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思想:兼爱利他,墨家关注现实

墨家思想:兼爱利他,墨家关注现实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而兼相爱、交相利与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在《兼爱中》也说“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把爱和利相联系,认为二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墨子认为爱和利就是仁和义,而爱人利人,就是顺应天意。兼相爱、交相利的实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现了墨家关注现实,义利统一和重功利的思想。

墨家思想:兼爱利他,墨家关注现实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兼爱中》)

而兼相爱、交相利与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

墨子在阐述自己的“兼爱”理论时,提到了“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在《天志下》中说:“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他把爱推广到人类外延的全部,发展为超越时空无差等地博爱。在《兼爱中》也说“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把爱和利相联系,认为二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经说下》中这样定义:“仁,爱也。义,利也。”墨子认为爱和利就是仁和义,而爱人利人,就是顺应天意。

儒家把义和利绝对的对立起来,认为“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义和利是无法统一的对立双方,凡是涉及利的方面都不应该是人们追求的。而在墨子眼中,仁义爱利是相通的,兼爱就是爱人利人,相爱相利,爱利并举。“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桃”即是墨子所倡导的爱,而“报李”则是墨家付出爱所换回的利。“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渗透了墨子学说中爱利对等互报的原则。

兼相爱、交相利的实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现了墨家关注现实,义利统一和重功利的思想。相比较儒家耻于言利的观点,墨子这种爱利相融的观点更容易被世人接受,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兼相爱可以看做是利他主义,而交相利则可以认为是互助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利他才能够更好的利己,互助才能为彼此提供更广阔更顺利的发展空间。

兴利除害是墨子“兼爱”思想的出发点,墨子本人就是以兴天下之利和除天下之害为己任的,而在兴利和除害中,兴利又是重点。墨子所提出的如何兴利的具体途径就是交相利,交相利又是以兼相爱为前提的。

大家都知道,墨子是当时小工商业者的代言人,代表着平民阶层的利益,他的“交相利”思想正是小工商业者阶层得以安身立命的生活原则。然而墨子这种带有功利性特点的思想并不等同于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得到“李”的前提是先投出“桃”,是一种互惠的交换。

交相利就是互相谋利,孔子所说的“君子不谈利”在现实生活中君子是谈利,这是生活的需要。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在谈不谈利上,而是如何获得利上。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在于是利人利己还是损人利己。君子交相利,就是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别人的短处,让别人的强项修复自己的弱项。在双方的利益都不受损的基础上,让彼此的利益同时得到增加。这就是“交相利”的最高状态。(www.xing528.com)

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一个“兼”字便把两者的关系澄清,并不是有爱而无利,也不是有利而无爱,而是在“兼爱”的同时“相利”,爱和利是相互交叉甚至同时进行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交相爱、兼相利”。

互惠互利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和纽带,几乎遍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大到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小到个人与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任何关系都少不了。国家之间的互惠互利才是良好的局面,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才是最佳的生活状态。

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伦理价值,坚持互爱互利互惠的伦理原则,这些主张中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互恕性和互惠性。这种伦理原则和价值,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互惠性经济行为的道德支撑。

企业之间互惠首先体现了道德价值,经济行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参与者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必然要遵循社会道德价值规范,就像墨子所言,爱人若己,相爱相利,如果我们能主动付出自己的友爱,用善意的行为做道德的前提,那么这种以“兼相爱”为伦理道德支撑的经济行为就会受到社会的认同,并为整个社会所普遍接受。就好像,我们对一个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企业怀有更多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多种产品供我们选择时,我们的情感自然会偏向这个企业。

而互惠性中又隐含着功利主义色彩,在互惠性的经济行为中,参与者双方虽然受到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要实现自身道德伦理价值的需求;而同时,企业的利他行为又为自己换来他人的回馈,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这种互惠性能够给双方都带来效益。

要知道,爱人即是利人,而利人即是利己,兼爱就意味着互利,当义利合一时,就实现了彼此的互惠,这样既能满足彼此的私利,又可兼顾彼此的利益,利人又利己,这种共赢的选择越来越为当代企业所接受,“共生思想”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被更多的公司所采纳。这种相互依存的互惠关系所形成的“友爱经济学”和“兼爱经济学”所倡导的相互赠与和礼让,相互报答也成为21世纪的新兴的经济理念。

然而,我们也应该知道,墨子所说的利,不单单指个人或者团体的局部利益,他的“交相利”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利”,“国家百姓之利”。墨子把爱和利相提并论,构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功利主义思想体系,虽然儒家耻言功利的伦理道德学说在我国的思想史上长期占有统治地位,但墨子的这套功利主义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并且,在墨子的学说里,爱人和利人必须有实际的行动和事功,只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爱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只有自己和他人获得了利才真正实现了交相利。

我们也可以这样区分:“兼相爱”是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理想,而“交相利”则是这种理想在现实中推行所获得的结果。这种义利合一、注重结果的义利观,使得墨子的爱利思想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也是我们应该发扬的墨子精神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