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男孩情商,消除与父母之间隔阂

培养男孩情商,消除与父母之间隔阂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遗憾的是,生活中的确有不少父母经常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而痛骂毒打孩子。动辄打骂,只能造成孩子对父母的戒备心理。最常见的是强迫孩子认错。这种揶揄和责怪,不但常使孩子感到自卑,失去前进的信心,而且还会造成他们同父母的对立。

培养男孩情商,消除与父母之间隔阂

7.孩子消除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才能变得成熟

当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抚爱之下,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时,父母有绝对的权威,而且是不可动摇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子女跨进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后,他们的视野大大开阔了,接触面扩大了,知识面也跳跃地向四面扩展着。这时,父母的绝对权威就随之动摇,他们不再无条件地崇拜父母,而是开始将父母同他周围的成人,尤其是他同学的父母进行比较、分析,由此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当然,这种比较、看法未必正确。这时,做父母的就需要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一般也会接受。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或是无原则地迁就迎合,那都会产生和扩大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呢?

(1)激发孩子的兴趣。按照巴甫洛夫的解释,兴趣是定向探究反射累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兴趣只能引导,不能强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强行不许一个足球迷看球,在他的心理上将会留下什么样的影响。少年儿童的兴趣虽然还处于诱发的阶段,不像成年人那样稳固、定向,但是儿童的兴趣也有它的特点:广泛性和活泼性。可是,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子女的兴趣、特点,往往采取熟视无睹的态度,硬性规定子女的兴趣范围,这就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疏远。

(2)友善地对待孩子。有一个男学生嗜爱读小说,有时看得入神,不是忘了烧饭就是把饭烧糊,为此父母经常打他,甚至把他的书“没收”。有一次,还使他因无法归还学校的书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的父母,怎么会得到孩子的尊敬和信服呢?遗憾的是,生活中的确有不少父母经常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而痛骂毒打孩子。虽然家庭教育中要不要完全废除体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还有争议,但滥用体罚必须反对,则是一致的意见。动辄打骂,只能造成孩子对父母的戒备心理。(www.xing528.com)

(3)允许孩子申辩。最常见的是强迫孩子认错。有时父母自己丢下东西或放错了东西,却怀疑是孩子拿的,孩子申辩一下,就责骂他“说谎”,以致加倍处罚。有时,孩子出于好的动机,却因为力不能及或别的原因,造成了不好的效果,父母往往也不加分析,全盘否定,这更使孩子伤心。

(4)家长要做到通情达理。孩子上学以后,同学校、社会的接触逐渐增多,对家庭的要求也就逐渐多样化。这种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则是两者兼而有之。对于合理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一时不能满足,也要讲清道理,取得孩子的谅解;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迁就满足,但同样要让孩子懂得不能满足的原因;对于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的要求,则要取其合理部分给予满足。否则,就会使孩子感到你不可亲,渐渐同你疏远。

(5)尊重孩子。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刚刚进入少年期的孩子,由于开始形成独立人格,自尊心更强烈。有些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的这种心理要求与变化,有意无意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其一:经常揶揄孩子的弱点。有的孩子天资不很聪明,学习成绩比较差,父母就骂他“笨蛋”,“天底下比你笨的人还有吗?”有的孩子动作比较迟钝,手脚不利索,父母又责怪他“呆得出奇”。这种揶揄和责怪,不但常使孩子感到自卑,失去前进的信心,而且还会造成他们同父母的对立。其二: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有的孩子过去犯过错误,经过教育,觉悟了,改正了,但父母还是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他。有个中学生,在念小学时偷过家里的钱,但近两年一直未犯,自己也有决心痛改。有一次,父母丢了钱,又怀疑是他偷的,而且一定要他老实讲出来,否则不给吃饭。当晚,孩子就离家出走,并留下一张“你们不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们”的纸条。其三: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有时孩子看到父母辛苦,主动地干一些家务,父母却不领情,遇到帮了倒忙时,还要责骂一顿。有时孩子一门功课大有进步,另一门功课有所退步,父母不表扬进步的,却对退步的大加批评,使孩子觉得干好干坏、学好学坏一个样。自尊心是使人进步的一种动力,一旦受到挫伤,要使孩子进步就很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