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基层,打好基础(2003年9月)

服务基层,打好基础(2003年9月)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好基础,服务基层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先进事迹汇编,但它的形式很新颖,作者都是《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记者,他们历时两年,跋山涉水,行程十万公里,走访了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十个残疾人工作先进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出来,读起来很有点兴味。

服务基层,打好基础(2003年9月)

打好基础,服务基层(1)
(二○○三年九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先进事迹汇编,但它的形式很新颖,作者都是《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记者,他们历时两年,跋山涉水,行程十万公里,走访了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十个残疾人工作先进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出来,读起来很有点兴味。我翻阅了书的初稿,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全国的残疾人工作者。

我始终觉得,搞好我国的残疾人工作,必须强调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换句话说,就是加强县(区)一级残疾人工作,因为县是国家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大业的基础。做什么工作,都要打好基础,都要落到实处,否则,即使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宝塔,也是建在沙滩上的危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目前,我国的县级区划单位有两千八百六十一个(港、澳、台除外),县域国土面积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四;县域人口九亿四千万,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县域GDP达五万四千亿元,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二。显然,搞好县级单位的各项工作,是搞好全国各项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一节中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具体到残疾人工作,同样如此。我国有六千万残疾人,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县域以下的基层。我们残联的职能是“代表、服务、管理”。我们代表、服务、管理的对象主要在基层,在县(区)以下的农村和城市社区。残疾人工作搞得好不好,用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没有别的标准,就是看生活在基层的广大的残疾人满意不满意,看他们得到没得到实际好处;他们满意了,他们得到实惠了,我们就可以说工作有成绩,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自从中国残联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注意抓基层,特别强调抓好县(区)这样的基本行政单元的残疾人工作。当然,乡镇和社区的工作也很重要,但是,乡镇和社区的工作还是要靠县(区)残联去帮助,去指导。所以,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我们强调“两基”,即“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好事”,这是以县为前沿阵地的;在组织体系上,我们极为重视县级残联的建设;在基本建设上,我们要求县城一定要有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服务设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强调残疾人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就是让基层残疾人有事“够得着”我们。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打好我们事业的基础,基础打好了,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期间,我们评选了两批共二百五十个“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区)”。在开始设计时,我们就考虑先进集体不评省市,而是评县(区),这也说明了我们对基层残疾人工作的重视。(www.xing528.com)

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基层工作的成绩是很大的。从残联发展初期“三项康复”工作的实施,到今天残疾人事业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推进,基层残联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广大残疾人来说,基层残联是他们切身利益的代言人,是竭诚为他们服务的兄弟姐妹,也是他们体验和感受到的一切实惠的人格化身。

这本书里汇集的六十多个先进县(区)的事迹,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主要记事,各具特色,但有这么几点是一致的:这些地方的残疾人工作者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有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都有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精神。他们的事迹,是全国二百五十个先进县(区)残疾人工作的缩影;他们的经验,是全国残疾人工作者的宝贵财富。认真学习这些经验,对做好县(区)的残疾人工作,对推动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我愿借此机会,向广大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他们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书所作的序言,该书二○○三年九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