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结构从“语言倚重型”到“多类并重型”

教育结构从“语言倚重型”到“多类并重型”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化教育结构转型的前提和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突破单一留学生教育,回归国际化教育的多元性和本土性,根据东南亚各个国家的需求制订培养目标的类型差别和规格差别,构建类型、层次、专业、形式等 “多元并重型”的国际化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从“语言倚重型”到“多类并重型”

各校教育国际化的类型、层次与办学方式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划一化、千校一面状态,侧重留学生的语言教育,忽视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诚然各校留学生人数是衡量学校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指标,但在留学生语言教育上,也是照搬国内普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上缺乏留学生的特点,学科体系大而全,而东南亚各国教育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实用,什么专业能快速发展其经济就发展什么,尤其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在教育内容上,以培养能够促进其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目标。如东南亚各国希望我国能为它们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获取理论知识与技巧并能与本国的环境、技术状况、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语言倚重型”教育结构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从量态上打量呈 “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即高端的创新型人才和低端的技能型人才数量小,中间层次的低成本语言类人才占比大,从质态上审视呈 “类型趋同”的金字塔形,大量的对外汉语类、文史类等 “易办易教”专业留学毕业生构成人才金字塔的底座,而东南亚国家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由于语言问题不能解决,特别是缺乏 “双语”教学的师资而得不到培养,促使其显得更加稀缺,成了塔尖。这种 “急需的专业得不到培养,培养的专业不急需”现象,不能很好地契合满足东南亚国家日益增长的对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人才需求。国际化教育结构转型的前提和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突破单一留学生教育,回归国际化教育的多元性和本土性,根据东南亚各个国家的需求制订培养目标的类型差别和规格差别,构建类型、层次、专业、形式等 “多元并重型”的国际化教育结构。首先,从办学类型多元化看,分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型,学历教育又分为留学生普通教育、成人的函授、远程教育等类别,非学历培训又有证书教育、教师教育、官员培训、员工培训、文化培训、技能培训等多种类别,对各个学校来说,应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其次,从教育国际化的途径来看,“走出去”与 “请进来”相结合,凭借我国的教育优势,吸引东南亚国家的人员来我国留学、进修、培训,在 “请进来”的同时,要创造条件 “走出去”,有条件的学校在东南亚国家设立海外分校、教学中心、培训基地等。最后,从教育国际化重点发展上来看,应从差异性上做出品牌特色,这里所说的差异性,一是指中国教育与东南亚国家教育的差异性,二是指东南亚各国教育的差异性。由于中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东南亚国家由于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教育发展水平亦然,东南亚GMS五国中,泰国教育较发达,缅甸、老挝、柬埔寨不发达,越南处于中间,中国云南的教育比泰国弱一些,但比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要强,处于东南亚国家之间这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结构,云南开展国际化教育应根据东南亚各国教育的多样性情况,采取分别不同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策略,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及专业特色,关键是明确学校国际化的目标和定位,依托优势学科,集中资源,率先发展,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做出品牌特色。(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