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你想避免婚姻失败吗?这个方法最有效

你想避免婚姻失败吗?这个方法最有效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婚姻的圣火从未如此闪耀炽热。不错,她坐上了法兰西的皇后宝座,她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容颜。而他临终的要求竟是不允许他的妻子前来见他。这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夫人为自己的唠叨、抱怨和歇斯底里所付出的代价。这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夫人所认识到的,但是已经太迟了。亚伯拉罕·林肯的最大悲剧也是他的婚姻。请注意,不是他遇刺这件事,而是他的婚姻。

你想避免婚姻失败吗?这个方法最有效

七十五年前,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爱上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西班牙特瓦女伯爵玛丽·尤仁妮克·伊格纳茨·奥古斯汀·德·蒙蒂霍,并与之结了婚。他的顾问指出,她只是西班牙一位微不足道的伯爵的女儿。但是拿破仑回答:“那又怎么样?”她的优雅、青春、魅力与美丽让他内心充满了神圣的幸福感。他站在皇帝的宝座上向整个民族宣布:“我选择与一位我深爱并敬重的女士成婚,而不是迎娶一位陌生女人。”

拿破仑和他的新娘拥有健康财富、权力、名望、美貌、爱情、崇拜—一场完美的浪漫史应具备的全部要素。婚姻的圣火从未如此闪耀炽热。

可是没过多久,这团神圣的爱情之火就开始摇曳暗淡,热情也冷却下来—只留余烬。拿破仑让尤仁妮克当上了皇后,但是,无论是他爱情的魔力,还是皇权的威严,举法国上下,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她不停地唠叨挑剔。她因为嫉妒而发狂,她被猜疑吞噬,她无视他的命令,不尊重他的隐私。他忙于处理政务的时候,她会径直闯入他的办公室,打断他的重要会议。她不让他一个人独处,总是担心他与别的女人厮混。

她经常跑去找她的姐妹,抱怨自己的丈夫,控诉、哭泣、唠叨。她还闯入他的书房,对他指责怒骂。拿破仑三世,这位拥有十数座奢华宫殿的法兰西皇帝,连让自己的灵魂歇息片刻的一席之地都找不到。

可是尤仁妮克这么做又得到了什么呢?答案就在这里。我从E.A.莱因哈特引人入胜的《拿破仑与尤仁妮克:一个帝国的悲喜剧》一书中摘录了这段文字:“于是,拿破仑经常在半夜从一扇小门偷偷溜出去,头戴呢帽遮住眼睛,由一位近身侍从陪伴,真的去找某位翘首以盼的贵妇人,或者一如既往地在这座大城市中游荡,穿过条条街巷,这位君王如同置身童话世界,在宁静自由中得以片刻歇息。”

这就是尤仁妮克唠叨抱怨的结果。不错,她坐上了法兰西的皇后宝座,她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容颜。但是,皇权与美貌却不能使爱情在恶毒的愤怒抱怨中保持新鲜。尤仁妮克可以像老约伯那样高声恸哭:“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降临了。”降临到她的身上?可怜的女人,这是因为她的嫉妒和唠叨造成的。在地狱中的魔鬼创造的能够摧毁爱情的一切可恶手段里,唠叨是最致命的。就像被眼镜王蛇咬了一样,唠叨总是能摧毁消减爱情,从来没有失败。

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的夫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为时已晚。在她去世之前,她对女儿们承认:“你们父亲去世的原因在我。”她的女儿们哭泣着,没有回答。她们知道母亲说的是实情。她们知道,是母亲长期的抱怨,以及没完没了的批评和唠叨,最终杀死了父亲。托尔斯泰伯爵与他的夫人本可以生活得十分幸福。他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两本著作,《战争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世界文学史上永远熠熠生辉。

托尔斯泰的声望吸引了许多的仰慕者,他们日日夜夜地追随着托尔斯泰,记下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我想我该睡觉了”之类的琐碎闲话。

现在苏联政府正准备出版他的全部著作,这些作品编辑成册将达到一百卷。

托尔斯泰与他的夫人不只声名远播,他们还享有着财富和社会地位,以及子女们承欢膝下。世上从未有过如此美满的婚姻。最初,幸福的生活完美又热烈,令他们担心这样的幸福不能久长,于是他们一起向上帝祈祷,希望他们的欢乐能够绵绵不绝。可是,惊人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托尔斯泰慢慢地改变了,与从前判若两人。他开始对之前的著作感到耻辱,转而投身于写作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和贫穷的小册子。

这个承认自己年轻时曾经作恶多端、甚至还涉嫌谋杀的人,开始遵从《圣经》的教导。他放弃了自己的全部土地,生活在贫穷之中。他在田间耕作,砍柴除草。他自己做鞋穿,自己打扫房间,用木碗吃饭,努力去爱自己的敌人。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个悲剧,而造成了悲剧的原因正是他的婚姻。他的夫人喜欢奢侈享受,他却嗤之以鼻。她追求名利地位,他却视若无物。她渴望荣华富贵,他却认为一切财富和私有财产都是罪恶。多年来,他坚持免费出版自己的作品,不收取版税,惹得妻子对他唠叨、责备、尖声喊叫。她想得到出版著作的稿酬。每当他反对的时候,她就变得歇斯底里,在地板上打滚,赌咒要吞鸦片自杀,威胁说要去跳井。

在我看来,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可悲的一幕。正如我曾经说过,他们最初结婚的时候,是那样的幸福快乐。然而,四十八年之后,他甚至不想再看到她。偶尔的某个晚上,这位年老心碎、渴望着爱意的妻子,跪在丈夫的膝前,恳请他为她诵读五十年前写下的日记,那是为她写下的美妙的爱的絮语。那些美好幸福的日子早已远去,读着读着,两个人都不禁流下热泪。他们很久以前所幻想的浪漫之梦变成了痛苦的现实,简直是天壤之别。

最终,在八十二岁的时候,托尔斯泰再也无法忍受不幸而苦恼的家庭生活,在1910年10月的一个雪夜,他离开他的妻子,消失在了寒冷与黑暗之中,茫茫不知所踪。

十一天以后,他因肺炎去世,死在了一个火车站里。而他临终的要求竟是不允许他的妻子前来见他。这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夫人为自己的唠叨、抱怨和歇斯底里所付出的代价。

读者也许会觉得她有太多事情需要唠叨了。或许是吧。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问题是:唠叨帮她解决问题了吗?或者使本已糟糕的事情更每况愈下?“我想我真的是疯了。”这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夫人所认识到的,但是已经太迟了。(www.xing528.com)

亚伯拉罕·林肯的最大悲剧也是他的婚姻。请注意,不是他遇刺这件事,而是他的婚姻。当布斯向他开火时,林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遭受了枪击,然而,据他的律师搭档赫恩登形容,二十三年来,他每天都遭受着“婚姻不幸的痛苦”。“婚姻不幸?”这么说已经很委婉了。这二十余年里,林肯夫人终日不停地唠叨,让他厌倦了生活。

她总是抱怨,总是指责她的丈夫,他做什么都不对。他驼背,步履笨拙,就像印度人那样抬高了腿走路。她抱怨丈夫走路时缺乏活力,毫无优雅可言;她还模仿他的步法,根据她在莱星顿女子寄宿学校学到的那些礼仪来挑剔他,让他踮起脚尖走路。

她不喜欢他的招风耳,甚至告诉他,他的鼻子不够直,下唇太突出。他看起来像个肺病患者,他的手脚太大,而头却很小。

亚伯拉罕·林肯和玛丽·托德·林肯在教育、背景、秉性、品味以及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都截然不同。他们总是不停地彼此惹怒对方。

“林肯夫人尖利的大嗓门,”林肯当权时期著名的参议员、已故的艾伯特·J.贝弗里奇写道,“林肯夫人尖利的大嗓门隔着一条街都听得到,住在附近的人总是能听到她大发脾气。她不只用言语来发泄自己的怒火,还常常诉诸暴力,这样的行为数不胜数。”

例如,林肯夫妇结婚之后,曾经在斯普林菲尔德雅克布·厄尔利夫人家中暂住。厄尔利夫人是一位医生的遗孀,丈去世后,她不得不靠出租房间谋生。

一天早上,林肯夫妇正在吃早餐,林肯不知道做了什么惹起妻子的火爆脾气。没有人记得是因为什么,但是林肯夫人却在一怒之下,当着其他房客的面将一杯热咖啡泼在丈夫的脸上。还是厄尔利夫人拿了一条湿毛巾进来,帮他擦干净脸和衣服。林肯耻辱又沉默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林肯夫人的嫉妒心既愚蠢又强烈,令人不可思议,只要读到她制造的那些让林肯悲哀又丢脸的事件—二十五年之后只要再读一读那些情景,都会令人极为惊讶。她最后疯掉了,或许人们对她最为仁慈的评论就是,她的行为大概都是因为罹患了初期的精神错乱症。

这些唠叨、指责和愤怒改变了林肯吗?从某个方面来讲,是的。这些行为确实改变了林肯对她的态度。这让林肯为自己不幸的婚姻感到懊悔,让他尽可能地避免与她见面。

斯普林菲尔德有十一位律师,他们不可能全都在那里谋到差事。因此,当大卫·戴维法官到不同的地方办案的时候,律师们常常骑着马,跟随着他从一个郡到另一个郡,这样他们就能设法在八个司法区域里承揽到业务。

每个周六,其他的律师都想办法赶回斯普林菲尔德,与家人共度周末。林肯则不然。他惧怕回到家中:从春到秋,年复一年,他总是停留在外,从不接近斯普林菲尔德。乡村旅馆的住宿条件很简陋,但是与其回家听妻子不停唠叨,乱发脾气,他宁愿住在这样简陋的旅馆里。

这就是林肯夫人、尤仁妮克皇后以及托尔斯泰夫人唠叨挑剔的下场。她们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只有悲剧,是她们亲手毁掉了自己最珍视的爱情。

贝茜·汉布格尔在纽约家庭关系法庭工作了十一年,审理过许许多多的离婚案,她说,男人离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妻子太唠叨。或者,如同波士顿邮报刊登的那样:“许多妻子小小不言的行为,为自己的婚姻挖掘了坟墓。”

因此,如果你希望家庭生活幸福,请注意:

原则1 不要再唠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