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气场修炼术:成就强大事业

领导气场修炼术:成就强大事业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第一段对话中,领导的话听上去虽然和蔼可亲,但是由于领导本身缺少气场,使小李对其交付的任务产生了推诿心理。对优秀的领导来说,信念是成功的基石。要大气,不要霸气做领导,做事情,要大气为先。大气,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领导者的心胸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自己的大气必不可少。

领导气场修炼术:成就强大事业

h1

——你靠什么领导一个团队

能端出来的不是气场,是架子!气场不是做出来的,它是一个人经过长期修炼,自觉不自觉地展示出来的一种内在特质,是职场人士职业素养、精神状态、人格魅力等的外在反映,也是领导、管理工作者必须修炼的一门课程。一位优秀的领导,他必然具备强大的“气场”,并让自己的“气场”如同强力“磁场”一样,让置身于其中的人倍感他的气度与魅力。

有权力不一定有气场

大凡成功者,或者很有威望的人,他们的身上总是会不自觉地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这种魅力可以说是气质,也可以说是气度……但似乎又都不那么准确。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气场。简单来说,就是由一个人的性格、言行举止而形成的个人魅力或者精神符号。

每个人都有气场,但有强弱之分,强大的气场能够感染和吸引周围的人,而虚弱的气场会让人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或者会让人忽视你的存在。

一个人如果缺少气场,人们就会无视或轻视他的存在;相反,如果一个人气场很足,他总是能够吸引到人们更多的注意力,征服更多人们的目光。现实中,许多人拥有身份,却只有不对称的气场;许多人拥有财富,在个人气场方面却一穷二白;许多人拥有权力,气场却淡得让人品不出一点味道。

没有权力、职位的人自不必说,有权力、有职位,却没有气场的人比比皆是,这在职场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有位年轻人事业心很强,业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老板看他是个人才,破格提拔他为采购科科长。受到老板的肯定与鼓励,年轻人干劲更足了。自己讲话能力没得说,出口成章,颇有几分领导的范儿,办事能力也很强,但就是始终打不开工作局面,这让他头疼不已:“领导真的不好当。”

有些人就是这样,职位升了,权力也大了,但就是气场没了。

所以,权力并不等于气场,有权力也不一定有气场。领导者在修炼自己的气场过程中,对此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

1. 权力是工具,不是道具

权力大,气场就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把一个能力超强的人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但是做出来的成绩却并不理想,这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状态问题。在足球比赛中,常听教练员提到球状态问题,甚至强队在输球后,也会用球员状态来做解释。

这里之所以提“状态”,是因为它与气场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一个领导看上去权力很大,其实能发挥出来的“威力”十分有限,因为什么?气场弱!

好比一个球员的能力很强,但禁不住状态差,自然发挥不出几成功力。

任何时候,权力都只是一种工具,能否用好这种工具,是方法问题。至于它会产生多大的效果,那要靠你的气场。如果只是一味地崇尚权力,而忽略了个人气场的培养,权力很可能会成为一种道具。

2. 善用权力,不玩权术

第一段对话。

一位领导这样说:“小李啊,现在我们想就××产品做个市场调查,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吧。”

小李:“这个嘛,什么时候?”

领导:“越快越好。对了,回头给我一个调查方案。”

小李:“哇,这事都让我一个人办,能不能多叫几个人来?”

领导:“呵呵,有的是时间,我相信你一个人也很快会完成的。”

小李:“不是说越快越好,怎么……”

第二段对话。

领导:“小李,公司就××产品要做一次市场调查,这件事由你来负责!”

小李:“什么时候?领导。”

领导:“现在就着手准备,3小时后给我调查方案。”

小李:“好的。”

领导:“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李:“没有。”

通过两段简短的对话,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第二段对话中领导的气场更强,加之他说话简洁、有力,使小李明显地感觉到他作为领导的威严,所以,对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在意,不敢有半点怠慢。而第一段对话中,领导的话听上去虽然和蔼可亲,但是由于领导本身缺少气场,使小李对其交付的任务产生了推诿心理。如此,这位领导的权力就打了折扣。所以,有权力的领导不一定有气场。

气场悟语

不论你在职场身处什么位置,如果你缺少气场,说出的话就显不出分量,做出的事就显不出力度,人们就容易忽视你,甚至轻视你。记住,这往往不是你的能力问题!

气场是一种内在特质

作为领导,如果本身内在涵养不够,品味低下,非要端出一副高雅的姿态,就贻笑大方了。相反,如果特别有素养,本领过硬,那人们都会对他口服心服。

领导一定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以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更具魅力,这样的领导才更有气场。

1. 坚定的信念

气场来自于坚定的信念。人是需要点精神的,而信念就是人生灯塔。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正气凛然,才能在灯红酒绿、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保持一份冷静、一份执著,才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小节、扛得住打击。

尽管领导与职员的职务有高低之分,分工也不尽相同,但联系他们最重要的一条纽带就是共同的信念。对优秀的领导来说,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信念的引导力量并不仅仅局限于领导者自身,它同样可以影响别人,这正是信念可以改变气场的重要原因。只要领导具有坚定的信念,他才可以用自己的信念去影响员工,使他们认同、信服,进而愿意为自己的目标服务。

2. 成熟的涵养

领导的涵养对职员有着重要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涵养的面很广,作为领导,要有意识地加强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修养,也即培养个人气场的“三气”。

(1)要大气,不要霸气

做领导,做事情,要大气为先。正所谓“大气方能成大器”。大气,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领导者的心胸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自己的大气必不可少。

有一家企业,每月15日准时核发上月工资,并且明文规定,凡核发工资日赶上周六或周日的,则采取只会提前、不会推后原则。老板的这种做法不但得到了老员工的称赞,而且也让新员工感到踏实。十数年如一日,老板每个月都是这么做的,因此在员工中建立了不错的口碑。

老板的这种“大气”无疑会改变他的气场,相反,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霸气十足,能15号发,非要拖到17号、18号,时间久了,就会缺失诚信,没有威望,如此,他在员工面前说话就没有分量,气场也就越来越弱。

(2)要正气,不要邪气

俗话说:“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讲正气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事之道,优秀领导者之所以有较强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一身的正气。

有道是“邪不压正”。讲正气,就要敢说真话、敢吃“螃蟹”、敢于自我否定,而不能把口号当实绩,更不能说空话、鼓虚劲、办虚事、结虚果。

对于从事领导工作的人来说,名声就是一切,没有好名声,何以服众?何谈领导力

(3)要静气,不要躁气

静气,就是心境平和、态度冷静、心有定力。静气是一种“淡泊”的心态,是理性的、高规格的人性修养。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一个优秀的领导,不会轻易把情绪写在脸上,即使出了天大的事,他总是能够“憋得住”,沉得住气。不像一般人有了怨气喜欢图口舌之快,结果问题没解决,倒是把自己的坏脾气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别说气场,就是冷场也无人愿意来捧。人们都忌讳与吹毛求疵的人相处,作为领导者,在问题面前一定要有静气——要有十足的气度,不抱怨、不失态。只有胸怀静气,才能清醒地考虑问题。

3. 从容不迫的心态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只有具有良好的心境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气场”充盈。

许多领导往往容不得职员对自己有半点不尊,更谈不上会有如此的从容不迫的心态。要修炼自己的强气场,就一定要迈过这个心理关卡,学会以饱满、从容不迫的心态面对眼前的是是非非,看淡点滴得失。气场强弱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而内心强大与否则源于个人的品性修养。

优秀的领导者,他的架势可以被拿捏,他的腔调可以被模仿,但是他内在的特质无法被复制,他的气场无法被借鉴!因为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积累,长期修炼。职场也是最佳的气场修炼之地,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提升自身各种内在的特质,才能不断增强气场,从而为自己的领导力加分。

气场悟语

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成熟的涵养、从容不迫的心态,才能让人感受到他强大的气场。

气场修炼是领导的必修课

厨师用锅煎鱼时,不时翻动鱼身,会使鱼身变碎;如果只煎一面,不加翻动,鱼身将会粘住锅底或者被烧焦。最好的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摇动锅,或用铲子轻轻翻动,待鱼全部煎熟,再起锅。

做领导不可千人一面,就如同煎鱼一般,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人,要适时变换自己的角色,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气场。正所谓气场是名片一般,如果气场修炼的好,使用的妙,自然会让自己增色不少。相反,如果没有气场,或气场使用不当,则会伤人又伤己。(www.xing528.com)

所以,做领导必须要懂得进行气场修炼,要善于运用气场能量。虽然说气场很难修炼,但毕竟还是有许多人修炼成了。概括起来,领导气场修炼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气场适应角色

领导也是普通人,在工作与生活中也会扮演下属、同事、朋友等不同角色,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始终要表现出领导的气场。每一种角色背后都应有一种相应的气场,如果不善于合理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始终以一副面孔待人,始终以一套方法做事,始终以一种气场应对各种局面,那就谈不上有气场了。

周某是公司的采购主管,之前有多年的商务谈判经验,不但工作能力强,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相比之下,领导一不懂英语,二不懂谈判技巧,所以,在一次与外商谈业务时,领导非常器重他,并把他带在身边。

从与外商见面的那一刻起,周某就气场十足,出尽了风头,不但得意地用英语与外商尽情地交谈,而且还频频举杯,充分展示自己的优雅与风度,把领导晾在一边。虽然谈判气氛很融洽,但是领导还是决定改日再谈。

在故事中,周某作为领导的陪同人员,在与外商接触过程中,让自己的气场盖过领导,不懂得适当收敛自己,最终让领导很难堪。不可否认,周某确实气场很足,但是他忽略了自己当时的身份——在领导面前,自己只能是下属。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当你有机会与领导共同参加、出席一些活动时,气场可以有,但一定不要盖过上司!如,与领导一起走路时,要走在他后面;与客户谈生意时,应在适当的时候为领导“补台”,如领导忘记了一个关键数字,在领导停顿的瞬间及时地提“台词”……在其他方面的道理也一样的。如,你与别人是朋友关系,尤其不应该在别人面前“摆弄”领导气场。这是领导在气场修炼时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2. 气场决定人气

如果你问什么是气场,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感觉,交际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影响力。这两句话都对,但分开说就不完整。

人际关系学来看,气场就是用来影响、改变他人,或让两个人或多个人彼此和平共处的能力。

要想让自己魅力四射,成为朋友圈的中心,就一定要有强大的气场。在人际关系中,你的气场越强,你的感染力会越大,受到外界不友善的“待遇”

就会越少。如果你的气场弱,就容易被操控,容易产生挫折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气场决定人气。

不管你属于什么性格的领导,也不管你的交际圈有多大,在人际交往中都要学会不断扩大、提升自己的气场,从而让自己成为朋友圈中最耀眼的“明星”,而不仅仅是因为沾“领导”身份的光,才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3. 气场影响领导力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之后,声威大振,很多部落纷纷前来投靠。其中,一个匈奴国王派使者送给曹操很多宝贝,顺便想“考察”一下曹操,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个做皇帝的人才。所以,进献完宝贝后,使者便要求见曹操一面。曹操觉得自己长得又矮又丑,怕在气势上压不住匈奴使者,让匈奴王觉得自己缺少霸气而心生不服。于是,他就把一个叫做崔瑛的谋士叫来,让他坐在自己的床上接见那个使者。崔瑛可是一个眉目清秀、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人,而曹操自己则拿了一把大刀站在床边扮成侍卫的模样。

接见完毕,曹操派人去问匈奴王的使者:“你觉得曹操这个人怎么样?”使者说:“曹操很英俊,也很有风度,可是我觉得曹操的卫士——床边拿着大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曹操的气场是经过多年的征战修炼出来的,即使他扮作侍卫,浑身也能散发出强大的领导气场。这种气场可以让人轻易感受到他的领导力、魅力,而崔瑛虽然坐着,但是气场虚弱,显不出半点的声威。

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蒙哥马利说:“领导者应具有感染性的乐观……测试一个人领导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分析你在与那个人晤谈之后的感觉,如果觉得意气昂然,充满信心,那么,那个人就有资格当领导者了。”

所以,气场是可以修炼的,也是可以被操纵的。

身为领导,你说出的话有没有权威?做出的事漂不漂亮?下属对你是否有怀有敬畏之感?你的气场非常重要!每一个领导都期望别人对自己毕恭毕敬,但是,只有气场强大的领导才会从心理上获得别人的敬畏,没有气场,靠职位与权力只会求得别人表面上的遵从。

气场悟语

领导与管理者的区别,不在于职务,而在于气场。领导靠修炼气场把对的事情做好,管理者靠技术与方法只把事情做对。

领导魅力=99%个人气场+1%职位与权力小时候,人们大多都怕老师,一旦老师要批评你,你就会害怕得不得了,即使平时见到老师,也是心生十二分的敬畏,生怕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被老师注意到。

我们怕什么?就是怕老师的气场!

领导也要修炼出这等气场,在需要你表现出自己威严的时候,不要让职员怕你这个人——你有多能耐,你有多厉害,而是要让他们怕你的气场。怕你的领导力。

有一位副厂长非常精通业务,但是领导能力不足,于是厂里派他到某高校进修了半年的提升领导力方面的课程。半年后,副厂长归来,管理理论掌握了不少,领导技巧也烂熟于心,就是感觉在实际工作中行不通。

他向厂长求教:“员工似乎根本不把我当个领导看,但我又不能摆架子,这该怎么办?”

厂长说:“你像不像个领导,不是读几本书、上几堂课就能改变的。你还年轻,理论、技能虽然要掌握,但还要多注意修炼你的领导气质。”

副厂长若有所悟。

凡是成功的企业家、管理者、领导者等都有十足的个人魅力,这种个人魅力会折射出超强的气场。反之,就是你有体面的职位,有高人一等的职权,如果在你的身上体现不出相应的气场,也会让自己黯然失色。

有位老经理经常带着一个年轻的业务员出去谈事情。每次与人见面,对方都会抢先与业务员握手,并把名片递到他的手中,这让老经理又尴尬又好笑。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下次再与客户见面时,自己首先掏出名片递到客户手中,果然,客户对他改变了态度。

气场的强大,得益于内部的能量,而能量,除了基本的智商和精力以外,极少由先天带来。所以,从一个“菜鸟”成为气场很足的人,更多要靠后天的日积月累与长期修炼。

一个成功的领导,他的魅力99%来自于他的气场,只有1%来自于他的职位与权力。所以,修炼气场比争取职位与权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所以,气场修炼关乎一个人的职业前景,对于那些有志于或正在从事领导工作的人来说,修炼气场,更能发挥出你的领导潜力。

气场悟语

气场影响领导力,不同气场的领导主要区别在于,气场强的领导往往被人追随、仰慕,可以披荆斩棘;气场弱的领导总是在被动地胜任一个职位,只善于简单地管人管事,而毫无个人魅力。

气场越强,事业越大

有管理学家曾仔细研究过美国前500名卓越企业的总裁,发现他们的成功并不像人们所认识的那样,只与他们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等密切关联。他们中的50%在大学时代平均成绩在C或C以下。而美国的百万富翁中,有超过50%的人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这些人之所以成功,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善于修炼自己的气场。

纵观全球政治圈、财经圈的各种顶尖人物,他们总是能给人一种强大的内在吸引力,就像是一种气势,虽然触摸不到,但是能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是一种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的神秘精神能量——气场的力量!

当一个人的气场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做到收放自如,纵情挥洒。所以,越是成功的人士,气场越大。多数人认为成功人士大多是凭借一时的运气和客观的优势条件取得成功的,其实不然,他们成大事的根本还在于自身的努力,以及多年辛苦修炼而成的气场。

1. 气场虚弱,是个人物也让人瞧不起有些人说话办事经常被人小看,或要看别人脸色行事,许多时候他们会把原因归结为自己没身份、地位低,或没权没势。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少足够的气场,他们的气场虚弱。

这里说的气场虚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气场虚,一是指气场弱。

我们说一个人气场虚,说白了就是指这个人根本没有气场。他刻意表现出来的所谓的“气场”,只不过是一种做作而已。这种人通常形象欠佳,缺少气质,个人又没有服众的能力。相应地,他的气场也就会变得很小。也有人说,气场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与价值观体现出来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投射出去,会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

另外,诸如心理、精神状态、习惯、嗜好等也都可能成为决定一个人气场的关键因素。如,一个人什么都好,形象好,气质佳,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办事有模有样,但是就因为在某些方面具有不良嗜好,从而在熟人眼里他的气场就会变得虚弱,人们也就不把他当回事。

有位教务处主任,长得慈眉善目,说话和声细语,像一位大妈一样关心体贴学生,学生对他没有一点敬畏感。在他们心中,这是一位典型的“老好人”,可就是这么一个“老好人”,偏偏被领导委以“主抓学生迟到早退工作”的重任。这可难坏了这位主任,即使再老实的学生,迟到后被他撞见了,也会嬉皮笑脸,毫无畏惧感。苦口婆心说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学生当面假装倾听,什么都答应得很好,可事后还是会经常迟到。背后常听到有学生说:“那个主任倒真像位大妈,我倒是不怕他批评我,只是怕他和你唠叨个没完没了。”

后来,学校换了一位老师来从事这项工作,这位老师虽看上去文质彬彬,话也不多,但是学生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只要往他面前一站,心里就有些忐忑不安,有种敬畏感,就是宁愿少睡10分钟懒觉,也不愿意被他碰到。之后,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其实让学生感到敬畏的正是这位老师的气场,相比之下,第一位老师的气场在学生眼中就显得很虚弱。

气场弱,主要指人气场小,或气场不足,关键时刻压不住事,镇不住人。

如,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具有“书呆子”气的人缺少威信,事实也是如此,一身“书呆子”气的人虽满腹经纶,但是刻在他脸上的、如影随形的、抹不去洗不净的“秀气”、“稚气”,总给人一种不成熟、靠不住的感觉。在别人眼中,这种感觉越是强烈,他的气场就会显得越小。

一个人的气场,无论是扩张还是收缩是强,还是弱,其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修炼个人气场过程中,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修炼自己的弱项与不足点。

2. 没有大气场,难有大作为

没有大气场,不可能有大作为;没有大作为,也谈不上有大气场。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大作为,首先一定要有大气场,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干事业的人,这样 合作伙伴才会信任你,下属才会跟随你。

有位领导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生闷气,如果谁在办公室说话声音太高,他便会跳出来警告别人;如果谁在工作中出了些小差错,他会板着脸严厉说教一顿;如果谁进他办公室前没敲门,总是会特意提醒“下次注意”……但是真正需要他拍板决定的大事,却拿不起放不下,开会提不出方案,虽然威严仍在,但是人人视而不见,不把他当领导看,认为跟着这样的领导做事,根本没意思。

作为领导,一定要有领导的气场,小事上如此,大事上更不例外。尤其在关键时刻,更要体现出干大事的气场与雅量。如果气场不足,雅量又小,即使是个领导,也难有大的作为。

3. 你失败,说明你气场能量不足失败的方式与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一部分人始终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即使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也不知是错在哪里。其实,只要方法与能力没有问题,多半还是因为气场能量不足所致。

简单举个例子。

有位年轻人带着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去找一位企业老总洽谈。老总也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但是却始终对年轻人不放心,总是觉得这个人身上缺少一种干大事的能量,或者说是缺少“老板相”,与这样的人合作风险较大。聪明的老总当然不会直言“你不是做生意的料”。而是找了一些委婉的说辞,把年轻人打发走,事后不住地叹息:“项目是个好项目,可惜这人靠不住。”年轻人也一头雾水:“什么都好,为什么老总就是不肯掏钱‘赞助’呢?”

其实简单来说,年轻人缺的就是干大事的气场。

气场修炼是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当务之急必须做好的一门功课,只有让自己的气场具有相当大的能量,人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你的担当、你的信心、你的品质,人们才愿意仰慕与追随你,才会愿意在你创业的路上为你披荆斩棘。

气场悟语

一个成功的领导必须随身携带两件“驭人”之宝,一件是能力,一件是气场。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精神的,缺了哪个都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