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管教任性孩子?

如何有效管教任性孩子?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格雷和妻子已经有了两个漂亮的小孩,而且妻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面对这样的困境,格雷先生应该怎么办呢?第二个均衡是格雷夫妇期望的,但却不太可能会发生,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子博弈非完美均衡”。其实,格雷夫妇会陷入自己不希望的状况,并不是昏了头的结婚,而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父母与任性的孩子之间的博弈并非只有一次,双方反复进行着这种博弈。遇到任性的孩子,采取一种强硬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有效管教任性孩子?

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任性的孩子,确实让人头疼。来自英国的格雷先生就遇到了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格雷和妻子已经有了两个漂亮的小孩,而且妻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格雷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但是就在最近这段时间,格雷总是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大越来越任性了,怎么说都不听,格雷拿他没有办法,妻子也同样束手无策,两人甚至威胁要惩罚他,但是老大仍然肆无忌惮,因为他知道父母并不会真正地惩罚他。

面对这样的困境,格雷先生应该怎么办呢?是实施惩罚,给老大一个下马威,还是任由他发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从经济学的视角,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经济学分析

让我们先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或许博弈论能够帮助父母们对这类交互效应做出选择。首先孩子决定是否顽皮,然后父母再决定是否惩罚他。孩子只有在不受到惩罚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调皮,如果真的受到惩罚了,那么他调皮的行为就会终止;而父母只有在不真正实施惩罚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用威胁的手段。

在这个博弈中,有两个均衡:一个是像格雷先生抱怨的情况——孩子顽皮,但因为他们夫妇舍不得而不会真正地实施严厉的惩罚;另一个就是格雷夫妇所期望的——孩子慑于威胁,就得听话了,自己也不愿意实施的惩罚可以完全抛开了。然而,第二个均衡看上去似乎很难实现,因为孩子已经清楚地知道,所谓的惩罚只是威胁,不会切实落到自己身上。第二个均衡是格雷夫妇期望的,但却不太可能会发生,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子博弈非完美均衡”。

其实,格雷夫妇会陷入自己不希望的状况,并不是昏了头的结婚,而是自然而然的。经济学家们告诉我们,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实施威胁的一方往往很难让被威胁的一方相信真的会实施惩罚,如此一来被威胁的一方就会“宣战”,而实施威胁的一方为了不落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也只好不了了之。

但是,父母与任性的孩子之间的博弈并非只有一次,双方反复进行着这种博弈。如此一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www.xing528.com)

遇到任性的孩子,采取一种强硬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们一定要谨记,当你们惩罚调皮的孩子时,你们虽然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是却能在整个战争中获胜。对孩子施加惩罚,做父母的肯定会心疼,会难受,但是这样做却能有效地防止他们将来的叛逆行为。而你作为纪律严明者的声誉一旦建立起来,孩子们就会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安心做一个“乖宝宝”(虽然他们偶尔还是会挑战你的权威,但是绝对会收敛很多)。这看上去似乎是众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却让三位经济学家(约翰·海萨尼、约翰·纳什、莱因哈德·泽尔腾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从而共同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你看,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利用经济学的知识向你证明,有时候对孩子“残忍”,反而是善待他们的表现。

解决方案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不再任性,那么实施一定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作为父母必须要明白一点,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你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你不妨在实施惩罚之后,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看看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么你可以告诉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如果他仍旧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你应该耐心地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受到惩罚,否则,一味地惩罚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除了采用必要的惩罚措施外,父母还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一定要表现出自己对孩子的爱,切记不要暴怒,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经济学小常识

博弈:指的是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做出一种有利于自己决策的一种行为。

子博弈完美均衡:是展开型博弈的一个策略组合,它要求展开型博弈中,每一个策略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能达到纳什均衡。这个均衡也称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它要求参与者的决策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要求决策者要做到“随机应变”、“向前看”,而不是固守旧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