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领导气场,成功融入圈子!

提升领导气场,成功融入圈子!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圈,拥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必须先要修炼自己的气场,气场足,则圈子稳、人气高。具体来说,要想改变自己的关系圈,就要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巧妙地应用与改变自己的气场。在不同的圈子中与人交往,他就不应该再“端”出下属面前的那种气场。聪明的人应该像水一样,不但能够融入各种人际关系圈,而且也要学会冲破圈子的一些束缚,不只是被动、消极地适应。气场悟语融入一个新圈子前,不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

提升领导气场,成功融入圈子!

h1

——有形有款,才更有气场

一个人的气场跟他的学识教养、身份背景,以及他的地位、成就等相关,但也有一些人,他们的气场却可以完全抛开这些,浑然天成,或是在陋巷里闪闪发光,或是在朋友圈子里成为“灵魂”。秘诀何在?关键在于自我修炼。即使再普通的一个人,只要能让自己“有形有款”,就能制造出非同寻常的“气场”。

气场改变关系圈

一个人在其人际关系圈中的位置,可以直接反映他气场的强弱。弱气场的人,通常不善于建立、维护,甚至融入一个人际关系圈;相反,一个人气场越强,他的处世能力也越强,他的人际关系圈也越稳定,在圈中的地位也越高。

要想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圈,拥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必须先要修炼自己的气场,气场足,则圈子稳、人气高。具体来说,要想改变自己的关系圈,就要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巧妙地应用与改变自己的气场。

1. 和而不同,营造相和气场

人际关系中,以和为贵。即使两个个性差异再大的人,如果能够和和气气地交流,也能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气场虽有不同,但是却不会给彼此带来任何不适。我们称之为气场相和。

生活中,若你遇见“气场相和”的人,谈笑间不知不觉就会心情舒畅,谈话压力较小,而且也会放松警戒之心,双方也容易进行更深的沟通;反之,两个人的个性再接近,如果不能够相互间创造一种相和的气场,那谈话的氛围也会变得尴尬、僵持、无趣。

所以,要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交往对象的不同,恰如其分地营造社交气场,既不要让自己的气场太强,使人感觉到有压力,有距离感,也不要太过虚弱,降低身份档次与人交往,被人看低,或是看扁。

有一位企业负责人,气场一向很足,每天除里里外外的工作,很少有应酬的时间。一次,他接受邀请,参加了朋友举办的一次聚会。会上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些人认识,他总是端着一副清高的领导架势,让人看了实在不爽。人们只是表面上与其热情地寒暄几句,而都不愿意与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会后,一些心直口快的人向他的朋友抱怨说:“你的那位朋友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为自己是个领导就了不起啊。”

不得不说,这位负责人有气场,但是不善于运用气场。在不同的圈子中与人交往,他就不应该再“端”出下属面前的那种气场。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放低身段,以一种亲和的姿态与人交往,若是对方气场较弱,那最好也让自己的气场弱一点;如果对方的气场较强,则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说话、行动的气场,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可以与他们合得来的人。如此,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2. 牵线搭桥,提升领导力气场

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在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理论,他把社会网络之间的空隙定义为结构洞。

这对人际交往有什么价值呢?

罗纳德·博特认为,一个具有领导力的人,会在位于空隙两端彼此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人之间,担当联系人的角色,从而占据一个“结构洞”。一个人所占据的结构洞越多,他在人群中的地位就越重要,调动人际关系为自己服务的能力也就越强。

无疑,当更多的人围绕着他服务时,他所展现出来的气场便是卓越超群的。因此,那些聪明的人总会十分乐意在浩瀚的人际网络中充当联络员和架桥人的角色,借助各种不同的力量与机遇,增加自己的人脉资本,提升领导力气场,最后成就他的事业!

根据这种理论可以得知,领导力影响人脉关系,人脉关系也可以改变自身气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善于与各种人群打交道,善于一些活动的组织、协调,在这方面,他们往往不是领导,却胜似领导,这就是一种领导力气场。这种气场每个人都有,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领导力气场强的人,他的人脉资源也越丰富,他在人际圈中的影响力也越大。

3. 能屈能伸,改变消极气场

做人也应当像水一样,既能屈也能伸,既要尽力适应环境的需要,也要努力通过一点一滴的长期奋斗来改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为一个职场达人!

从前,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很落魄,不得志。一天,他找到一位智者,诉说了自己的困窘和苦恼。智者沉思良久后,默然舀起一瓢水,问他:“这水是什么形状?”

那个人摇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呀?”

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又倒入杯子。那个人若有所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智者无语,再把杯中水倒入旁边的花瓶。那个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像什么形状。您的意思是要我必须适应社会啊!”

在屋檐下,智者俯身用手在青石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停住了。那个人也把手指伸向智者的手指所触之地方,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有些不解,不知道这个原本平滑的石阶上的小窝中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点拨道:“每到雨天,雨水就会不停地从屋檐落下来,这个凹处就是水滴下来的结果。”

那个人终于醒悟过来了:“人生在世,经常会被装入各种各样的容器,所以人应当像水一样学会适应,同时也要像小小水滴一样,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冲破容器的限制和束缚!”

人性和水性何其的相通!一个人或若不能适应各种人际关系圈,就不会被圈子接受;只知适应圈子,则可能被圈子同化。聪明的人应该像水一样,不但能够融入各种人际关系圈,而且也要学会冲破圈子的一些束缚,不只是被动、消极地适应。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被动,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并且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气场较弱,经常感到自卑、失落。其实,这不只是性格问题,也有个人气场的原因。如果始终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气场与人交往,学会用积极的情感感染人,用自己的魅力影响人,在别人看来,他的气场就很有吸引力,人们也愿意与其接近,并愿意与其交往。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注定要生活在“圈子”里,如家庭、同事、不同事业等的圈子里。各个部门、单位的领导也是如此,只是小“圈子”、大“圈子”罢了。

领导也好,员工也罢,拥有自己的“圈子”终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聪明的人,不光要懂人情世故,要善于交际,更要善于适时地改变、提升自己的气场,让自己的形象更佳,让自己的人格更有魅力,让自己在圈中更有人缘儿。

气场悟语

融入一个新圈子前,不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过高地评估自己,气场太足,容易产生一种傲气,使人产生距离感;过低地评估自己,气场消极,会使自己失掉与人交往的信心。

用形象放大你的气场

科学研究指出,以貌取人,是人类的天性。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学会用形象放大你的气场,从而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

1. 布衣也要穿出气场

赵宗预在他的《中国人的交际术》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君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地位,有一天,他身着一件布长衫,去拜访某大银行的经理,想乘电梯上去,却被开电梯的人阻止,说是送信人不许乘电梯,这是银行的规矩。

某君虽然再三声明不是送信人,开电梯人始终不肯相信,最后,他只得从盘梯步行上去。某君是吃了服装朴素的亏。真像古人说的那样:“服之不衷(不合身份),身之灾也。”

根据西方学者雅伯特·马伯蓝比教授研究出的“7∶38∶55”定律可知,别人对你的感觉,只有7%取决于你谈话的内容,而有38%在于辅助表达这些内容的方法,也就是口气、手势等,却有高达55%的比重取决于你的外表。

无独有偶,国外一位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装扮成一位中产阶级人士,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假装忘记带钱包,而又不得不赶往郊区的家。当时正是下班的高峰时段,他试着向乘客借80美分买张车票。开始的一个小时,他穿着套装但并没有领带,结果他借到了7美元23美分;而第二个小时,他穿戴整齐,衬衫、领带都十分到位,结果他借到了26美元,其中一人还额外给了他买报纸的钱。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穿着对于形象与气场塑造的价值。

世界知名企业家中,比尔·盖茨是出了名的“邋遢鬼”,平时他不是非常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与他全球十大富豪的名声不相匹配的是,他经常穿西装不打领带,甚至一些衬衫的纽扣也会忘了扣上。

1991年,比尔·盖茨应邀在拉斯维加斯发表演讲,但是,演讲并不是他的长项。为了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演讲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比尔·盖茨专门请来了演讲博士杰里·韦斯曼为自己的演讲作指导。在比尔·盖茨演讲时,熟悉比尔·盖茨的人都非常吃惊,他一改往日懒散随意的形象,穿了一套昂贵的黑西服。他那尖锐的嗓音虽然无法改变,但此时听上去也显得格外有磁性。结果,这场题目为《信息在你的指尖上》的演讲传遍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尔·盖茨的魅力指数也迅速得到提升。

良好的外在形象对于塑造我们的气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气场是我们内心能量的外化,形象就是一个气场能量的放大器。

而在我们的所有外部形象中,衣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犹太人也有这样的教诲:“人在自己的故乡所受的待遇视风度而定,在别的城市则视服饰而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气场在故乡往往并不受衣着的影响,因为人们了解他的本性。但一个人如果到了异地他乡,他的气场如何在很大程度就得看他的外貌特征、衣饰装束和言谈举止了。

所以,对于应酬较多、经常需要与各个圈子里的人打交道的商务人士、企业主管,以及各类领导人员来说,学会如何正确着装,对提升自己的气场帮助非常大。美国形象大师罗伯特·庞德罗列了22条穿衣大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1)买廉价衣服。

(2)穿破旧、过时的衣服。

(3)穿非自然材料的衣服。

(4)穿着看起来就是失败者。

(5)看起来就很懒散、不修边幅。

(6)展示一维空间形象——敏锐、酷或者粗犷。

(7)穿着太伶俐,如同可爱的孩子,用过多的小玩意儿装饰。

(8)突出你的身体缺陷(太胖、太瘦、太高、太矮)。

(9)减弱你身体的优势。

(10)突出你的劣势,而不是优势。

(11)衣着传递的信息让人困惑。

(12)衣饰的搭配不合适。

(13)不适宜的装饰物,过分耀眼而显得俗气。

(14)穿着无品位,过于乏味平淡,不能让人感到振奋。

(15)穿廉价的鞋,戴廉价的首饰

(16)把昂贵和廉价的服饰搭配起来,整体看起来会劣质、廉价,因为廉价劣质的服饰总是突出而醒目

(17)当你需要穿着雅致时,却穿着随便、休闲。

(18)陪同你的人穿着随便、不当。

(19)穿着与年龄不符,成熟的人穿得像个青少年,年轻人却穿得过于老成。

(20)刻意让自己穿着随便,以为如此会让自己与大众融为一体,显得随和,事实并非如此。

(21)做了时尚的奴隶,毫无思想地追赶时尚,但其中很多服饰并不适合你。

(22)允许服装店的人向你推荐,卖给你服装,而不是为你服务。

在陌生人眼中,外表不完美,就谈不上内在美。你再有能力,再是个专业人士,再是个有身份的人,如果在衣着、打扮上缺少品味与美感,一开始也会被人看低一截,这会成为你融入不同圈子的最大阻碍。除非你不想总是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否则,在拥有美丽内心的同时,也一定要拥有完美的外在。

2. 好形象也要靠修炼

好形象,不是说男人长得帅、女人长得漂亮就可以了,而也要靠修炼。想追求卓越,就要内修气质,外塑形象。正如西方一句谚语所说,良好的形象是美丽生活的代言人,是进入爱的神圣殿堂的敲门砖,是我们走向更高阶梯的扶手。所以,要想让自己拥有强大的气场、非凡的影响力,就要保持好的形象。

1960年,在尼克松与肯尼迪的总统之争中,英俊的外表、风流倜傥的气派令肯尼迪身上的领袖气场愈发显得强大。他看起来坚定、自信、沉着。肯尼迪出色的形象令他的气场影响力成倍增加。30年后,克林顿让美国人旧梦重温。

克林顿从小以肯尼迪为榜样,仪态、举止处处追求美国人渴望的总统形象。

社会心理学有这样一项实验:在对两组被测试者分别加以修饰之后,使其中一组看起来风度翩翩,另一组则显得随便、邋遢,并令其分别在走路时违反交通规则。其结果是:第一组闯红灯时,尾随者占行人总数的14%,而第二组的追随者只有4%。这说明人的外在形象能够加强气场的感召力

一个人气场的强弱决定了其影响力的大小,而影响力一旦树立就会反作用于气场,使气场发生新的变化。影响力的塑造往往离不开自身的形象,一个注意保持好形象的人,别人会尊重他、靠近他,被他吸引,而这样的人也总能在人群中得到信任,在逆境中获得帮助,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找到发挥才干的机会。

气场悟语

并非能说会干就会被视为是有能力的领导,即便你再有才华,再有上进心,在个人形象上缺乏美感与品味,也会在职场或是一些重要场合被人看矮一截。

善用体姿营造不同的气场

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气场强大的人,如律师、企业家、演讲家,还有那些靠别人追捧过日子的人,如影视明星、当红演员等,他们用来影响他人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魅力,还有他们丰富、优雅的体姿营造出来的强大气场。

一个自信的人,他的体姿总是会散发出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气场;一个缺乏信心的人,他的体姿往往表现得沮丧、懊恼、死气沉沉。也许有时自己感觉不出来,但是其体姿本身散发出来的气场,却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

在与不同“圈子”的人打交道时,保持一副优雅、端庄的姿态,对方才不敢一开始就忽视你,轻视你,才会被你的良好形象与强大的气场所吸引。所以,学会用体姿营造不同的气场也是领导者必需的一项修炼。

1. 立姿:站出你的气场

小品《主角与配角》中,陈佩斯不管演好人还是演坏人,只要往那儿一站,就有十足的叛徒范儿,用朱时茂的话说:“像你这样的形象吧,小偷小摸、不法商贩、地痞流氓之类的,不用演,往那儿一戳,就行了。”可以说,陈佩斯在这部小品中展现出来的气场,跟他“往那儿一戳”的站姿有很大的关系。

Chapter 04

不同的站姿确实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气场,因为每个人的站姿都是其精神和心态的外在体现。

(1)标准型站姿

这类站姿是较为正式的姿势,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不表达任何去留的倾向,多展现出服从的气场。学生在跟老师说话时,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常常采用这种姿势。经常摆出此类站姿的人,一般气场比较温和,不容易对他人说“不”。在工作中,他们踏实但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

如,在开会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姿势来表示“不置可否”。同时,还容易给人一种不争强好胜、办事稳妥的印象。

(2)驼背型站姿

这种站姿时常表现出弯腰驼背的样子,说明这个人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或缺乏自信。他们的气场具有自我防卫、封闭、消极的倾向,体现出想逃避某种境况或者生活环境,不想承担某种风险和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气场往往处于弱势,具有不安或者自我抑制的特点。

(3)交叉型站姿

这种站姿的主要特点是,站立时双腿交叉,甚至有的人会同时交叉双臂,这是大多数人在身处陌生环境时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总的来说,这种站姿会显得整个人很拘谨。另外,若与熟悉的朋友谈话时摆出这种姿势,则说明你气场较虚弱,需要依靠外部动作来保护自己的气场。经常摆出这种站姿的人,谨慎、保守、缺乏自信,气场较虚。

(4)自信型站姿

这种站姿是指站立时抬头、挺胸,两腿分开直立,像一棵松树般挺拔。

一般采用这种站姿的人大多自信、有魄力,做事雷厉风行,并且往往很有正义感、责任感。通常一些领导者多会摆出这种的站姿,显得很有气场,且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5)思考型站姿

这种站姿是指双脚自然站立,双手插在裤兜里,时不时取出来又插进去,就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采用这种站姿的人一般比较小心谨慎,在做决定时容易犹豫不决。工作中,他们的气场不强,一般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工作效率也不会很高。

在感情上,他们的气场十分脆弱。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构思未来,也因此不愿面对现实和承受逆境,是心灵气场脆弱的理想主义者。

(6)攻击型站姿

这种站姿指的是将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两脚平行站立,经常做出这种站姿的人通常性格较为叛逆,他们的气场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攻击性。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喜欢特立独行,习惯打破传统的束缚。由于他们比别人更敢于表现自己,所以他们的创造能力通常发挥得更充分。

(7)靠墙式站姿

这种站姿主要特点是,站立时身体靠墙。经常采用这种站姿的人多半内心较脆弱,抗压能力不足,缺乏安全感,容易依赖外力保护自己。所以,这种站姿体现出来的气场较弱,但同时也表明他们个性随和、坦诚,容易与人相处,也很容易受他人影响。

2. 坐姿:坐出你的气场

坐姿是人的各种身体姿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坐姿与站姿一样,也可以向外界显示你气场的强弱。同样一个人,采用不同的坐姿,表现出来的气场会截然不同。领导者在自我修炼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不同坐姿之间的差异。

(1)端正的坐姿

入座时,习惯将两腿和两脚跟紧紧并拢,并把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坐姿端正的人,气场通常同姿势一样,谦逊温顺,为人正派,且比较内向,对自己的感情非常敏感,就算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与事,也不善于过多地表达。他们秉性纯挚,善于为他人着想,自身的魅力气场很强。

(2)死板的坐姿

这种坐姿主要特点是,将两腿和两脚跟靠拢在一起,双手自然平放于大腿之上。喜欢这种坐姿的人为人较刻板,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对不喜欢的人与事有较强的排斥感。他们缺乏耐心,容易厌烦,凡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但往往没有能力做到。他们爱夸夸其谈,缺少实干精神。

(3)腼腆的坐姿

入座时,两膝盖并在一起,小腿随着脚跟分开呈“八”字状,两手手心相对,夹在膝盖中间。采用这种坐姿的人气场一般较弱,往往不擅长人际交往。

他们感情细腻,却不善于表达感情。在生活中,他们对朋友十分友善,也很有亲和力,每当朋友有需要时,他们立刻就会出现,所以,他们在朋友中的气场很强。

(4)坚毅的坐姿(www.xing528.com)

坐的时候,将大腿分开,两脚跟并拢,将两手放在肚脐部位,气场压迫力强大的人往往喜欢采用这种坐姿。这样的人有勇气、有魄力、有执行力,一旦考虑好某件事情,就会立即采取行动。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往往喜欢采用这种坐姿,在有效威慑他人的同时,也可以营造一种强大的气场。

(5)悠闲的坐姿

这种坐姿呈半躺而坐状,双手抱于脑后,一副悠闲的样子。喜欢采用这种坐姿的人,往往个性随和,喜欢与他人攀谈,与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同时,他们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获得大家的信赖。适应能力强,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做任何职业都十分投入,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不过,他们有时做事较鲁莽,不善于维护人际关系,所以,他们的社交气场总是不稳定。

(6)放任的坐姿

这种坐姿主要特点是,坐着的时候两腿分开,距离较宽,两手随意放置,身体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经常这样坐的人喜欢追求刺激、标新立异。他们喜欢与他人接触,人缘不错,并且从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论,这一点很值得称道。他们的社交气场很强大,从这方面来说,他们很适合做公关工作或市场拓展方面的职业。

3. 步态:走出你的气场

人们在行走时的姿态是不尽相同的,如,有节奏的快走、大摇大摆的阔步、无精打采的漫步、急促行进的碎步、悠闲自得的信步等,在特定的情形中,不同的步态展现出的个人气场也各不相同。

(1)抬头挺胸的步态

在一些会议场合,常见发言者会在众人的注视中抬头挺胸,大踏步地走到台前,以显示出自己强有力的气场。这类人通常自我意识极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思维敏捷,做事逻辑清晰,考虑问题全面,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但他们的步态却掩饰不住他们的一个主要缺点,即他们不善于求助别人,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所以,他们的社交气场也较弱。

(2)左摇右摆的步态

走路时习惯摇摆不定的人,表面看来行为轻浮、随意,但他们往往热情奔放,处世坦荡,具有侠义之心。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喜欢帮人解决问题和困难,而且不需要别人的感激,在许多事情上都表现得大大咧咧,另外,他们很喜欢有“露脸”、“出头”的机会,不过,有时容易锋芒毕露,气场太强,举止太夸张而让人生厌。

(3)步伐规整的步态

这种步态的特点是,走路步伐有节奏,双手有规律地自然摆动,如军人一般。这样走路的人很难被别人的气场所影响,他们性格较独立,具有较坚强的意志,对自己的信念很专注,并在确立目标后,不容易被外界环境左右。所以,即使遇到气场更大的人物,他们也能够体现出很好的心理素质,从容面对。

(4)小步快走的步态

走路在任何时候都很快,习惯一路疾行的人,他们的气场往往显得浮躁,一般办事比较急躁,虽然做事有效率,但缺少专注的态度和足够的耐性,经常容易感到不满和失意。这样的人生活目标明确,勇敢正直,精力较旺盛,遇事很少推诿,但是过于心直口快,有时过于尖刻,反而容易得罪人。

(5)大步慢走的步态

习惯迈着大步慢慢悠悠走路的人,性格往往较温和,对自己要求不高,也没有过高的追求,即使他们在事业上没有多大成就,也很享受生活,凡事得过且过,顺其自然,遇到事情时总能保持心态平和。但是他们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所以他们的气场时弱时强,很不稳定。

(6)走路前倾的步态

这种步态明显的特点是,走路时习惯身体向前倾斜,步伐平稳。这类人性格多内向且温和,有着良好的个人修养,为人处世作风低调、谦虚,少有花言巧语,注重他人的感受,对朋友和感情投入甚多。但他们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受到委屈后,不愿向人倾诉,经常独自生闷气,所以,多数时候他们会对社会、生活怀有抵触情绪。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的气场会显得很弱。

(7)内八字的步态

这种步态虽不雅观,但是走内八字步的人通常较忠厚老实,容易冲动,做事喜欢按部就班,缺少创新意识,习惯顺应潮流。他们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不喜欢被人关注,或是支配,否则就会感到心神不宁。他们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情感波动较大,时常会破坏自己的气场。

站、坐、行是再平常不过的体姿,透过这些体姿,可以读出一个人的气场。在人际交往中,这些体姿就是你气场的“招牌”。人们判断你,评价你,依据的最直观的标准,就是你的这些体姿。要知道,一个人的气场在别人眼中强大与否,并不在于他长得多么高大、强壮,而在于他通过肢体所表现出来的能量。

气场悟语

人的心灵状态是什么样,他的一贯气场就是什么样。气场是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是精神能量的释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了他的行为举止,进而折射出他应有的气场。

别让小动作破坏你的气场

气场并不一定来自相貌、身材、钱财,当然这些很重要。问题是,我们也许都有过这么一种经历:在业务上接触到一位身材与相貌还算不错、事业也较成功的老总,可当他一抬头一迈腿一说话……我们会大失所望,要么刹那间心理失衡……

闭上眼睛想一想,一个有威信的领导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也许身材不够高大,也许相貌不够英俊,也许态度不够温和……但是,他一定不会有事没事抠鼻孔、挠头发,也不会时不时扯扯领子、捏捏扣子……这些不雅的小动作,会严重影响他的个人形象,会破坏他的气场。

所以说,最打动别人的,往往是自己无意间做出的表情和动作,每个人在举手投足间都能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想要塑造完美的气场,除了衣饰和姿态之外,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让下意识的小动作破坏了你的气场。

同一个小动作,在不同的情景与场合中,可能会给气场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有些情况下,它会对气场起到辅助、强化的作用;有些情况下,它会削弱、破坏气场。

1. 有“动作”,才有气场

有些小动作可以发挥语言无法发挥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体态语言。运用得当,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教养、身份、风度,而且可以增加他的气场。

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丰富得多,而且深刻得多。

举个例子,冰心小说《斯人独憔悴》中有这么一段:颖石看见哥这样打扮着回来,不禁好笑,又觉得十分伤心,含着眼泪,站起来点一点头。颖铭反微微的惨笑。姐姐也没说什么,只往东厢房努一努嘴。

颖铭会意,便伸了一伸舌头,笑了一笑,恭恭敬敬地进去。

这里,三人都没有说话,只“点一点头”、“努一努嘴”、“伸了一伸舌头”、“笑了一笑”,就很直观地交流了各自的意思,三人都准确地理解了对方的用心,从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2. 拘“小节”,提升形象

不雅的小动作不但有损形象,也会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给人带来尴尬的场面。不论身处什么场合,一定要表现得自然大方,充分展现自己的良好形象,不要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而落下笑柄。如果你有以下一些行为习惯,从现在起一定要注意了。

(1)边说话边捏胡子茬、挖鼻孔、剔牙缝、搔痒处等,这是很没风度、很不文明的举止。

(2)坐没坐相,往沙发上一躺,四脚朝天,往后仰靠,甚至把一只脚放到座位上,用手抠脚趾缝,或者用一只脚去蹭另一只脚的背面。这不只是没有风度,简直俗不可耐,让人无法容忍!

(3)在谈话时,只要一动嘴,就会有一个手部动作,如摊手、摆手、拍打掌心等。不要用这些动作强调你说话的内容,因为它们确实很遭人讨厌。

(4)对并不熟悉的人去拉他、搂他的肩膀,说话时一个劲地挥手。

(5)说话时,用脚跺着地板,不断地摇头晃脑,或装腔作势。

(6)边手里捣鼓东西,边斜着眼睛看你,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朋友给一位男青年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男青年比较拘谨,说话和行事都要反复拿捏。姑娘对他的印象不错,之后两人进展得也较顺利,相处一段时间后,男青年越来越放松,说话时开始像往常一样手舞足蹈,并且会加上很多小动作,比如拍手、摊开手掌、用手指指点点等。这些动作让姑娘很反感,几次表示不满,甚至为此还跟男青年吵过架,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我们身上的一些小动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自律。第一次见面时,这位男青年努力塑造的亲和力气场令对方很满意,但是,之后他的小动作却显示出其气场的压迫力,而姑娘恰巧对此十分反感,所以两人发生矛盾也就在所难免。

身为领导者,一举一动都会被人尽收眼底,丝毫不雅的举止都逃不过人们的眼睛,因此,要想让自己有模有样,成为一个标杆式领导,在平时就要多加强在行为举止方面的修炼,让自己的动作看上去既大方、优雅,又不失领导风采与气场。

一位有着良好个人修养的领导者往那里一站,他的一举一动总会显得那么得体,不仅让人看着舒服,而且也会散发出强大、十足的气场,在他还没有说话或做事前,这种气势就足以让他成为现场的主角。

气场悟语

只有让别人感觉舒服了,气场才敢浮头。鸡手鸭脚的、如芒在背的、坐立不安的,你上哪里找气场?

10秒钟改变在陌生人面前的气场

想象一下,你的面前站着一个陌生人,你该如何主动与其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并在举手投足之间,让他第一时间感受到你的热情与真诚呢?

大多数人面对陌生人时,都会有一种潜在的不安或抵触情绪。事实是这样的,陌生人让你感到不舒服,你的气场值会从10分降低到6分,甚至更低。如此低的气场自然不能让你与人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正常的交往。

如果你愿意,其实只需10秒钟就可以改变你在陌生人面前的气场、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陌生的人注意,并能与陌生人进行愉快的交流。

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自我介绍、握手、名片递接、介绍他人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你是否能表现得有气场,是否能展示出你的交际魅力,也许只用10秒的时间,就可以决定着对方对你的评价与印象。

1. 自我介绍:让别人尽可能记住你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介绍,或者主动与在场的人打个招呼。这时,不怕话多,也不怕没话,就怕别人记不住你。

有些人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不就说一下自己是谁,在哪上班,干什么工作的嘛!”其实,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太老套,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应该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做自我介绍?是希望别人认识你并记住你,对不对?为了让对方记住你,你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人记忆的两个规律:一是,总是先记住熟悉的,后记住陌生的;二是,多维度的记忆效果比单一维度的要好。

我们记一个英文单词,注音也好,进行拆解也罢,都是为了消除它的陌生感,让它跟我们过去的认知建立起联系。向别人介绍你自己时也是如此,先介绍自己的单位,后介绍个人情况,毕竟你单位的知名度比你大多了。

提到自己名字时,最好分别解释一下这几个字都是怎么写的,有哪些名字相近的名人,或者容易让人联想到什么有趣的东西。提及自己的家乡、母校或所在行业时,也可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它的特色或相关名人。

在出席一次会议时,鲁经理这样向大家介绍自己,他说:“免贵姓鲁,××公司的业务经理,人们都喜欢叫我鲁智深,呵呵,虽身材没有鲁智深高,但我比鲁智深更智慧一些,所以我叫鲁智慧。”众人听后,哈哈一笑,场合显得很活跃。

所以,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一定不要怯场,更不能老套,而要让介绍尽可能生动、丰富,你介绍得越细、越有个性,效果越好。一个擅长自我介绍的人,给人的印象也是比较“有才”的。

2. 与人握手:亲而有间,先后有别握手的时候,既不能和别人靠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太远了显得生疏、见外,太近了又显得不够尊重。跟你非常熟悉的人,比如好朋友、好哥们,距离可以很近,甚至可以勾肩搭背。但是在职场中,握手时相互之间的最合适的距离是0.5米到1.5米。具体距离可以根据双方体形、身高等灵活掌握。

在握手时,顺序一定不要搞错,否则很容易让事情变得尴尬。握手应遵循这样的原则:贵人先伸手。上级、长辈、女性等相对尊贵的一方享有主动权,他们伸手了,你才能伸手。与人握手时注意以下几点:(1)伸出的那只手不能戴着手套。

(2)避免手心有汗、手太脏等情况。如果你是刚搬过什么东西,手很脏,那你可以说明一下,挥手致意,或者点头微笑一下。

(3)先与重要的人握手。如果他们相隔距离较远,则先跟离自己近的人握手。如果对方刚好在你面前围成一个圈,那么从左到右,沿顺时针方向与对方握手。

(4)握的时候最好伸双手,表示隆重。长辈或上级可以用左手拍拍正在握着的两只手,或者用左手拍拍对方右肩,表示欣赏、鼓励。

3. 名片递接:小礼节,要大气

有些人认为,在工作之外给人递送名片,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职场”、很“商业”。其实不然,名片最大的作用就是便利,你去参加一个活动,想认识更多人,但谁也没有带名片,结果会怎样?那只能埋头苦摁自己的手机了,这个刚说完自己的联系方式,那边又过来一个人:“您好,也把我的电话号码留给你吧。”

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毕竟你能记下的信息不够全面。要是有了名片,大家就方便多了,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来互相了解。但是,在名片的使用上,除了注意必要的礼仪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名片不要弄得太花哨。一般来说,名片上的颜色不要超过三种。当然,单位Logo的颜色本来就比较花的除外。但就一张名片而言,最为突出的应该是你的名字、你的单位,其次是联系方式。要是弄一些花花绿绿的图案上去,就会喧宾夺主了,给人一种特别小家子气的印象,像是街头散发的小广告。

(2)头衔只要一个就好。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弄多个头衔,想给别人一种“这个人不简单,是个厉害的角色”的印象,其实这是一种自卑、一种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表现。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等人才没名片,想联系他,找他秘书或助理好了;二等人才只有电话,因为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谁,没必要强调自己是谁;三等人才只有一个头衔,像一般的企业主管、经理人等,最好在名片上印一个头衔就可以了,让人知道你大概从事的是个什么职位;四等人才呢,往往会在名片上印超过两个的头衔,如,“某某会会长”、“某某公司运营总监”、“某某知名企业培训师”……如果你确实在做几种不同的工作,那最好多印几副名片,每副名片上只印一个头衔,这样在面对不同的圈子时,就可以发放不同的名片。

(3)名片要随身携带。平时要养成随身带名片的习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刻会认识新的朋友或伙伴。名片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夹里,如果嫌麻烦,也可以放在钱包里,或是左胸口的口袋里。切忌把名片放在屁兜里。

(4)不要为了省钱涂改名片。名片万一印错了,或者信息有变化,那你就重印一套,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在上面涂改。有些人换了手机号,但是以前的名片还有不少没用完的,便舍不得扔掉。于是,他为了省下几十块印制费,自己花些时间把所有名片的错误号码涂掉,写上新号码。这会让你的形象如同名片一样受损。

(5)掌握交换名片的主动权。一般来说,跟别人握过手之后,就可以交换名片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掌握主动权了。交换时,应该先递上自己的,再向别人讨要名片:“你好,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或者说:“你好,我是××单位的,叫×××,现在在做×××,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吗?”你主动示好,对方一般都不会拒绝。

(6)递交名片时多与人进行感情交流。有些新人发名片跟发传单似的,有时候桌子太宽了,站起来后还够不着,也舍不得走两步,就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其实,这不仅是一个交换物品的过程,交换名片的时候可以跟人简单地聊几句,联络联络感情,为后面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若是坐着交流,你就可以把对方的名片放在桌子的左前方,不时看一下,提醒自己有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十分钟后再收起来。

所以,小小的名片也可以集中体现你的修养与气场,在面见陌生人时,一定要正确使用自己的名片,并让自己表现得端庄、大方。

4. 介绍他人:尊者为上,称谓得当许多时候,参加一些圈内或圈外的活动时,并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前往,这就需要给双方做相互的介绍。那到底该先介绍谁?如何介绍呢?

一般来说,应尊者为上,享有优先被介绍的“特权”。如,你带一位朋友参加公司的一项活动,在遇到领导时,就要先向领导介绍一下你的朋友,然后再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你的领导。

有些人可能是见惯了节目主持人介绍的顺序,误以为多人在场时,一般都是优先介绍最重要的领导或嘉宾,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节目主持基本上是单向介绍,介绍完领导或嘉宾之后,根本不会反过来介绍观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是双向介绍,奉行“谁尊贵,谁优先”的原则,让尊贵者优先知道对方的情况,而不是优先被介绍。

如果你是被介绍的那一方,应该等介绍人说完之后再开口,客气一下或做一下补充,以加深对方的印象。

之后,就要涉及怎么称呼对方的问题了。通常,按照行业规范加上称谓就可以了,通常是姓氏加职位或头衔,如赵主任、李经理、许老师、孙教授,如果没有职位或头衔,那就统一成“先生”、“女士”。

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介绍别人的时候,应该摊开手掌,而不是用手指头指着别人,应该说“这位是……”而非“这个(人)是……”询问对方人数时也最好以“位”为计量单位。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相处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与陌生人相处的艺术。随着事业的发展,每一个人的“圈子”都需不断扩大,并让自己的生活和陌生人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除了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表现出你的风度与礼貌,还要在小节处适时地展现出自己积极的气场,让自己显得更有内涵、有修养、有气质。

气场悟语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表现出一种潇洒、大度的气场,塑造亲和力,塑造好形象。

刺猬理论:距离产生的不只是美

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两个人以前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可是,没过多久却翻脸为敌,反目成仇。何以至此?西方有一种“刺猬理论”可对此作诠释。“刺猬理论”说:刺猬浑身长满针状的刺,天一冷,它们就会彼此靠拢,凑在一块。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距离太近,它们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距离太远,就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只有若即若离,距离适当,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温度,又不伤害对方。

一般来讲,人与人密切相处不是一件坏事!否则怎么会有“亲密的战友”、“亲密的伙伴”、“如胶似漆的伴侣”等誉词呢!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极端。俗话说:“过俭则吝,过让则卑。”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大概也可算作一条交际定律。古人曾告诫说:“亲善防谗。”也就是说,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以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诬蔑诽谤。因为,一旦显出与君子交往的亲密姿态,小人就可能由于被冷落而心生忌恨,进而产生挑拨的念头,并从中“离间”,使彼此生疑。实践表明,越是亲近的人,被伤害的程度就越大,由此产生的怨恨就越深,历史上兄弟相残、父子交兵的事件屡见不鲜。可见,嫉恨、猜忌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之间显得更加厉害。

这对领导者的气场修炼有什么启发呢?

很简单,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身处领导地位的大都十分珍视自己的尊严,有了尊严才有神秘感,才能营造一种吸引人的气场。一旦与人过于亲密,就会失去这种神秘感,随同这种神秘感一同消失的还有自己吸引力与气场,以及威信。

举个例子,一个很有气场人的站在你身边,你如果靠得太近,就会感受到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浑身才会感到自然。相反,如果你离得太远,就感受不到他的气场。

所以,大凡是个领导,都不会整天与朋友或员工混迹在一起,显得亲密无间,而是会保持必要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如此,既让别人感到舒适,也能保持自己应有的神秘感。否则,与他人走得太近,就会滋长对方对自己的“轻视”,所谓“熟人眼中无英雄”,多少也有这方面的道理。

“刺猬理论”还告诉我们:距离太远,就会感到寒冷。人际交往过密不好,那么是否意味着越远越好呢?当然不是。

有些领导自命清高,目中无人,不是瞧不起这个,就是看不上那个,不想与别人有太多的私人来往。凡事不能过“度”,任何事物走向极端就等于走到反面。“刺猬理论”中的相处适度原则道出了交际的真谛。

在人际交往中,亲密一旦达到过分的程度就意味着疏远的开始。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过分亲密而带来的危机,就必须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经济上保持相对独立,在行动上不形影相随。如此,才能把握住“刺猬理论”中的相处适度原则,与他人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作为领导,怎样运用好“刺猬理论”,与下属及各类“圈子”中的人相处才既不失威信,又不脱离“群众”呢?这需要领导达到四重交际境界。

1.“不卑不亢”做人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品行的人,做人的态度也不一样。如,溜须拍马的人表现为卑躬屈膝,刚直不阿的人则表现为不卑不亢。面对不同性格与交际喜好的人,应该学会因人而异,适当调整自己的交际策略,不卑不亢地与人交往。

对前来奉承的人,要保持理智,多一分清醒;对极力巴结的人,要分清是非,保持安全距离;对不怀好意的人,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来做人…… 2.“不歪不斜”立身

领导只有先正身,才能立身。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必是其身正派之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在人际交往中就是:一个人通过塑造自身形象,便可以影响别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按照你的意愿去行事;一个立身不正的人,一个品行不端、恶贯满盈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之相处的。只有堂堂正正地立身,以崇高的品格去吸引人,才能让自己的形象更端正,更有吸引力。

3.“不偏不倚”办事

有句话叫“受人敬者人缘好”,指的是,办事干练就会令人佩服,办事公道则受人敬重。作为领导,在与不同的下属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否则就很容易遭人嫉恨。不少领导把握不好这一点,经常喜欢倚重一些下属,而不看好另一些下属;也有些领导喜欢在一些问题上拿原则做交易,放弃原则当“好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赢得下属的好感。实则不然,一碗水端不平,在一部分下属面前讨个好人缘的同时,会失去更多下属的信任,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领导办事一定要公平、公正,讲大局,讲原则,在问题面前,不论谁是谁非,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公事公办的态度,既不偏袒这一方,又不倚重那一方。

4.“不亲不疏”交友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交际领域在不断拓展,交际方式在不断地改变,以往那种交际范围相对固定、对象相对稳定的社交格局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除了需要与自己的家人、同事、亲朋、邻居相处好之外,还要学会与一些“萍水相逢”、“一面之交”的人打交道。

尤其作为领导,还需要与自己的下属、上级、商业伙伴、客户等打交道,要与这些人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并和谐相处,一定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艺术,既不能对某些人过分亲密,也不能对有些人过分疏远。即使你很讨厌一个人,也不要直接说出来。尤其是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对于那些大献殷勤、讨好卖乖的人,绝不能亲近;对于那些敢进逆耳忠言的人,绝不可疏远。

领导的交际圈子说宽也宽,说窄也窄,说它宽是相对于下属而言的,领导每天除了要与下属交流,还可能要与客户、商业伙伴等有来往,所以,接触的人相对较多;说它窄,是因为领导每天都可能要处理许多事情,解决许多问题,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用来交际,或是拓展人脉。但不论是与什么人交往,想融入什么样的圈子,领导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端正自己的位置,学会保持一种让别人感到自在、自己也感到舒适的距离与人交往。

气场悟语

对于领导而言,合适的距离产生的不只是美,还有威信、气度与格局,所以像“刺猬”一样与人交往不会伤着别人,而只能是一种对自己与他人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