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减少信息决策的不确定性的分析

减少信息决策的不确定性的分析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较充分的信息可以减少同环境相联系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高等学校决策者所掌握的第二类信息通常包含很多不可预料的成分,所以高等学校决策一般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的。分析这一过程将有利于明确怎样利用信息结构来更充分地获取信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减少信息决策的不确定性的分析

一、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为了说明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需要从信息结构说起。信息结构是指信息运动所含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而这种内在联系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方式,即信息收集、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提取和信息分析,是信息结构中最具重要性的运行方式。从信息的流动性上看,信息通道在信息结构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息在高等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在于它构成了合理决策的客观依据。较充分的信息可以减少同环境相联系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譬如说,高校某一研究机构做出关于开展某一项目研究的决策,在此之前需要获得如下信息:前人的研究进行到什么程度;研究成果的可能价值;可以争取到的经费,等等。结合这个例子,“不确定性”这一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层含义:第一,这种不确定性同决策紧密相关,决策目标由此具有模糊性。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前人的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是否要开始这项研究,如果前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研究而且成果比较完善,那么再进行该项研究可能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就会做出“不进行此项研究”的决策。第二,这种不确定性同环境紧密相关。比如说上面例子中提到的因素都是外在环境造成的。由此可见,要做出一个决策,必须考察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

如果将复杂的信息加以分类,则能更清楚地说明信息的作用。任何一个信息结构都包含两类信息。第一类是决策者所面临的可以选择的行动序列。另一类则是可能影响这些行动序列的后果的事件。第一类信息是不难理解的。依然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关于“是”与“否”的决定,对此可选择的行动序列只有这两种,但并非关于所有问题的决策都是“是”与“否”选择性决策,在大部分情况下,决策过程中可选择的行动序列要复杂得多。第二类信息是假设已选定某一行动序列,以此为前提考察环境因素,分析在这些环境因素下,做出这一决策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里与环境因素相关的事件就是第二类信息。在上面一个例子中,“前人的研究”,“可获得的研究经费”就是对决策产生影响的事件,属于第二类信息流。第二类信息流有三种,分别是可知的、可预料的和不可预料的。高等学校决策者所掌握的第二类信息通常包含很多不可预料的成分,所以高等学校决策一般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的。

就理想状态而言,决策者始终知道他所面临的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行为或行动序列,以及制约这些行为或行动的后果的外部事件。在一个完善的信息结构中,两类信息流都是完善而且确定的,决策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确定而且正确的决策。不过,正如前面所说,这是一种极端的理想状态。事实上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信息结构都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构建信息结构的目的就在于,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趋近于这种完善的信息结构,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减少不确定性。

在一个决策过程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以缩小决策者对现实的观念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所谓缩小对现实的观念与现实之距离,简言之就是使决策者能更清楚和正确地建立对现实的观念,也就是把不确定的状况变成确定的。决策者在一个决策中是否能将“缩小现实与他对现实的观念之间的距离”这件事情做好,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信息结构的完善程度,二是决策者对信息充分程度的判断能力。(www.xing528.com)

那么,信息在决策中是怎样被利用的呢?分析这一过程将有利于明确怎样利用信息结构来更充分地获取信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有研究者认为,决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功能可分为四个阶段:(1)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阶段。(2)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备选方案和解决咨询问题的阶段。这个过程的目的就在于将信息清楚地分为上面所述的两类信息流。所谓制定备选方案,事实上就是明确可选择的行为或行动序列,即第一类信息流。咨询问题的解决,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出可能的环境因素以及这些环境因素对后果的影响,解决的是第二类信息流的问题。(3)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择一种备选方案的阶段。这是一个综合权衡利弊的过程,也是做出具体决策的一步。(4)已决定的决策执行。由于大部分情况下,信息结构中的第二类信息流都包含了不可预料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随时可能有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而这些事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后果,使后果偏离原本的预期。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应当随时回馈信息,以便及时有效地调整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只有准确且得到恰当解释才有价值。如果信息发布单位提供的是不准确或者含糊不清的信息,或者这种信息没有得到恰当的解释,那么这样的信息并不能帮助决策者做出有效正确的决策。保持信息在运用中的灵活性对于决策者减少冗长和无关的信息以便控制决策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在总体上可保持较高的正确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正确率指的是一个平均水平,并非所在信息基础上所做出的决策都一定是最佳的,因为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会影响到行动序列的后果。决策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会影响决策效果,因为决策部分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而决策者处理信息的方式受决策者的主观因素所左右。

当然,信息在高等学校运行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决策领域,它对动力机制、约束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也有明显影响,对这种影响的分析留在后面几章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