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和风格类型

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和风格类型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有着较大差异,它对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除作家个人的天分、才情、审美趣味外,“教育背景”、“文学师承”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代作家语言的风格特征。“五四”作家在语言使用上面临的特殊情况,使他们个人语言风格的建构呈现出与其他时代作家不同的特点。本章拟从“五四”作家不同的背景出发探讨其语言风格的建构及类型。

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和风格类型

“五四”作家语言背景有着较大差异,它对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除作家个人的天分、才情、审美趣味外,“教育背景”、“文学师承”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代作家语言的风格特征。“五四”作家的风格类型大致有三种:鲁迅周作人等年龄较长的作家,接受过完整的旧式教育,文言更多地主导了他们个人语言风格的建构;郁达夫、王统照等较年轻时就有留学国外或在国内大学外文系学习的经历,其语言中有更深西化的印记;叶圣陶许地山等则是在晚清民初新旧混杂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其语言则更多地受到了旧白话的影响。

“五四”是中国文学语言演变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汉语书面语经历了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虽然,白话文也并非纯粹新创的语体,据胡适看来,白话文和白话文学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作家在历史上已经创造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这样一些白话文的典范,但是,正如后来周作人、傅斯年、包括许多现代学者已经反复指出的,源自民间的白话文只是创造现代白话的材料,而非现代文本身;现代白话是经过现代性改造的语言,它与旧白话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旧白话与文言同属于“传统汉语”的范畴,现代白话与文言和旧白话同样有着非常大的距离。[1]因此,如果说,文学史上的后来者可以学习、借鉴前辈作家提供的语言范例,如新文学第二代作家可以模拟、借鉴鲁迅、郁达夫、冰心等提供的白话文,那么,新文学第一代作家,像鲁迅、郁达夫、冰心等,他们每个人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即在一片荒野上拓展出一条新的白话文之路。虽然他们也拥有很多可资借鉴的资源,例如翻译语体、文言和旧白话,但是,后者只是“资源”,而非“现成”的、可以直接“模拟”和“照搬”的范本;因此在语言的传承上,他们更多的是“创造者”而非“承袭者”。

“五四”作家在语言使用上面临的特殊情况,使他们个人语言风格的建构呈现出与其他时代作家不同的特点。一般地说,作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应当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禀赋、才情、审美趣味等,而其教育背景、受西文影响的程度以及文学师承等只是一个附加因素。例如,对新文学第二代作家来说,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作为“范文”和“样本”,即有共同的语言材料可以作为建构个人语言的基础,因此其个人的禀赋、才情、审美趣味在个人风格建构中或许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五四”作家是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一方面,他们并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范本,每个人都必须独立探索走向现代白话之路,在几种主要资源中,如翻译语体、文言和旧白话中,每个人承袭的对象与方式都有所不同,他们其实是从不同的道路上走来,会聚在白话文的旗下。另一方面,时代急剧转型,个人的语言背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作家个人受教育的方式与程度、文学师承等在其语言风格建构中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www.xing528.com)

从作家个人语言风格建构的角度来说,每一种语言背景都会对作家的语言施加特殊的影响,而某个作家语言的特点总是其个人禀赋、才情、审美趣味与多种语言背景综合而成的一个结果。对“五四”作家来说,那种占优势的语言背景往往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其语言风格的类型。本章拟从“五四”作家不同的背景出发探讨其语言风格的建构及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