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的智慧:因事设人vs因人设事

墨家的智慧:因事设人vs因人设事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事设人与因人设事的相互对立,是管理方面两种不同的用人态度和方法。无论是一个体系还是一个团体,职务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给每个人安排职务是不可能的;而在现有人员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还硬要往里安排人,则会出现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

墨家的智慧:因事设人vs因人设事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韗鞄、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节用中》)

凡是天下做工的人,如造轮车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炼金属的、做木匠的,要使各人都从事自己所擅长的职业。

墨子在人才的使用上,强调要因人之才,合理分工,让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才能和特长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分工上要能够人尽其才,如果让烧陶器的人去卖猪肉,让木匠去制造皮革,所得的结果只能是社会分工混乱,劳而无功。

墨子的这种因人之才合理分工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显示意义。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当前的企业在用人和管理制度上,总体存在两种方式:

因事设人,是根据职位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员工,给下属安排能发挥其特长的职业,从而达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因人设事,职位是为人而设,先有人后有职位,这种情况往往是人情因素在企业用人制度上的体现。

因事设人与因人设事的相互对立,是管理方面两种不同的用人态度和方法。作为一个明智的管理者,不应该无视公司的实际需要而安置多余人员,因为多余人员只能给公司带来人事管理上的不良效果。而因人设事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来安排人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人原则,因而也是管理者不可不重视的管理戒律。

无论是一个体系还是一个团体,职务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给每个人安排职务是不可能的;而在现有人员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还硬要往里安排人,则会出现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因人设事的表现。

因人设事对一个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使公司出现“超员”现象,公司不但要支付数倍于正常的公司支出,而且因为员工过多,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而且会破坏公司具体工作的秩序,使得员工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失去工作的目标。

其次,会导致公司正常的人员管理秩序破坏,丧失内部管理机制的作用;因为人情关系的影响,使得公司在复杂的人际网络中失去内在的人才竞争力,最终阻碍公司的正常发展。(www.xing528.com)

最后,当“僧多粥少”的管理困境出现时,任人唯亲的机制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某些不正当竞争,使真正的人才受到创害,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最终导致公司的重大损失。

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如何避免因人设事,即使他不能做到按照“取长补短”的原则来安排每个人的职位,但是他能够从公司的具体需要出发,尽量给下属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职位上,在职务的限制下,给职员自由发挥的空间,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做到因事设人。

因事设人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和修改,最终确立唯才善用的人才管理原则。

首先,根据公司和职位需要来用人。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事业是最根本的目标,而人才是推动事业前进的直接动力,因此,公司最重要的用人原则就是人事两宜。这就要求管理者按照需要量才使用,从工作分析与岗位特征中找出所需特长的要素,然后运用配置与校对的方法,找出公司内部积压的人才,所用非学的人才,最终把适用的人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专长的职位上去。管理者还需要对人才有客观而全面的了解,要在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志趣、气质、专长、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人的才干、特长、品质和岗位、职务、责任协调统一起来,使职能与责任和谐一致。

其次,要用当其时并用当其愿。

合理选择人才,只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起点。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用人不当和用人失误的管理,同样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要想真正调动所选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最大效用,就要用人之长于盛时,用人之长于愿时。

用人之长于盛时。每一个人的才智都会有一个发挥的顶峰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个人的才能会达到自身的最高限度,而这个高峰是用人者和人才共同造就的。人才之所以能成为人才,与管理者的启用和激发是分不开的,所谓用当其时就是实现这个巅峰的方法,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把握人才的启用时机。人才的启用应该在精力最充沛的时期;人才的启用应是最能激励人才成长、进步的时候。当人才在精力充沛的时候,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成长与公司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在自己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时候,也就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用人之长于愿时。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主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人被动地做事情,那么即使他有超常的才智,也不会得到高效的施展。所以,管理者在用人时,要尽可能多地考虑人才的意愿,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被使用对象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志愿,来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这样的管理手段比违背他们的意愿,或者单纯靠运用命令手段强制,会获得更好的人才效益和企业效益。

因事设人和因人设事,在人才管理上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质上却关乎企业的兴衰存亡,这就要求管理者做一个现代的伯乐,在人与事的主次上能够恰当把握,做到因事设人。这就能够使得公司的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智,每个职位上都是合适的人员,最终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