,几乎毫无例外都引用“箪食壶浆”这个成语。拿破仑虽然是法国皇帝,但形容法国农民对他的热诚欢迎,借用中国的这个成语也是完全适合的,尽管他们“箪”里装的是面包,“壶”里盛的是香槟。

守护语林:瓢饮还是壶浆?

是“瓢饮”还是“壶浆”?

近读著名作家邵燕祥随笔集《自己的酒杯》,其中《论不宜巴望“好皇帝”》一文,有这样一段话:

拿破仑废黜以后,在厄尔巴岛不甘寂寞,1815年3月1日登陆,20日重返巴黎。他只带了千名士兵,而所到之处,受到农民“簟食瓢饮”的欢迎。(群众出版社,第7页)

在以上引文中,“簟食瓢饮”的“簟”是个明显的错字。成语有“箪食瓢饮”而没有作“簟食瓢饮”的。将“箪”误成“簟”,也许是邵先生的笔误,也许是原稿未误而由排校疏忽所造成。但凡知道这个成语的人,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www.xing528.com)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即使“箪”字没有印错,邵先生的这个成语也是用错了的。《孟子·梁惠王下》有句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战国时燕君虐待其民,齐宣王率军前去讨伐,燕民以为齐国是要将自己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便争先恐后地用竹器装着饭食,壶罐盛着酒浆,去欢迎齐宣王的军队。二千多年来,凡是中国史书或小说中形容民众对军队热爱和拥戴的,几乎毫无例外都引用“箪食壶浆”这个成语。拿破仑虽然是法国皇帝,但形容法国农民对他的热诚欢迎,借用中国的这个成语也是完全适合的,尽管他们“箪”里装的是面包,“壶”里盛的是香槟。可是“箪食瓢饮”就不同了。这一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孔子弟子,姓颜名回,字渊,亦作子渊)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食瓢饮”是“一箪食,一瓢饮”的缩略,是描写颜渊生活非常清苦,每天(或一餐)只吃一圆盒饭,喝一瓢勺汤。“箪食瓢饮”和“箪食壶浆”这两个成语,虽然从字面上看,“箪食”二字完全相同,“瓢饮”和“壶浆”也差不多是同类之物,但它们的语源意义和千百年来所使用的语言环境,却绝不可混为一谈。“箪食瓢饮”只能形容清苦的生活,让法国农民拿来欢迎拿破仑,显然是有点杀风景的。

(原载1997-01,署笔名省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