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菲特传:全球第一股神巴菲特成长史

巴菲特传:全球第一股神巴菲特成长史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菲特对于自己的智慧一直自视甚高,但是他承认,他的哲学家朋友查理·芒格才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成了该公司最大的股东,才发现第二大股东就是查理·芒格。加州最大的糖果公司将要出售,查理·芒格对此很有兴趣,他打电话询问巴菲特的意见,巴菲特以自己对糖果生意不熟悉为由断然拒绝了。最终,巴菲特被说服了,同意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糖果公司。

巴菲特传:全球第一股神巴菲特成长史

巴菲特对于自己的智慧一直自视甚高,但是他承认,他的哲学家朋友查理·芒格才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查理·芒格是个怪人,他习惯性地与人保持距离,哪怕是和自己的亲人,真正能让他敞开心扉的人只有巴菲特。巴菲特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副闷闷的样子,查理·芒格则是个冷面人,他不太爱讲话,总是板着脸。查理·芒格有很重的疑心病,在生活中不论遇见什么事,他都会进行反复的推敲。巴菲特因此嘲笑过他,但其实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巴菲特自己的疑心病也很严重。

上个世纪60年代,查理·芒格开始经营自己的韦勒-芒格公司。这家公司在太平洋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合伙人投资公司。尽管巴菲特与查理·芒格是好朋友,但是两人的公司却从未有过交集。查理·芒格向巴菲特征求过无数次建议,但他们俩唯一一次正式交易是巴菲特聘请查理·芒格做他收购事务的法律顾问。

他们在股市的碰面没有任何计划,纯粹是偶然。两人都持有蓝筹印花公司的股票,但彼此都不知道。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成了该公司最大的股东,才发现第二大股东就是查理·芒格。

巴菲特对于蓝筹印花公司一直非常看好,这种公司可以快速地集资,该公司发行一种礼品赠券,卖给超级市场和加油站等商家,这些商家的顾客可以拿着赠券去向蓝筹印花公司兑换礼品。有些顾客拿到赠券后就随手丢掉了,绝大多数的顾客不会马上使用。这部分不会马上使用的资金对于巴菲特来说就是一种浮存金,巴菲特把它当作自己的“提款机”。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一起进入蓝筹印花公司的董事会,一起接管其投资委员会,一起将其大量的储备金投资到该公司,最后由查理·芒格作为巴菲特的代理人接管了蓝筹印花公司。巴菲特在暗中点拨查理·芒格,查理·芒格本就具有聪明头脑,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经理人。从下面讲到的他们共同进行的一笔投资就可以看出查理·芒格出色的本领。加州最大的糖果公司将要出售,查理·芒格对此很有兴趣,他打电话询问巴菲特的意见,巴菲特以自己对糖果生意不熟悉为由断然拒绝了。查理·芒格锲而不舍地给巴菲特打电话,几次以后,巴菲特终于接了电话。这个时候,巴菲特已经对该公司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他不等查理·芒格开口,就告诉他:“我已经了解过了,你去收购吧。”

谈判时,双方因为价格产生了矛盾,糖果公司的报价是3000万美元,而巴菲特只肯出2500万美元。这时候,查理·芒格向巴菲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告诉巴菲特,该公司除了账面上的资金和工厂设备等资产外,还有大量的无形价值。凭着该公司的知名度,3000万美元绝对是物有所值。最终,巴菲特被说服了,同意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糖果公司。查理·芒格不仅有才华,还给巴菲特带来了好运气,就在巴菲特即将拨出电话的瞬间,对方先打来了电话,同意巴菲特当初2500万美元的报价。(www.xing528.com)

收购结束后,巴菲特延续了他的一贯做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糖果行业。事无巨细,他都会去了解,哪怕在街上听见有人提到“糖果”两个字,他也会竖起耳朵去听。他定期去听糖果期货课程,而且破天荒地逛起了糖果市场。在给糖果公司写信的时候,巴菲特已经像个糖果行业的专家了,无论是大框架还是小细节,他的意见都专业且无可挑剔。他告诉糖果公司的总裁:“贵公司的糖果号称是整个加州,甚至全美最棒的,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其中99%是广告,只有1%是质量。”该公司确实存在着这种情况,大量的资金与精力都投入到了广告中,对于质量的监督却没有下什么功夫。糖果公司的负责人接到巴菲特的意见后,一改往日的做法,才把该公司的市场份额稳固住了。

没过多久,查理·芒格又与巴菲特产生了第二次分歧:查理·芒格将赠券业务的计划拿给巴菲特,巴菲特依旧果断地拒绝了。这一次,巴菲特运用智慧说服了查理·芒格。他说:“我可以站在会计师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也可以站在分析师精算师的角度去看问题。我有信心说服任何用逻辑思考问题的人,让他们接受赠券。但是我不会站在家庭主妇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我不了解她们的思考方式。”

加上查理·芒格负责的蓝筹印花公司,巴菲特名下的投资公司已经有三家之多。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股东,都希望巴菲特能够增加他们的盈利。这种情况让巴菲特左右为难,那些优质的投资项目给谁呢?给了这家公司,另外两家公司的股东肯定会有意见。巴菲特尽量做到公平,但是出现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巴菲特纠结地对查理·芒格说:“这三家公司就像我的三个儿女一样,对于它们绝对公平的办法只有谁都不给。”

巴菲特不仅和查理·芒格一起发过财,也和查理·芒格一起亏过钱。一名经纪人推荐巴菲特购买韦斯科贝格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对于这家公司的情况早就了然于胸,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就开始关注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了。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财务报表,难免会有纰漏。于是,他看完以后再让查理·芒格复查一遍。查理·芒格看后得出了与巴菲特相同的结论,认为这家公司可以投资。于是,他们以蓝筹印花公司的名义收购了这家公司8%的股份。

这件事情发生在1972年夏天,当时,韦斯科贝格公司是一家市值只有200万美元的小公司。1973年初,韦斯科贝格公司做出了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决定,就是要和另外一家公司合并。合并之后,韦斯科贝格公司将不复存在,股票自然也不存在了。查理·芒格觉得,如果加大投资,让韦斯科贝格公司觉得有独立运营的希望,那么可能会阻止合并、减少损失。巴菲特的看法与查理·芒格不同,但是他想不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好听从查理·芒格的建议。果然不出所料,追加投资后,韦斯科贝格公司还是被其他公司兼并了,查理·芒格的建议使他们的损失更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