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焦虑的作用与表现,20世纪社会的影响

焦虑的作用与表现,20世纪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出生创伤也会引发焦虑。焦虑存在的作用就是警惕自我。焦虑出现,自我就会采取措施来应付困境或者避免危险的发生。他认为焦虑主要是从众、孤独感和道德价值标准削弱等文化因素造成的。20世纪以来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类带来了焦虑感。死亡意味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死亡。故而,他强调焦虑既是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对精神空虚的抗拒。当个体能够对焦虑作出适当的反应克服压抑,这就是正常的焦虑。

焦虑的作用与表现,20世纪社会的影响

焦虑(anxiety)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焦虑会产生压抑。在弗洛伊德看来,焦虑是产生于自我的一种情感状态。早年,弗洛伊德坚信焦虑起源于无意识中受压抑的力比多冲动。力比多受到压抑之后并没有消逝,反而转化成了焦虑。但是晚年弗洛伊德渐渐改变了他的这一观点。在《精神分析新论》(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1932)第32讲中,弗洛伊德放弃了他早期对力比多是焦虑唯一来源的强硬态度,只把发泄不了的力比多看作焦虑产生的普遍原因。弗洛伊德说道“我们不再坚持认为,在这种场合中,正是力比多自身被转变为焦虑了”【3】。“这种场合”指的是出生的创伤时刻(traumatic moment)。刚出生的婴儿无能为力,甚至在儿童时期的前几年对周围世界的危险缺乏抵抗力和精神上的准备,只能依赖他人活下去。这种创伤性的经验会积淀在儿童心中。日后若是碰到无能为力的场景就会激活焦虑。所以,出生创伤也会引发焦虑。

焦虑是一种能被主体感知,并且令人感到不快的状态。焦虑存在的作用就是警惕自我。焦虑出现,自我就会采取措施来应付困境或者避免危险的发生。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大类:现实性焦虑(realistic anxiety)、神经性焦虑(neurotic anxiety)和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这三种焦虑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根源不同。现实焦虑的根源是对外部世界的恐惧,神经性的焦虑是对本我的害怕,而道德焦虑来自对超我的惧怕。

现实性焦虑是最基本的焦虑形式,是个体由于害怕外界的危险而产生的痛苦情绪。个体知觉到某种状态或事物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这种焦虑可以是先天性遗传的,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譬如,演讲比赛的竞赛者在发言之前会感到焦虑,因为害怕自己表现不好或者观众会对自己不满意。再例如,有不少人看到狗都会绕开走,这就是由于担忧被狗咬的缘故。《欲望号街车》的女主角白兰奇非常惧怕夜晚赤裸的灯泡,所以她用彩色灯罩把灯泡罩住。这是由于她担心明亮的灯光会让她苦心隐藏的真实年龄暴露无遗,顺利地把声名狼藉的自己嫁出去的希望就会破灭。这就是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是由于认识到本我的危险,并且惧怕本我的欲望得到不恰当的释放后会受到惩罚而产生的。现实性焦虑产生时有确切的客体在,比如会咬人的狗。然而,神经性焦虑发生时客体并不存在于这个客观世界。神经性焦虑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游离式忧惧症(free-floating fear),即某些人总以为有某种可怕的事情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所有的可能性中,这类人倾向于相信最糟的情况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并把所有的巧合都看成不祥的预示。他们过度紧张,并且极度悲观。第二种是恐惧症(phobias),即个体害怕的东西实质上并非那么危险。比如,有人恐高,害怕人群、空地、雷鸣、寂寞或者对昆虫极度恐惧。弗洛伊德指出,正常人在自己害怕的事物面前不会故意去放大这些事物可能产生的危险性。乘火车旅行可能会遇到翻车事故,搭船也有可能因为沉船而溺水。正常人虽然也会考量到这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出行,因为这些不幸发生的几率并不大。但极度焦虑的人,会因为可能发生的危险,就拒绝出行。焦虑产生的原因在于本我的世界,而不在于客观世界。第三种是神经性焦虑,指的是突然出现的一种恐慌反应,正如有人会突然发疯杀死身边的人,但是事后又完全无法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样。这种焦虑会忽来忽去,通常也没有什么看得见的外界危险可作为它发生的原因。神经质的人和正常人都会有神经性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罢了。道德焦虑是由于超我的教导而使自我产生羞愧、内疚的感觉。这种焦虑产生的根源也在于心理结构,而非来自于客观世界。例如,考试之前如若学生没有认真复习功课,打算以作弊来通过考试,但心中又会犹豫不决,这时产生的就是道德焦虑。一个有良心的人在打算做或者真的做了违反超我道德的事情之后,就会体验到羞耻感和罪恶感,遭到道德焦虑的惩罚。

这三种焦虑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三种焦虑可以同时作用在一个人身上。《欲望号街车》中,白兰奇的丈夫与她争吵后饮弹自尽,为此,白兰奇遭到良心的谴责,产生了道德性焦虑。深陷道德性焦虑的白兰奇,企图通过纵情放荡自己的方式来减缓焦虑。在与男学生发生暧昧不明的关系并因此丢掉工作之后,声名狼藉的她来到妹妹与妹夫家,寄人篱下,企图寻求温暖。期间,妹夫斯坦利(Stanley)对白兰奇装腔作势的南方小姐姿态非常反感。白兰奇却一再调戏斯坦利,随后又与斯坦利的朋友米奇(Mitch)恋爱,希望能嫁给米奇寻求一个依靠。白兰奇在放纵自己的本能后,体验到了冲动的本能带给自己的痛苦和不安。与学生的不正当关系导致她身败名裂,受人耻笑;担心妹妹和米奇知道自己的不光彩过去之后,自己会无法立足。道德性焦虑产生之后,神经性焦虑也紧随而来出现在白兰奇身上。在三种焦虑的同时作用下,白兰奇备受煎熬。白兰奇无力解决现实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焦虑施加在她身上的恐惧,最终精神崩溃进入了疯人院。(www.xing528.com)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 1909-1994)也以研究焦虑现象而闻名。《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 1950)是他的代表性著作。作者梳理了不同的焦虑理论,从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学和临床医学等多重视角展开了对焦虑的探讨。他认为焦虑主要是从众、孤独感和道德价值标准削弱等文化因素造成的。20世纪以来动荡不安的社会人类带来了焦虑感。个人虽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但是因为个人的目标正是社会环境和时代因素的产物,故而这种选择就会受到制约。人们企图通过努力奋斗来克服焦虑,但是鼓励人们不计一切代价追求目标的信条反而让人们深陷于焦虑之中。与弗洛伊德把力比多和出生创伤看成焦虑的来源不同,罗洛·梅相信死亡才是焦虑的基本来源。死亡意味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死亡。故而,他强调焦虑既是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对精神空虚的抗拒。当个体能够对焦虑作出适当的反应克服压抑,这就是正常的焦虑。无法正视甚至逃避压抑的就属于病态的焦虑现象。他相信焦虑是当今人类存在的最为普遍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和多年的经验积累,作者鼓励人们正确认识并且管理焦虑,开发个体的活力与创造性。

焦虑是对自我发出的危险信号。如果自我对其置之不理,就会受到伤害。但个体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消除焦虑。弗洛伊德及其女儿安娜提出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就有助于缓和甚至消解焦虑,恢复心理平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