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侃侃而谈:《守护语林》揭示了叠音词侃侃的意义与来源

侃侃而谈:《守护语林》揭示了叠音词侃侃的意义与来源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叠音词“侃侃”。这个问题,需要从惯用语“侃大山”谈起。徐世荣先生的《北京土语辞典》就收了“砍大山”条,并说:“‘砍’也写‘侃’。”当然,与以上各例相比,“侃”字的情况有所不同。其中的关键,便是“侃侃而谈”这个成语。侃侃而谈,本作“侃侃言说”“侃侃而言”。

侃侃而谈:《守护语林》揭示了叠音词侃侃的意义与来源

说“侃”

“侃”本是个古汉语字,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但用得很少,在儒家十三经”中只见到两例,而且都是叠音词: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又《先进》:“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这两个“侃侃”,旧注都释为“和乐貌”。到了汉代,虽然曾经以单字的形式偶尔用过,如《汉书·韦贤传》:“我徒侃尔。”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叠音词“侃侃”。

除“和乐貌”外,“侃”字还有另一个意义。《说文》云:“侃,刚直也。”《后汉书·向栩传》:“侃然正色,有官惮之。”这个“侃”字,就解释为“刚直”。

但是最近十多年来,“侃”字除了形容词义外,又出现了新的动词意义:闲谈,闲扯。这个新义,最初频频见之于报端,例如:

二锅头助兴,流行乐煽情,于是开始侃工作侃文凭侃女人侃房子,侃吃侃喝侃钱侃物,牢骚话、“牛皮话”无话不谈,无奇不有。(《北京青年报》1992.1.4)

此外,还有什么“善侃”“神侃”“胡侃”“骗侃”,可谓新词迭出。有些“侃”功不凡,妙语如珠,甚至连吹带骗,把人侃得云里雾里的高手,还被尊之为“侃爷”。鲍延毅先生在《〈金瓶梅〉语词溯源》一书中曾对此描写说:

特别是由“侃爷”们“侃”出的几部电视连续剧一出,举国上下,凡有井水饮处,几乎无不谈“侃”、聊“侃”。直聊得热浪翻滚,沸沸扬扬。一时之间,善“侃”的“侃爷”,竟大有成为偶像之势。(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有人说:“侃”字这个新义,古来无之,它是怎么一下子蹦出来的呢?这个问题,需要从惯用语“侃大山”谈起。

侃大山,原作“砍大山”。《中国民间方言词典》定其为“北京官话”。徐世荣先生的《北京土语辞典》就收了“砍大山”条,并说:“‘砍’也写‘侃’。”它进入现代普通话词汇,大概只有十来年时间。200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在“侃大山”条下是如此概括的:

指没有中心话题,无意义、无目的、漫无边际地闲聊,是进入普通话的北京俗语,又叫“砍大山”。(花城出版社)

下面进而分析“侃”“砍”二字新义的来历,兼谈为什么要用“侃”字去取代原来的“砍”。

在“侃大山”这个词语中,“侃”与“大山”本来是无由搭配的,北京方言起初只作“砍大山”。“砍”字的本义是用刀、斧等劈、斩。组成“砍大山”后才逐渐引申出新义。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又说:“管山的烧柴,管河的吃水。”“吃山”原来就指砍柴。住在大山里或山边的人,需要烧柴或用柴换钱,只要上山一路随处砍去就是。林木没有人监管,自然会引起胡砍乱伐,因而“砍”字后来便有了“随意”“胡乱”等词义。我们发现,在古代白话小说中,“砍”又常与“嘴”字搭配,引申出“随口说”“胡乱谈”等意思,例如:

今日我在先锋哥哥面前砍了大嘴,明日要捉石宝那厮。(《水浒全传》一一五回)(www.xing528.com)

我见砍头的,没见砍嘴的,你打三个恭儿,唱两个喏,谁见来?(《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以上两例中,“砍了大嘴”就是“说了大话”;“砍嘴”是“随口胡吹”“乱说”的意思。现代北京方言“砍大山”的“砍”,虽然不一定都是胡吹乱说,但“闲谈”“闲扯”的意义,与“砍嘴”的“砍”显然是相近而有联系的。

“砍大山”的比喻意义既然能够成立,那为什么又要用“侃”字去换掉这个“砍”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砍大山”的整个意思已经转成了“闲谈”“聊天”,那个“砍”字便不宜再按本义去理解。但由于人们对它非常熟悉,一看字形马上就想到“砍柴”;加上“砍”字的常用义项很多,往往会对新义产生干扰,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有些人对砍兴趣特浓,几乎天天晚上聚而神聊。”(《中国青年报》1987.3.31)这个“砍”字虽然联系下文可以读懂,但总让人感到相当别扭。于是,义项很少、现代已不单用,而且读音与“砍”完全相同的“侃”字,就被借来顶替了“砍”。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侃”字的两个古义都是形容词,现在却作为动词来使用,行不行?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成问题的。在古今汉语中,有不少组成叠音形容词的单字,在独用时可以变成动词。例如:白浪滔滔,窃窃私语,恋恋不舍,叶儿蔫蔫地枯萎了,其中的“滔滔”“窃窃”“恋恋”“蔫蔫”等叠音形式,全是形容词,但“滔”“窃”“恋”“蔫”等字单用时,却都变成了动词。

当然,与以上各例相比,“侃”字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先秦时代,它只有叠用为“侃侃”的例子,是个形容词;到了两汉,虽然单用了,但词性未变,仍为形容词。这种情况,一直要到元代以后属于口头说唱文学的戏曲中,才开始出现转机。其中的关键,便是“侃侃而谈”这个成语。

侃侃而谈,本作“侃侃言说”“侃侃而言”。由于“侃侃”二字是用来形容说话者的样子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因而它必然同“说话”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人将“侃”字单独作为动词“说话”来运用了。例如:

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

伴几个知交撒顽,寻一回渔樵调侃。(明汤式《送车文卿归隐》散曲)

人来你不往,诓骗礼一分……东君,要知请人还席总是侃。(清蒲松龄《穷神答文》俚曲)

以上三例中的“胡侃”“调侃”和“侃”,主要含义是“说话”,作为一个动词,是毫无疑问的。这些用例足以证明,始见于元代的单音动词“侃”,是由叠音形容词“侃侃”脱胎而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它。

从元初到清代,“侃”字的这个动词意义都出现在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戏曲中,绝非偶然。到了现代,人们又把它借来代替口语中的“砍”,使它变得更加含蓄、贴切和传神。可以预料,今后人们在书面中想用一个单字来表达闲聊、闲扯的意思时,将会优先选用“侃”,而“砍”字将会逐步淘汰出局。

(原载20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