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米勒对五四时期中国作家的影响

二米勒对五四时期中国作家的影响

时间:2024-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米勒的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坛影响广泛。在“五四”时期西方现代艺术全面涌入,各类画派和画家如林的背景下,米勒能够对中国文学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令人深思。米勒的重要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他的名作《晚祷》,对中国作家影响最大。画面上的农民夫妇表情虔诚而凝重,内心恬淡而宁静,和谐深远、肃穆庄严的意境极大地震撼了“五四”时期的中国作家。

二米勒对五四时期中国作家的影响

“五四”时期中国文坛对西方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介绍极其广泛,几乎所有的西方现代艺术家的作品都被介绍进来,但是在当时中国作家当中产生热烈反响而生根开花者并不太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罗丹,其次就是米勒了。米勒的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坛影响广泛。他的写实主义绘画突破了古典主义绘画的唯美传统,创作题材以乡村农民形象为主,表现了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崇敬,其画作与中国“五四”时期的社会氛围和人文思想十分接近。与此同时,中国文学正在提倡平民文学,倡导劳工神圣的理念,米勒绘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给中国作家带来了直接的思想和艺术启迪。他所表现的宗教情怀也给“五四”时期正在引进和提倡西方基督教文化思想的中国作家以极大的感染,对正在兴起的乡土文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五四”时期西方现代艺术全面涌入,各类画派和画家如林的背景下,米勒能够对中国文学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令人深思。

米勒出身农家,童年起便开始在田间劳动,幼年时因显示出绘画才能,父亲才送他学习绘画。他曾到卢浮宫学习大师们的绘画作品,但他不适应大都市的生活,跑到离巴黎九十公里的巴比松村住了下来。在巴比松,米勒生活困苦,他上午去田间耕作,下午作画,他在农民播种、耕耘、收割、放牧等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绘画的主题。他与一群画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并成为其中的杰出代表。米勒的重要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他的名作《晚祷》(又译《晚钟》),对中国作家影响最大。画面上的农民夫妇表情虔诚而凝重,内心恬淡而宁静和谐深远、肃穆庄严的意境极大地震撼了“五四”时期的中国作家。

1923年12月,诗人冯至在《浅草》第1卷第3期发表了短篇小说《蝉与晚祷》,后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这篇小说整体融汇了米勒《晚祷》的画境,是一幅少年读画图。冯至以诗化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少年寂寞的情绪,以及他在米勒绘画《晚祷》中寻找精神安慰的过程。在夏日的蝉声中,18岁的他正在阅读米勒的绘画《晚祷》:

他含着清泪,往蝉声中听去,J·F·Millet 的Langlus 中的两个青年男女,引导着他,渐听到Chenmin 同 Naimin 的笑声了!

少年在米勒《晚祷》的宗教情境中回忆起自己死去的生母,以及给他带来安慰的两个表兄。然后他就被米勒的绘画《晚祷》所吸引,所感动:

他懒懒地对着寂寞的,轻轻蒙住一层暗淡清纱的“晚祷”,他一句也说不出来,心境异常平淡:先望着画中的晚霞,后集中于那两个虔诚的青年,渐移于远远礼拜堂的钟声,同那高耸的塔尖了!……他不知是睡是醒,忘掉了一切,四周充溢着“涅槃”(Nirwana)的气味……

少年沉浸在《晚祷》的宗教气氛里,忘记了寂寞、感伤和一切,甚至画作本身。直到有人叫他玩牌去,“他回复觉得《晚祷》在他对面”时,才听到两个表兄的跑步声和烂漫的笑声。在小说中,少年的思绪不断回到两年前生母亡故时的痛苦以及表兄们慰安他时的感激之情中。《晚祷》的宗教精神使他的情感升华到纯净无言的宁静时刻:

那一刹那呀!他心里漾起极微妙的笑纹,头不由自主地仰起时,月已东升,……一只蝉,——呵!一只蝉由榆树飞到柏树上……在这最神秘,最纯净的音乐中,他深深地一呼吸——呵!圣母Maria的芬芳呵!

他同Chenmin,Naimin都默默地,清明无罪的眼,仰望着清朗无云的天空,在作那最真诚,最幽美,没有形式的——晚祷(Langelus)。

冯至在小说中把蝉声作为中心意象,取禅与蝉谐音,具有宗教的寓意。中国的禅宗强调“悟”,少年阅读《晚祷》的过程就是人生感悟的过程。《晚祷》给予人生的启迪可谓大矣!可以说,这部小说诗化地描绘出的正是青年作者冯至读米勒画作《晚祷》的具体感受和阅读体验。

1925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梁宗岱的新诗集《晚祷》。全书共收录了梁宗岱1921年至1924年所作之诗,共19首。最初的诗是写于1921年7月的《失望》,最末的诗是1924年6月的《陌生的游客》。1924年,梁宗岱来到法国留学,寄宿于巴黎近郊艺术氛围浓厚的玫瑰村,闲暇时常常留连于巴黎奥塞美术馆,这里馆藏有米勒的名画《晚祷》。此时,正要出版的梁宗岱新诗集便命名为《晚祷》。

这部与米勒画作同名的诗集表明了梁宗岱对米勒的喜爱。诗集中有两首题名《晚祷》的诗:

晚祷

——呈泛、捷二兄

不弹也罢

虽然这清婉潺湲

微飔荡着的

兰香一般缥缈的琴儿。

一切忧伤与烦闷

都消融在这安静的旷野,

无边的黑暗,

与雍穆的爱慕下了。

心灵恬谧的微跳

深深的颂赞

造物主温严的慈爱。

晚祷(二)

——呈敏慧

我独自地站在篱边。

主呵,在这暮霭底茫昧中,

温软的影儿恬静地来去,

牧羊儿正开始他野蔷薇底幽梦。

我独自地站在这里,

悔恨而沉思着我狂热的从前,

痴妄地采撷世界底花朵。

我只含泪地期待着——

祈望有幽微的片红

给春暮阑珊的东风

不经意地吹到我底面前。

虔诚地,轻谧地

在黄昏星忏悔底温光中

完成我感恩底晚祷。

梁宗岱第一首《晚祷》诗写于1923年6月,第二首《晚祷》诗写于1924年6月,两首诗的意境都类似于米勒画作《晚祷》的场景氛围:暮色苍茫的旷野,严慈的上帝,虔诚的颂赞与感恩之情。第二首《晚祷》诗还融有米勒《牧羊女》的情景,米勒有多幅牧羊人题材的绘画,其中1864年所画的油画《牧羊女》与《晚祷》有着相同的主题。暮色苍茫中,牧羊女放下手中的羊鞭,双手合十,低头祈祷。神情十分虔诚和庄严,画面气氛静穆而美丽,表现出一种无言之美。诗人梁宗岱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使他一写再写。除了这两首诗之外,诗集中的其余诗作都不同程度地化用《晚祷》的意境。不仅如此,他所作的十四行诗也常常沉醉在《晚祷》的情境中,如《商籁》第五首:

我们并肩徘徊在古城上,

我们底幸福在夕阳里红。

扑面吹来袅袅的枣花风,

五月底晚空向我们喧唱。

陶醉于我们青春的梦想,

时辰底呼吸又那么圆融,

我们不觉驻足听——像远钟——

它在我们灵魂里回响。(www.xing528.com)

宗教的钟声时刻在诗人的心中回响,不论是内心的烦恼还是现实的幸福,幸与不幸,诗人都会面对上帝,倾听上帝的福音。这就是诗人从米勒绘画中感受到的诗的源泉。

诗人于赓虞对米勒的理解是画家与苦难搏斗,对苦难的超脱,他从米勒那里吸取的也是苦汁。他写了两首与米勒《晚祷》同名的诗,但意境却完全两样:

晚祷(其一)

寂灭罢,寂灭罢,我的魂!

这风霜的苦运中镌着不灭的伤痕,

无功,无名,无爱,空空的作了一世人,

寂灭罢,寂灭罢,我的魂!

寂灭罢,寂灭罢,我的魂!

在此苍灰月下澄清的海心,这海心

深蕴着生命中未有的明珠与伟韵,

寂灭罢,寂灭罢,我的魂!

……

寂灭罢,寂灭罢,我的魂!

这风霜的苦运中镌着不灭的伤痕,

无功,无名,无爱,空空的作了一世人,

寂灭罢,寂灭罢,我的魂!

诗人企图用米勒《晚祷》静穆的画境来平静自己烦乱的心绪,但是他狂躁的性格压抑不住内心的悲哀,表现的风格仍然是他那一贯的呼天抢地的哀鸣。

《晚祷》(其二)

伸给我你的手罢,我的神,

当此灰烟漫漫时的黄昏。

晚穹飘飘的流云像是酩酊的沉沦的醉人,

正如我的着了灰色丧衣无处殡埋的灵魂。

伸给我你的手罢,我的神,

当此暮钟寂鸣时的时辰。

一切向怆黑沦沉,光明的女神已沉于厄运,

荒海与棕林之哀韵像出自我残灰的苦心。

……

这里,诗人用米勒《晚祷》中的祈祷的宗教精神,在绝望中向神求助,表现苦难的精神姿态,但是结果还是绝望。这并不是米勒画中表现的情绪,诗人在对接受对象的理解中加入了主观的想象。这一时期,于赓虞还写了一些与米勒《晚祷》相关的诗,如《暮山的寺钟》、《夕阳残了》、《祈祷》等。在诗人黯淡的生命中,米勒成为他暗夜中的一束灯光,虽然不能平复他内心的焦虑与痛苦,但至少成为抚慰他心灵的镇静剂,倾听宗教的钟声与祈祷是他唯一能做的精神功课。

郭沫若说他在大学三年级时,买了一本有岛武郎的《叛逆者》,所介绍的三位艺术家是法国的雕塑家罗丹、画家米勒、美国的诗人惠特曼。其中惠特曼对郭沫若影响最大,而米勒也对郭沫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诗《电火光中》之二《观画——Millet的〈牧羊少女〉》,写的就是他对米勒画作的观感:

电灯已着了光,

我的心儿却怎么这么幽暗?

我想象着苏子卿的乡思,

我步入了街头的一家画馆。

我赏玩了一回四林湖畔的日晡,

我又在加里弗尼亚州观望瀑布——

哦,好一幅理想的画图!理想以上的画图!

画中的人!你可不便是胡妇吗?胡妇!

一个野花烂漫的大平原,

在我的面前展放。

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

背后也涌着了一群归羊。

那怕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

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

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眼中,

那含蓄的是悲愤?怨望?凄凉?

郭沫若在诗中欣赏的画作是米勒作于1864年的油画《牧羊女》。这是一幅名作,画面极其纯净,夕阳下的平原辽阔寂静,羊群、草地和牧羊女的衣裙浑然一色,牧羊少女的红帽点缀其间,色彩和谐美丽。郭沫若认为这是一幅“理想的画图”。他把画中祈祷的少女想象为与他一样的异乡人:“你可不便是胡妇吗?胡妇!”这是诗人的主观阅读感受。米勒的《牧羊女》中的少女可能并非异乡人,她眼中的表情也是诗人的主观猜测。无论如何,米勒的绘画《牧羊女》撩起了郭沫若的思乡情,使他联想到中国的“苏武牧羊”的可悲情境。为此,郭沫若还写了小说《牧羊哀话》,小说同样置于他的诗歌《牧羊少女》的情境中。作家身处异乡的寂寞和孤独,使他对米勒的画作《牧羊女》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感想,他觉得中国古代历史中“苏武牧羊”的形象在米勒的《牧羊女》中得到了感性的显现。苏武与米勒的“牧羊女”合为一体,共同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小说第二节描写的场景犹如米勒《牧羊女》的画图:

只见那往高城的路上,有群绵羊,可三十余头,带着薄暮的斜辉,围绕着一位女郎,徐徐而进。女郎头上顶着一件湖色帔衫,下面露出的是绛灰裙子,船鞋天足,随步随歌。

牧羊女幽婉悲凉的歌声,伴着落日余晖和清风,荡漾在晚气之中,催人泪下。作者似乎是在米勒《牧羊女》的画面中展开想象,讲述故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