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辅导员与其他学生管理和服务主体间的关系

辅导员与其他学生管理和服务主体间的关系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辅导员与“两课”教师都属于高校中的德育教师,但“两课”教师的德育工作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展开,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则贯穿于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项事务管理以及服务之中。

辅导员与其他学生管理和服务主体间的关系

2.辅导员与其他学生管理和服务主体间的关系

2.1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对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任课教师的工作重点则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与解惑,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操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智力水平;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较广,任课教师的工作范围相比较而言小一些,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要彼此协助、相互沟通。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讲,通过对班级的管理塑造良好的班风,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授课环境;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讲,通过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成熟度,减轻辅导员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压力和负担。通过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相互之间经常性的沟通,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担当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可以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方便任课教师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2.2 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导师是大学期间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负有为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提供学习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的责任。主要是希望通过导师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来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辅导员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事务进行管理,以及提供相关的必需服务。前者侧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后者侧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不可代替辅导员,辅导员不可代替导师。因为导师本身还要承担教学工作、科研项目,还要外出讲学、进修等,无法时刻保持和学生的经常性沟通,难以详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更多的是通过潜移默化来感染学生。辅导员由于很大一部分的精力要放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生的事务管理上,因而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等方面就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无法像导师一样给予学生专业学习上的帮助,因而只有通过辅导员和导师的通力协作,才能将学生工作共同搞好,让学生成功而且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

2.3 辅导员与“两课”教师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两课”教师是指高校中承担德育及公共政治课程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辅导员与“两课”教师都属于高校中的德育教师,但“两课”教师的德育工作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展开,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则贯穿于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项事务管理以及服务之中。相比较“两课”教师而言,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接触更多,往往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事务处理之中,发挥管理和服务育人功能,与学生的交流较多,互动性好;“两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场所主要是课堂,通过知识灌输、传递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彼此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对辅导员而言,除了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观念之外,还必须重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借鉴“两课”教师课堂教学专题性强、知识面广、挖掘力度深等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对“两课”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借用辅导员了解、熟悉学生的资源优势,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德育课程退化成为单纯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而应当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加强实践教学,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2.4 辅导员与党政管理干部之间的关系

与辅导员直接发生关系较多的是院系层面的党政管理干部,党政管理干部和辅导员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主体,二者从事的工作性质相同,工作目标一致,工作中都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从工作重点来看,党政管理干部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辅导员按照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工作开展方式来看,党政管理干部从领导者的层面出发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决策事务和领导事务,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领导、指导、监督、检查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辅导员则负责针对所管辖班级学生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党政管理干部所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党政管理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2.5 辅导员与心理辅导中心的关系

高校心理辅导中心一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组织队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更好和更有效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往往融会贯穿于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之中,利用和学生的距离比较近、沟通比较方便的优势,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辅导员可以通过谈心等方式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而对于心理辅导中心来说,由于受众面比较广,导致与学生之间的直接沟通比较困难,较难掌握个别学生的心理动态,往往只能是通过被动咨询的方式与学生间展开交流,但心理咨询中心相比较辅导员而言也具有自己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体现在专业性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