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管理知识产业,避免失败和扼杀

如何有效管理知识产业,避免失败和扼杀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产业的目的都在于物质的生产和分配。我们不会说“宗教产业”或“哲学产业”。但对20世纪60年代的大多数人而言,若用“知识产业”来指称教育和科学机构倒也相当贴切。它所培养的人是否有助于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知识人才”的形成则关系到它的兴衰。管理知识产业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就会遭遇失败。它说“炙手可热”的年轻人很可能“对大学毫无忠诚可言”。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知识产业将因此被扼杀。

如何有效管理知识产业,避免失败和扼杀

任何产业的目的都在于物质的生产和分配。我们不会说“宗教产业”或“哲学产业”。但对20世纪60年代的大多数人而言,若用“知识产业”来指称教育科学机构倒也相当贴切。它是一个国家推动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工具。它所培养的人是否有助于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知识人才”的形成则关系到它的兴衰。      

管理知识产业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就会遭遇失败。科学技术研究的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教学。而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征象表明,可以快速产出成果的科学技术研究正从教学领域吸引走大量的人和资金。在政府大力资助下设立的各种奖励促使最有才能的年轻人都投入到了研究领域。教师的声誉仅限于局部,而研究人员的论文却可以在全世界传播,教师的职位和那些研究人员的职位相比并不受欢迎。

在美国,联邦的研究和开发经费从1940年到1964年增加了200多倍。这些经费大多数都流入了少数几所大学的少数人手中。在那些学校,教师对教学的兴趣直线下降,而且有些令人担忧的报道反映教学质量正在恶化。(www.xing528.com)

    1963年,一项针对3000多名大学人员的调查显示美国的学院和大学里大大小小、各个领域、各个级别的教员尽管花在本科教学上的时间本来就很少,却仍然希望将这一时间进一步缩减。所有的团体都希望增加用于研究生指导的时间,特别是研究的时间。

卡耐基基金1964年发表的一份促进教学的报告中谈到了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危机”。它提到,“大量的研究基金、咨询机会、轻易的提升、丰厚的待遇”是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所在。它说“炙手可热”的年轻人很可能“对大学毫无忠诚可言”。在他眼中,学生不过是他“竭尽全力进行研究以获取更大笔资助、更优厚报酬、更多薪水、更高职务的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知识产业将因此被扼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