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偏执狂:成就大事,管理学:意想不到

偏执狂:成就大事,管理学:意想不到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杜拉克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要有成就,必得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不错,历数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偏执狂。只有这样,“专注焦点”才能成为管理者自己的主宰。“偏执狂”实际就是一种执著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

偏执狂:成就大事,管理学:意想不到

人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

杜拉克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要有成就,必得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

雅典帕德农神庙的雕像是雕刻大师菲迪亚斯完成的。但是当年,财务主管大人借口不愿为雕像的背面买单,菲迪亚斯掷地有声:“你错了,你看不见,上帝看得见。你一分都不能少。”

多年过去了,这雕像还那么骄傲地屹立在神庙屋顶上,闪耀着艺术的光辉。正是菲迪亚斯这份敬业精神,造就了这无可否认的杰作。这故事震撼了彼得·杜拉克,他说:“就算只有上帝看得见,我也得做好。”

杜拉克是大师中的大师,是企业管理者的至圣先知。管理如不能从老先生那拿到根据,那是上不了层次的。但他心中有两个楷模:一个是寂寞了40多年的几何学家富勒,一个是坐了25年冷板凳的麦克鲁汉,他们最后都成功了。如果没有当初的从一而终,即没有后来的成功。杜拉克看自己就是一个“偏执狂”,在他自己看来,他最好的一本书总是“下一本”,这不是他的自我推销,这是他对自己的期许。正是因为他对管理学的狂热与执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才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大事。”杜拉克也说过这句话。他认为,如果没有单一的使命、专注的精神,注定是一事无成的。曾经的英特尔总裁格鲁夫无疑是这样的人。

1968年,摩尔和诺伊斯决定自行创业,创办英特尔公司。格鲁夫深具潜力,因为担任仙童公司实验室副总监的表现出色,所以被摩尔看重,大力举荐他进入英特尔担任研发部门的总监。1976年,格鲁夫成为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1979年,格鲁夫发动了一场一年内从摩托罗拉手中抢到2000家新客户的商战,结果以超额500家的战绩实现了这一目标,而且其中一家是IBM。

1982年,IBM准备进入个人电脑业,英特尔曾为它提供8088芯片,但直到1985年个人计算机的发货量仍然很小。英特尔还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存储器公司。企业总会存在竞争,这时日本的存储器厂家登台了。由于日本这家公司的存储器价位低且质量高,陷入削价战的英特尔公司很快就面临被挤出自己一手开发的市场的危险。公司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英特尔管理层在是否放弃存储器业务上产生了分歧。结果越是迟疑不决,英特尔的经济损失就越大。

英特尔已经在漫无目的的徘徊中度过了一年。一天,格鲁夫与董事长摩尔讨论公司如何走出困境时,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新总裁上任后,你认为他的第一项决定是什么?”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放弃存储器业务。”格鲁夫望着摩尔,说:“哪我们为什么自己不放弃?不如走出这扇门,然后自己动手!”(www.xing528.com)

当时,英特尔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就等于存储器。如果放弃了存储器业务,英特尔还称得上是一家公司吗?格鲁夫说做就做,他顶住层层压力,坚决地放弃了存储器业务,而把新的生产重点放在了微处理器方面。放弃了存储器业务,英特尔也就不再是存储器公司。他们意识到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一切工作的核心所在,于是改称“微型计算机公司”。到了1992年,英特尔因为微处理器的巨大成功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甚至超过了当年曾在存储器业务上打败它的日本公司。

1996年,在价值5亿美元的有缺陷的英特尔奔腾芯片必须被召回并更换的灾难性事件后,格鲁夫写了一部名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书,书中说:“我常笃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格言。只要涉及企业管理,我就相信偏执万岁。”不错,历数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偏执狂。

管理中的事务往往太多太杂,所以常常容易失控。好多人就算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也未见真能做到最好,所以说,如果有效性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专注”。

一位有效管理者,一定专一于当前的某一任务,而绝对不会轻易承诺其他任务。因为“专注焦点”是一份执著,也是一份勇气,是敢于决定真正该做与真正先做的工作,以运用时间及掌握情势的勇气。只有这样,“专注焦点”才能成为管理者自己的主宰。

一位有效管理者,至少会在他心中列一份优先表,那哪件事最重要他就会专注地去完成,绝对不会转做其他的事。如果不能专注地做一件,或许会人人皆大欢喜,然而其最终结果,一定是一事无成。

“偏执狂”实际就是一种执著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也许有人认为:前面格鲁夫的事例是他放弃了,那么你错了。格罗夫所称的“偏执狂”也不是一种临床状态,那是一种警觉的状态,其意在说商业总要为意料之外的变化做好准备。在变化的时代,变化的市场,变化的企业之中,格鲁夫的放弃只是战略的转移,而不是企业的放弃,他的放弃正是为了不放弃。局部地放弃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在企业界依旧拥有一席之地,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企业的目标。

管理者的执著只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是针对企业整体的生存发展而言,并不意味着对某一方面的抱残守缺。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有创新。现在的企业中,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意关键要对一些没必要的领域果断放弃,这才是企业管理的智者,才是对企业目标的执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