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的智慧与兴衰-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与兴衰-墨家的智慧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墨家的首领称为“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墨家贤者担任,代代相传。正是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墨家成为一个半军事化的政治组织,与普通的诸子学术团体相区分,成为兴盛于世的学派。这就是墨家在衰微之后一直无法重新崛起的原因。墨学的复兴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墨家的智慧与兴衰-墨家的智慧

世之显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诸侯争霸群雄并起。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的过渡阶段,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学说作为指导,而同时,各诸侯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胜,都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加上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中国最朴素而又最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在这一期间,诸子兴盛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相互借鉴而又相互诘难,众多流派纷纷寻找实现自己主张的良君明主。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诸子文化,基本上构建了我国文化的框架,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国的主流文化,基本上在这一时期定型,而所谓的东方智慧,也大致不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这几个范畴

墨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横空出世的。墨子的生活年代处在孔子孟子之间。相传墨子早年曾“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是儒家子弟,但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是自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并逐渐发展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说,韩非子曾这样评论:“世之显学,儒墨也。”

那么,墨家学说形成于儒、道之后,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墨子提出了当时儒家和道家都不曾涉及的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墨子主张的尚同尚贤思想提出了等贵贱的平等思想,反对以血缘和家族为纽带的封建总法制度,主张唯贤是用的用人原则,得到广大平民百姓的支持和认可;而他的兼爱和非攻思想,则反对非正义的战争,真正从大众的利益出发,倡导博爱与和平,得到了众多弱小国家的赞同。正是墨子的平民思想和人道情怀,促使墨家学说在短时间内被大家接受,并且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极具实力的学说流派。

二、墨子言传身教的授课方式。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大都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展的。墨家学说也不例外,墨子非常重视品行的完善和人格的修养,从自我内省到外在交友,他对学生品行的修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些“言传”之外,墨子更加注重“身教”,墨家的人全部葛衣短衫,亲自劳作,墨子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主张。墨子带头从事劳作活动,鼓励弟子们以苦为乐。因而墨子深知民间疾苦,从而也对儒家的繁文缛节提出了尖刻的批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墨家学说才迅速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奠定了广泛的民众基础,成为当世显学。

三、墨家学说的兴盛与墨家的严密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墨家是先秦时代唯一的有严密的组织和鲜明的宗旨的学派。墨家的首领称为“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墨家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门子弟必须听命于巨子,在团体内部下级对上级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在这个组织中,有严格的法度,包括巨子在内的所有成员都要无条件服从;为实施墨家的主张,墨家子弟要舍身行道,被派往各国做官的门徒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也不能改变政治主张;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等。正是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墨家成为一个半军事化的政治组织,与普通的诸子学术团体相区分,成为兴盛于世的学派。

墨学式微

墨家保持了近二百年的兴盛,然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突然衰落,有关墨者活动的记载也突然中断,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原因呢?研究墨家的学者们众说纷纭,但达成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前期墨家的政治主张已经被超越和消解。构成墨家学说核心的主张是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兼爱所批判的核心是以血缘和家族为依托的封建宗法制度,然而血缘宗法制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千年之久,早已积淀成为一种民族心理和社会心理,成为民众伦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征战不休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墨子在这种条件下所倡导的兼爱思想得到了暂时的认可,然而当社会稳定下来之后,血缘宗法制度又回归为统治的主导,墨子的兼爱主张自然就被消解。而墨子的非攻思想,更不符合战国时期大一统的历史趋势,墨子的和平思想是没有错的,他反对战争的人道情怀也值得肯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战争是解决分裂局面的唯一途径。墨子并没有认识到,在特殊的环境中,战争也是实现和平的手段。因而,墨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现,墨家的学说也就逐渐走向了衰落。(www.xing528.com)

二、墨家的严密组织容易受到当权者的猜忌。所谓物极必反,墨家的严密组织把墨家学说推向“显学”极致的同时,也为墨家日后的衰微埋下了隐患。墨家内部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制度,使得团体内部的成员把墨家的制度看做行为的规范,在团体内部,上级拥有对下级包括生杀予夺的制裁权,墨家的制度甚至凌驾在当世律法之上,这当然为统治者所不满。另外,墨家宗教式的坚定信仰、团结的集体观念也被当权者猜忌,因而导致了墨家最终走向没落。

三、儒家的压制和打击。汉武帝时期,整个文化氛围和墨家的政治取向完全相反,尤其是在儒家的正统地位确定之后,墨家更是长期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儒墨两家的对立由来已久,对立也最为严重,两家所关注的问题相同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却截然相反,因而在儒家成为独尊之后,理所当然的要对“宿敌”进行压制和打击。这就是墨家在衰微之后一直无法重新崛起的原因。

四、墨家后继无人。墨家走向衰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墨子之后,没有出现一个能将墨家学说发扬的继承者,孔子之后又孟子,老子之后又庄子,而墨家的中坚人物只有墨子一个。墨家慷慨赴死的精神,对大义的执著追求使得墨家子弟在战国时期帮人守城时死伤颇多,丧失了大批墨家精英;在墨子之后,墨家无人能够继承涵盖庞大的学说体系,并且墨家学说发展到后期,注意力从伦理和政治转移到科技和逻辑方面上,这使得墨家偏离了现实中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当墨家无法提供统治者需要的意识形态时,自然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微。

墨学复兴

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是世之显学,在经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沉寂了一千七百多年,在清代末年,终于被人们重新发现并审视,走向了复兴。

辛亥革命之后,儒学独尊成为历史,在对现实学说的批判中,墨家研究出现了空前的高涨气氛,“墨学热”也成为近代思想史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墨学的复兴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184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列强的侵略使国人意识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出于御辱自强的需要,人们试图从传统中找出自救的资源,而墨家学说所倡导的反抗侵略和舍身救世的思想刚好吻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高尚目标,赴汤蹈火,大义凛然的行为准则,这些墨家精神为处在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人提供了心理和信仰支撑。

伴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我国的,还有所谓的“西学”。而当时“西学”的内涵还比较狭窄,主要指西方的科学和一些比较实用的技术,出于民族自尊心的需要,国人开始翻阅古籍,希望发觉出能和“西学”相对抗的本国科技。于是墨家学说理所当然地被重新推崇,并走向复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墨家学说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对墨家的思想也进行了科学的扬弃。我们在继承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能够活学活用,把前人思想的精髓用在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上,才能将这些国粹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