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南:职场角色调整技巧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南:职场角色调整技巧

时间:2024-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适时调整自我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竞争中生存、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南:职场角色调整技巧

第二节 职场角色调整

一、正确认知职场环境

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时候,展现在面前的是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毕业生只有正确认识了环境,才能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所以,毕业生首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正确认知所处的职场环境。

1.人际环境

认真识别职场的人际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必须学会的课程。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与人交往时比较单纯,相对于大学中的同学关系,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要复杂得多,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或多或少地会感觉到一些不适应。毕业生要积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主动地去和老员工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到和大家相处的快乐,为自己搭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平台,以利于今后开展工作。用人单位也要尽量给新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让新员工和老员工尽快地融入一起,让新员工在与老员工的交流中慢慢地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更好地体会到公司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大大降低毕业生的心理角色冲突,解除一定的压抑和苦闷,同时有益于自己顺利地度过角色转换期,对日后的事业发展也有重要帮助。

2.业务环境

毕业生一旦进入职业角色,就必须迅速熟悉和适应业务环境。业务环境带有较强的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毕业生对于所处的业务部门,要了解它的业务指标、业务流程、业务要求,了解客户的特点,了解自己的岗位要求。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在认知了业务环境后,都会感觉到一定的工作压力。一方面,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开始工作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培养模式和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毕业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感到力不从心,也有的毕业生并不能很快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毕业生如果不能迅速适应业务环境,就无法和同事有效配合完成工作,无法理解组织的使命、客户的要求。同时也无法体会自己所做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所以,毕业生要迅速适应业务环境,首先,要在工作中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先学习熟悉环境,再学习如何做好领导布置的工作;其次,有机会多参加新员工培训,特别是与自己工作非常相关的业务介绍。

3.生活环境

大学毕业生踏入了紧张的职场,改变了大学校园简单而安静的生活方式,没有了寒暑假,也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这种从大学生活环境向职场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让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不适应而疲于应对。大学生活环境是一种经过加工的秩序化的环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原则下,制订出合理的教育和培养的方针和模式,然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自我。职业生活环境是一种自然的、未经设计的环境。职业生活主要靠个人去探索和奋斗,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参照,从业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奋斗目标。职业生活与学生生活相比,有更严格的制度,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在职业生活环境中,职位的升迁,工资、奖金的发放,住房的分配等都与个人的利益相关,因此,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和复杂,要保持一段距离,凡事采取中道而行,适可而止。

二、适时调整自我

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竞争中生存、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调整学习态度,完善知识结构

大学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后,在工作安排上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做专业对口的工作,许多企业需要的是“多面手”。为了适应工作的要求,毕业生需要不断地学习,及时补充业务知识的不足。一般来说,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都要进行岗前培训,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一些用人单位还要对毕业生进行专业培训。毕业生应该调整学习态度,利用单位岗前培训的机会,尽快熟悉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技术特点等,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更好地融入企业团队中。

2.调整自身定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进入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实现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化的过程中,要积极调整自身的定位,要意识到在工作中遇到的新的人际关系远比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复杂。要做到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既要遵循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也要看到不同的组织文化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特点,如有的单位严格正统些,有的单位自由宽松些,要有入乡随俗的意识,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领导的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职场生涯中,毕业生要学会尊重与服从领导。受雇于他人、为他人工作的人假如总是与上司的意见相左,他的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做好。

下级与上级的沟通过程中,毕业生一定要积极、主动,这是一个基本的做事法则。毕业生应当养成非常好的职业习惯:工作每进行到一个阶段,都需要向领导汇报;在遇到问题或有不同见解时,都应当主动与领导沟通和探讨,以免延误工作;对于领导交代的任务应当快速反应并完成。

(2)主动随和,诚实守信

谦虚随和、平易近人,容易给人一种较亲近的感觉。大学生到了新单位后要主动与领导、同事进行交往,乐于与大家打成一片,不能故步自封。平等对人,不卑不亢,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既不过于谦卑,也不能盛气凌人。要远离是非,不参与议论,更不要散布传言。还应恪守信用,言行一致。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到做到,这种作风既表现出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严肃态度,又表现出在交往中对别人的尊重,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3)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对同事要坦诚相待、一视同仁,要不卑不亢,既不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也不傲慢无礼,自以为是。要培养自己的归属感。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想集体之所想,主动热情地为同事排忧解难。要善于主动和同事打成一片,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这样不仅能使你了解到公众场合难以获得的信息,还可以使你更自然地与同事们融为一体。与同事发生矛盾,最好当面交谈解决,不留下后遗症。在原则问题上不应一味退让,非原则问题则应尽量宽容和忍让。

3.改正不良作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每个人的工作习惯都有所不同,但是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的最理想的时间是在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时期。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为基础,以后在工作中就会轻车熟路,事半功倍。而且,良好的工作习惯还与角色转变和观念转换相辅相成,互相扶持。

(1)十大工作好习惯

•每天的工作能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安排。(www.xing528.com)

•勤于思考,及时总结业务方面的成绩。

•对自己的工作有清晰的计划。

•今日事今日毕。

•和领导及同事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

•能够控制住干扰。

•尽量在上班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

•能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主动学习或利用自动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严格守时。

(2)如何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善于发现。在工作中要独具慧眼,善于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工作习惯,它们可以是同事身上的,也可以是领导身上的,还可以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来的。

•坚持到底。无论是别人的工作习惯,还是从自己身上挖掘出来的工作习惯,只要大学毕业生认为它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益,就应该坚持下去,把习惯变成自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及时更新。工作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要顺应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工作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时候,如果旧的工作习惯不适合新的工作状况,就要及时更新,让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自己服务,而不是生硬地照搬已经不再适合员工工作发展的工作习惯。

三、尽快进入角色

角色转换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大学毕业生,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为了使自己的职业生活尽可能地顺利和早些取得成功,必须尽快进入角色。大学毕业生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积极调整心态,完成职业适应。

1.充满信心,主动改变

毕业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在拼搏中走过来的,步入社会后,更需要有年轻人的朝气与自信。要相信任何困难都不可怕,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积极应对职场上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心理上的波动,或因环境陌生而孤独,或因条件艰苦而失落,或因单位人才济济而畏惧等,这些是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重要的是保持心理的平衡,莫让不良的情绪左右自己。

2.了解职业特点,适应角色要求

毕业生去单位报到后,就会被人事部门安排到某部门某岗位去工作,成为社会特定组织中的一员,肩负起众多角色中某一角色的职责来。此时,毕业生一定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作方法、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等。只有如此,才能明确自己在工作中怎么去做、做些什么、怎样做好等问题。一般用人单位会通过举办岗前培训班的方式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除此以外,毕业生还可以通过主动地与主管领导交谈,向老员工请教,阅读有关规定、岗位职责规范等,尽快熟悉自己的角色。

3.安心本职,甘于吃苦

安心本职是角色转换的基础。许多大学生在工作几个月后还静不下心来,这对角色的转换非常不利。毕业生应尽快从大学生活中脱离出来,尽快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工作。安心工作,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甘于吃苦是角色转换的重要条件。只有甘于吃苦,才能很快适应工作,及时进入角色。

4.勤学好问,积极工作

大学生走上社会,绝非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来到一个新单位,毕业生会发现,在大学里学过的许多知识一时用不上,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又学得不够深入甚至完全没有学过。所以,工作中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督促大学毕业生继续学习以尽快胜任工作的动力,谁善于学习,谁就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学习,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边干边学,在干中学。因此,在工作中善于学习首先要做到善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提高。要想在工作中得到迅速提高,除了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之外,还要虚心好问。上司和同事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遇到困难及时向他们虚心请教是帮助毕业生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同时,熟悉本职工作的过程正是激发工作兴趣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工作,才能逐步培养毕业生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

5.经受挫折,学会忍耐

社会要比学校复杂许多,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可能会遇到固执刻薄的上司,可能碰上不通情理的同事,也可能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上遇到一些不舒心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毕业生要学会忍耐,冷静处置,以柔克刚,切不可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学会忍耐,克服挫折,有助于毕业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