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极生悲的必然性-道中的道

乐极生悲的必然性-道中的道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乐极生悲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他公布了年羹尧92条大罪,令他自杀。年羹尧得志猖狂,失势后仍不思悔过,致使自己一错再错,最后走上了绝路,真可谓乐极生悲呀!乐极生悲一语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往往是因快乐过度而忘乎所以、得志猖狂、动止失矩,结果不慎发生意外,惹祸上身,化喜为悲。这时,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因此,老子告诫人们得意之时莫张狂,最需要做的是找回自我,否则只会落得乐极生悲的下场。

乐极生悲的必然性-道中的道

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大喜之事时都会喜出望外,情不自禁而忘乎所以,就会悠悠然疏于防范,容易头脑发热而失去应有的理智,也会干出连自己也想象不到的错事傻事。

殊不知,这种张狂的表现很容易把事物推向另一个极端,使好事瞬间变成坏事,使人的心情由快乐到极点一下子转为悲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乐极生悲。

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衰老,因为这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则接近于灭亡。

易经》上也说“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同样,好运到了头坏运也就来了。由此可见,乐极生悲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此,任何东西、任何人别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清朝雍正皇帝还没有继位的时候,诸皇子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攻击。而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却得到了川陕总督年羹尧的鼎力支持,这才使雍亲王胤禛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以说,年羹尧是雍正皇帝得力的亲信。

当时,雍正皇帝对拥立有功的年羹尧视为恩人,封他高官显爵,还动情地说:“年羹尧的忠勇无人能比,不仅我不能辜负他,而且我的子孙也要铭记他。如果谁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是我朝的臣民。”

由于年羹尧受到皇帝这样推崇,所以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更是加紧了对他的恭维和“孝敬”,很多人都携带重金去贿赂他。而他则来者不拒,提拔了很多不称职的人。

有人便劝他说:“皇上之所以厚待你,是因为你从前为国立了大功。现在你的这些行为,对国家有害,皇上知道了肯定不满,你应该保持清名,别让皇上改变了对你的看法。”

谁知年羹尧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是我权力范围内的事,皇上不会怪罪我的。皇上对我特殊优待,我还担心什么呢?”于是,年羹尧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骄横跋扈起来。而且,他出门的时候,连总督和巡抚都要跪道迎送,毕恭毕敬。

一次,年羹尧进宫看望身为雍正皇妃的妹妹,妹妹对他说:“听说你在外面很招摇,引起不少议论,这样做很不明智。即使你有再大的功劳,也始终是臣子,以后做事要讲究分寸,不要让人抓住把柄。”

可是,年羹尧对这些话根本听不进去,他仍恃功自傲,骄横跋扈,为所欲为。终于,雍正皇帝开始猜疑和忌恨他了。

有一次,雍正严词警告他说:“你是国家的功臣,更应该遵纪守法,做群臣的表率。现在很多人对你是敢怒不敢言,难道你是有心让我为难吗?”年羹尧的心腹看出了其中的苗头,就劝他说:“皇上这样指责你,想必对你是早有不满之心了。你要马上上书自责,或许这样还能挽回皇上对你的看法。”

然而,年羹尧仍不肯谢罪,他说:“皇上一直都把我看作恩人,哪能说翻脸就翻脸呢?如果我认了罪,别人趁机落井下石怎么办?”

雍正皇帝见他仍不知悔改,气愤之下便解除了他的抚远大将军之职,降他为杭州将军。这时,他的心腹又劝他说:“皇上动怒,日后群臣必定会群起而弹劾你。现在不比从前,你必须马上放下姿态谢罪,以求得皇上的原谅。如果你还是抗拒到底,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张狂的年羹尧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口出怨言,说雍正皇帝对他不讲情义。他不厌其烦地对人讲述自己从前的功劳,暗指皇帝把他这个大功臣给忘了。雍正皇帝得知这些消息后,更加恼怒。他公布了年羹尧92条大罪,令他自杀。(www.xing528.com)

年羹尧得志猖狂,失势后仍不思悔过,致使自己一错再错,最后走上了绝路,真可谓乐极生悲呀!

古人言:“乐不可及,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极生悲一语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往往是因快乐过度而忘乎所以、得志猖狂、动止失矩,结果不慎发生意外,惹祸上身,化喜为悲。

因此,在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起承转合过程中,我们应随时随地、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起点不要太高。正如孟子所说的:“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在告诉我们,祸和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同样,悲与喜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一生,刑赏必重,攻土必充,以势独,他却不能止贪欲而行仁政,仍是一味推行严刑苛法,结果是“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他的一生难道不是乐极生悲的真实写照吗?

许攸年轻时与曹操相交,后来成为袁绍帐下得力谋士之一,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

后来,袁绍兴兵将大军十万围官渡攻曹操。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久守官渡城,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许攸向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自军相持日久,许都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都可一举拿下,曹操亦可擒也。

可是,袁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认为曹操诡计多端,此催粮书信乃诱敌之计。又因许攸与曹操少时曾为好友,袁绍更是怀疑许攸暗通曹操,充当曹操奸细。

这时,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许攸感叹袁绍的不足为谋,更加上同为谋士郭图的谗言加害,于是念着与曹操的故旧,转投到曹操门下,并为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到达邺城。可是,他自恃功劳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居功自傲,口出狂言,数次故意讥讽曹操,轻视曹军将士。后来,被许褚一怒之下杀死。

人在得势之时,往往容易迷失本性,乐而忘形。他们会张扬自己,放纵自己,殊不知,得意至极时,便是危险至极时,如果头脑不够冷静,表现过于张狂,便很容易由巅峰跌到谷底。

这种骄傲专横、傲慢无礼、自尊自大、自以为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他们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看不起他人,所以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尤其是人们富贵之后的发展趋势,不一定是锦上添花。无忧无虑的生活最能麻痹人们的神经,令他们蜕化变质,失去拥有的一切。权势和地位给人罩上的光环,往往使人迷失本性。因此,老子告诫人们得意之时莫张狂,最需要做的是找回自我,否则只会落得乐极生悲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