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吾尔族鼓吹乐的起源与传承

维吾尔族鼓吹乐的起源与传承

时间:2024-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吾尔族鼓吹乐申报单位:伊宁县文化馆2009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国家级传承人:玉苏甫江·亚库甫维吾尔族鼓吹乐是新疆天山南北维吾尔族聚居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民族器乐乐种。维吾尔族鼓吹乐常用于节日、婚礼等喜庆场合,也常见于民间经常举行的各种麦西来甫中。维吾尔族鼓吹乐除演奏一些零星曲牌外也有向套曲化发展的趋势。

维吾尔族鼓吹乐的起源与传承

维吾尔族鼓吹乐

申报单位:伊宁县文化

2009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国家级传承人:玉苏甫江·亚库甫

维吾尔族鼓吹乐是新疆天山南北维吾尔族聚居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民族器乐乐种。维吾尔族聚居于天山南北及东疆各个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及生产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反映在鼓吹乐艺术上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特点。现今主要流传在伊犁地区及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

纳格拉鼓的祖源羯鼓自南北朝经西域传入内地,盛行于唐朝。15世纪,是近代意义上维吾尔族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随着木卡姆的形成和发展,木卡姆所使用的乐器也基本成熟、定型。这支种类齐全的的乐队已拥有打击乐器——纳格拉鼓,清代文献《西域图志》、《西域见闻录》、《回疆杂记》中均有记载。

关于鼓的主要作用,文献中每每提到。如“回乐以鼓为主,鼓大小数面。——而歌舞之节奏盘旋,亦以鼓为则。”(《西域见闻录》卷七)。《西陲要略》小方壶斋二帙二册云:“乐器以鼓为主,大小不一制。又有提琴洋琴之类,歌舞盘旋,皆以鼓为节。”《回疆杂记》小方壶斋二帙二册云:“鼓径一尺六寸,高三寸,裹以羊皮。”《新疆图志》卷十二云:“乐宾之乐,以鼓为主。”在《西疆杂述诗》卷三中对鼓吹乐器的功能、形态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与描述:“乐鼓”系指纳格拉,文曰:“迎年送月,均有鼓吹。鼓之大者径二尺余,高尺余,小者径尺许,高约三尺,铸铁为框,裹以羊皮,设数面高台,交错击之,声有雌雄,缓急相连以成节奏。”“喇叭”系指唢呐(即苏乃依),文曰:“唢呐喇叭本龟兹所流传汉地,至今形式相同,与鼓并奏于台,彼中之大乐也。”

纳格拉的制作材料经历了从古代的木制鼓梆到铁制共鸣体的过程,演奏方式从“两面相击”演变到“一面相击”。苏乃依是鼓吹乐中的吹奏乐器,最早源自阿拉伯,后又传入西域。西迁伊犁的维吾尔族在继承了原有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历经200多年,兼容并蓄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完整的十二套鼓吹乐,并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维吾尔族鼓吹乐(庞庆锟拍摄)

鼓吹乐乐队常由一支苏乃依、三对音高不同的纳格拉(铁鼓)和一只冬巴克(大铁鼓)组成,亦可加用若干支卡娜依和若干面达卜,人数不固定,其中苏乃依和纳格拉为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

纳格拉和冬巴克均为用木棍击奏的罐状单面皮鼓,其腔体以生铁铸就或以胡杨树干挖空做成,上蒙羊皮。三对纳格拉又按形制大小及所发出音高的不同分别称为头鼓、中鼓、尾鼓:头鼓常作复杂的变奏,在整个乐队中起 着指挥的作用;中鼓则在奏出基本节奏型的同时与头鼓轮流加花;尾鼓一般形制偏大,发音低沉,主要担任基本节奏型的演奏。冬巴克只用于各种节奏重位上的低音。

维吾尔族鼓吹乐常用于节日、婚礼等喜庆场合,也常见于民间经常举行的各种麦西来甫中。因其节奏鲜明,音色高亢、激越,擅长渲染喜庆气氛,因而又常作为群众性广场舞蹈和民间杂技“达瓦孜”表演的伴奏,据传古代亦曾在征战时用作鼓舞士气的军乐

维吾尔族鼓吹乐除演奏一些零星曲牌外也有向套曲化发展的趋势。南北疆均有不同的“鼓吹乐套曲”流传,其中著名的如伊犁地区的《伊犁十二套鼓吹乐》,吐鲁番地区的《叶尔》、《米力斯》,库尔勒地区的《赛乃玛舞曲》、《谢地亚娜》,其结构大致都以散板序奏开始,后接一系列由慢渐快,由抒情至欢快、热烈的乐曲,最后又以散板乐句结束。

伊犁十二套鼓吹乐演奏曲:

一、赛乃姆(三套演奏曲组成)

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二、阔西赛乃姆(三套演奏曲组成)

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三、木夏外热克(三套演奏曲组成)

阔西赛乃姆、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四、赛力尕(三套演奏曲组成)(www.xing528.com)

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五、库尔坎姆(四套演奏曲组成)

古再丽亚尔、亚力亚尔、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六、月兰(三套演奏曲组成)

亚力亚尔、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七、古丽姆(四套演奏曲组成)

潘吉卡、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八、赛哈亚尔(五套演奏曲组成)

木夏外克热、阔西赛乃姆、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九、如哈沙热(四套演奏曲组成)

潘吉卡、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十、如哈沙热古丽(五套演奏曲组成)

古丽亚尔、潘吉卡、琼赛力克、可其克赛力克、曲序尔盖;

十一、热克(五套演奏曲组成)

台孜、努斯哈、朱拉、赛乃姆、曲序尔盖;

十二、西地燕(二套演奏曲组成)

夏地亚那、曲序盖尔

维吾尔鼓吹乐集歌乐、舞乐、器乐与制作工艺、演奏方法与技巧于一体。在维吾尔族民间器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谓“无鼓不歌,无鼓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内容涵盖了维吾尔族从古所流传的乐曲、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技法以及乐器与制作工艺等。在民间,鼓吹乐队编制没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可依条件、场合和需要而灵活调整。演奏曲目都有相对完整的体裁、结构、曲式、演奏技法等。各种类别中音乐的调试、旋律、节奏都有一定的规定,敲奏亦有章法,纳格拉鼓的制作工艺也有着一定的流程。各类原生态的艺术传承人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在演奏与技法、旋律与舞蹈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即兴创造。

维吾尔鼓吹乐是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维吾尔族聚居区,往往在重大节日、婚礼喜庆的场合,纳格拉鼓以它那独具特色的魅力,向人们传递着情感

维吾尔鼓吹乐是西域文明和维吾尔传统文化交融的集中体现,它的萌生、发展与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伊犁地区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是解读维吾尔人审美心理的重要依据,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