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放下:享受人生的闲暇时刻

学会放下:享受人生的闲暇时刻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可以这么说,禅师吃饭的时候就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在睡觉。有一位禅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无事是贵人,但却莫做作。”就像上面那位禅师说的:“求心不歇即无事!”因为不能把心中所有的东西放下。这个人一听立马把手中的花放下。

学会放下:享受人生的闲暇时刻

5.若无闲事挂心,便是人间好时

要想精神得以解脱,就要学会放下。只有放下,才能祛除杂念,活得轻松自在,保持一颗心灵的澄澈,没有烦恼。

每个人都要吃饭,都要睡觉,但修行禅定的人总是会与一般人大异其趣。下面看一位禅师与一位世俗之人的对话:

世俗之人问:“禅师,你用功参禅打坐,是在修行吗?”

禅师回答:“是的!”

世俗之人问:“你用的什么方法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世俗之人又问:“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啊,那是不是他们也算做是修行呢?”

禅师回答说:“不是的。”

世俗之人不惑地问:“为什么?”

禅师很认真地说:“因为每个人从表面上看起来一样,其实,在他们吃东西的时候还在想其他的事的时候,他们在睡觉的时候也在想其他的事情,这样如此怎么能说和我是一样的呢?”

一般情况下,修行禅定的人,都懂得排除杂念。即所谓的万法归一,意思就是把许许多多的杂念归到一点上,就这一念集中处,寻找究竟。所以可以这么说,禅师吃饭的时候就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在睡觉。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把杂念排除了。

有一位禅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无事是贵人,但却莫做作。”

“无事”就是“安然无恙”的意思。但在禅语中,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含义。

从禅者的本意来讲,指不求佛,不求道,更不求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就像上面那位禅师说的:“求心不歇即无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点烦恼。读过佛典的人都见过“烦恼即菩提”这种说法,这里是指人们可以通过用心的锻炼,培养出刚直、纯真的人性,这样说来就没有必要求人,不只是光谈理论,是要自己亲身去体验实际的感觉与情境。

有位曾说:“现在常被人问得无言以对,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大概是由于在没有东西的地方看见东西,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强做道理,在没有主宰的地方硬做主宰……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有俗心存在,就说佛法没有多少,只要能够平白地说出一句话就可以了。那么,这一句话是什么呢?若有人问我山僧,我便对他说:‘你已经是两句了。’可领会吗?古人讲,佛祖言语以外的事,全都明明白白地说过了,只是大多数人迷乱不清。这个问题如果看不见,那就是站在地上打瞌睡的汉子,各位经常是在光明里张开眼睛,看见了而不知道,叫我山僧怎么办呢?大家久站了。”

人生众多的烦恼都是自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能把心中所有的东西放下。自然不能轻松快乐地生活。之所以说佛没有烦恼,就是他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包括金钱、名声、色相、争执,等等。(www.xing528.com)

有个人总是内心苦闷,得不到解脱,于是带了一些鲜花准备去供佛,以求得解脱。正巧在这会儿碰到了这里的禅师。这个人就向禅师求解。

禅师听了后,只说了两个字:“放下。”

这个人一听立马把手中的花放下。

禅师继续说了两个字:“放下。”

这个人想了想又把手里的贡香放下。

这时禅师还是说了那两个字:“放下。”

这个人就愣了,说:“禅师啊,我这两手都空空了,还有什么没放呢?”

禅师说:“我让你放下的不是你手中的东西,是你心中的东西。具体地讲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你能把这些全部都放下,你的苦恼就没有了,你也就解脱了。”

这个人一想:“是啊,我是如何的愚昧啊!什么东西都放得下,我还有什么舍不得呢?什么都可以舍得,我还有什么烦恼呢?”说着谢过禅师回家去了。

人之所以烦躁、不安,甚至有时候还会狂乱,原因就是放不下心中的所有,被精神所束缚。

有一个人犯错被关在牢狱里,牢房里空间很是狭小,活动的空间都没有,更不用说自在了。于是他整天心烦意乱,抱怨让他住这么一个类似人间地狱的地方,不尊重他的人格。整天愤慨和不平。

有一天,一只蜜蜂飞进了这间牢房,嗡嗡地叫个不停,而且还在到处乱飞乱撞。他就想:我本来就烦得很,还有这么个家伙在这儿乱哼哼,我不烦死啊。于是他觉得一定要把它捉住。

就这样他开始小心翼翼地捕捉这只蜜蜂,哪曾想这只蜜蜂机灵得很,每次快要捉到它时,它就会轻松地飞走。于是他就和蜜蜂开始了你追我跑的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上,一会儿又下的,折腾了好半天,这个人都没有把蜜蜂捉到。坐下来稍做休息的时候,他想到:“原来我的牢房也不小啊,连只蜜蜂都捉不到,说明这个牢房还是挺大的。”至此他悟出一个道理:“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因此,一个胸襟宽阔的人,到哪都是会觉得自由。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是正真的大小,正真的大小在于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大小。相反一个心胸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在空旷的草原也依旧不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

正如禅师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每个人,不应该计较环境的好与坏,而是要注意内心的解脱与宽容,只有内心大,世界就会大。

静品禅心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东西令我们放不下,尤其对功名、金钱、爱情、事业放不下,有了这个,想求那个,有个那个,又想求这个。如此的重担、欲望和压力,怎能让自己的人生不艰苦?有时,在必要的时候,放下何尝不是一条解脱之路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