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祖辈成为孩子“避难所”

避免祖辈成为孩子“避难所”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乎,不少爷爷或外公就成了孙辈的“避难所”。孩子找“避难所”的原因在很多家庭里面,都会有祖辈庇护孩子这样的情况出现。尤其是三代同堂式的家庭,如果和父母一起生活,祖辈更加容易变成孩子的“避难所”。不要当孩子的“避难所”祖辈疼爱孩子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倘若过分溺爱,就会导致伤害。因此,身为祖辈,切不可当孩子的“避难所”。

避免祖辈成为孩子“避难所”

不少祖辈认为只有保护孩子不受一点伤害,没有一丝风险,衣食无忧,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殊不知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不仅脾气性格会变得桀骜孤僻,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非常差。祖辈们务必要了解,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吃苦并非坏事。

祖辈不要成为孩子的“避难所

在孩子的概念中,一般都不存在对和错,只分高兴与不高兴,他们不高兴的时候就需要有人安慰,并且需要有人可以阻止不高兴的事情继续发生,一旦他们发现真有这样一个人时,他们便学会了依赖。稍遇不顺心的事,他们就会奔向自己的避难所,而这个避难所一般都是他们的祖辈,如此,他们便可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了。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护着,外公外婆疼着,其他的人想教育,这些老人们就会跟谁急。有一位年轻的爸爸,他曾形象地说:“爷爷奶奶是孩子的‘避难所’‘保护伞’!对于我和妈妈,孩子从来就不怕,也从不听我们的教导。”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面,男性往往占有主导性的位置,在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或是商界叱咤风云的奇才,或是政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当全部的辉煌都成了烟云,当一切的成绩都成了尘土,当家庭的权力重心逐渐转移到了下一代,这时他们就会发现:晚年岁月中,似乎可以供他们支配的只有孙辈了。于是乎,不少爷爷或外公就成了孙辈的“避难所”。

张爷爷在退休之前,担任的是某市的地税局局长。退休之后,身边前呼后拥的人顿时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不见了,一言九鼎的权力也不再有了。在孙子东东还没有出世前,张爷爷最大的消遣活动就是陪着老伴一起买菜,或者与老邻居、老朋友一起下棋,对于家里的大事小事,他都无须操心,日子过得十分清闲。

自从小孙子东东出生之后,由于儿子儿媳的工作都比较忙,东东自然而然只能交给他和老伴带着。慢慢地,东东成了张爷爷展现自己在家庭里的权威的一个载体和新的精神寄托。如果东东受到一丁点的委屈,张爷爷就会急躁生气,在他的心中,东东受到委屈就是他自己受到委屈,让东东不快乐,就是让他自己不快乐。

东东回到家之后,往往像一只脱了绳的小马驹没个消停,小嘴巴也比较馋,经常自己跑到冰箱里面拿牛肉干等零食吃。妈妈对东东说:“马上就要吃饭了,你现在不要吃这个,可不可以?”东东把小嘴一撇,说道:“不可以,我就是要吃,我的肚子很饿。”妈妈没有办法,于是只得让步说道:“好,把这些吃完就不准再吃了,否则的话,你一会儿又不吃饭了,听到没有?”东东只当是耳边风,自己笑呵呵地按着电视按钮

东东就把牛肉干吃完了,接着又去拿饼干。妈妈看见后,立即将饼干抢了回来,怒斥道:“你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你难道不想吃饭了?”东东听到妈妈的怒斥,嘴巴一撇,哇哇地就哭了起来,紧接着就跑到了张爷爷的书房中。张爷爷看到东东哭了,立即把报纸放下,并问道:“这事到底是怎么了?东东快告诉爷爷,是谁欺负你了。”东东显得特别委屈,他对张爷爷说:“我肚子很饿,可是妈妈不准我吃饼干。”

张爷爷一听就不开心了,孩子肚子饿了,为什么不给东西吃呢?于是,张爷爷马上带着东东去拿饼干。东东的妈妈看见了,便对张爷爷说道:“现在吃这么多的东西,等一会儿就吃不下饭了。”张爷爷反驳道:“孩子现在不是已经饿了吗,如果饿坏了,谁来负责?”最后,东东十分得意地吃着饼干和爷爷进了书房。

在平时的生活中,东东的爸爸妈妈以及奶奶,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爷爷的尊重与顺从。事实上,年龄还小的东东还不知道什么叫利用,谁能让他如愿,他就会跟谁亲;谁对孩子好,他就找谁玩,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对祖辈们说的话】

小孩子极易培养出某些习惯,比如说爸爸妈妈总是为他买衣服和玩具,那么他想要衣服和玩具,就会去找自己的父母;家里做饭的总是奶奶,那么他饿了,自然就会找奶奶;他委屈的时候,倘若爷爷总是能够有效地帮助他,那么一旦受到委屈,他就会自动地去找爷爷,久而久之,爷爷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的“避难所”。

孩子找“避难所”的原因

在很多家庭里面,都会有祖辈庇护孩子这样的情况出现。尤其是三代同堂式的家庭,如果和父母一起生活,祖辈更加容易变成孩子的“避难所”。孩子的年纪还很小,哪些事必须自己做,哪些事一定不能做,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分辨,只是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父母不仅疼爱自己的孩子,还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因此孩子一旦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对,父母就给予指正与批评,而孩子受到训斥,就会觉得自己委屈了: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自己做不高兴的事情?这个时候,找一个避难所,便成了自然的选择。

不要当孩子的“避难所”

祖辈疼爱孩子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倘若过分溺爱,就会导致伤害。一个聪明的老人,一般都不会给亲子教育扯后腿,而主要是做子女教育孩子的参谋。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祖辈的庇护下生活,过度包庇不光会伤害到自己和子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对于孩子独立健康性格的形成也极为不利。因此,身为祖辈,切不可当孩子的“避难所”。作为一个老年人,回望一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就,自己曾经所拥有的,再反观一下现在的生活,寂寞空虚总是难免的,但一定要学会克服。

专家提示:

教育孩子,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工程,孩子父母的精力往往有限,因此家人的配合极为重要。在一个家庭中,祖辈对于祖孙三代的关系,似乎更有经验进行协调。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祖辈更有责任建造一个和谐相处的家庭。

别让“爱”成了“碍”(www.xing528.com)

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滋润,也能变成骄纵孩子的温床。每一位家长都有护犊之心,可是怎样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却并非每个家长都能掌握的,特别是隔代家长,更容易无尺度地溺爱孩子。对于隔代家长来说,千万不要让你的“爱”成了“碍”。

动物的本能之一就是护犊之情,人也是如此。特别是隔代家长,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子女的某些愿望,没有条件加以满足,现在情况得到了改善,于是就将对子女的愧疚一起融入对孙辈的爱中,而这极易演变成溺爱。

茂茂的父母工作很忙,所以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茂茂。为了减少子女们的负担,茂茂全部的抚养和教育工作都被爷爷奶奶承担了。

4年以来,茂茂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基本上没有受过一点委屈。茂茂学走路的那段时间,奶奶担心她走不稳,自己身体也不好,下楼不太方便,于是就只让茂茂在客厅里爬来爬去。茂茂看到楼下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于是想下去,奶奶却对茂茂说:“他们都很坏,会欺负你,还是在家里看动画片吧!”

茂茂已经4岁了,可是穿衣服、系鞋带和吃饭还全部由奶奶代办。在抚养和教育茂茂方面,奶奶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以为茂茂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乖巧与出色的孩子,然而进入幼儿园之后,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茂茂成了一个负面的典型,不光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而且极度不合群。幼儿园有一位老师,专门从事儿童早教工作,她认为茂茂属于“问题儿童”,明显缺少自理能力和交际能力。

是什么因素让茂茂变成了“问题儿童”?答案其实很简单,是爱!确切来说,是祖辈们的溺爱培养出了“问题儿童”。爱,没有错,然而溺爱,就一定是错的。

【对祖辈们说的话】

央视科教的《走近科学》有一期专门讲述了动物们的护犊之情。小鹿在刚出生的时候,为了让其顺利地排出胎粪,母鹿一般都会给它舔肛。作为一种不通语言的动物,母鹿通过这种方法,把她的爱子之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然而有一天,饲养员无意间发现,有一头小鹿的肛门变得又红又肿,并且还有脓液渗出来。经过多次治疗,病情仍然无法得到改善。后来,饲养员经过细微的观察,终于发现,之所以会导致这一现象,原来是母鹿过度舔肛造成的。于是,饲养员强行将小鹿与母鹿隔离开了。果不其然,没有几天,小鹿肛门发炎的现象就控制住了,并且迅速好转起来。

母鹿是伟大的母亲,倘若没有她及时为小鹿舔肛,小鹿便无法很好地排出胎粪,对于小鹿的生长和发育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然而,这只母鹿因为太过关爱了,以致小鹿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在这里,母鹿对小鹿的“爱”就变成了“碍”。

切不可让“爱”成了“碍”

儿童教育学家认为,中小学校绝大多数有性格缺陷的孩子,都是因为隔代教育造成的。目前在中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深刻影响着众多孩子的个性发展。祖辈们倘若真想把自己孙辈教育得出色,那么就一定要从改变溺爱开始,适度地为孩子松绑,切不可让奶奶的“爱”成了“碍”。

顺应孩子的天性与自然规律

首先保证孩子的安全,再顺应孩子的天性与自然规律,让他大胆地、自由地进行自己的活动,通过这种隔代教育的孩子,同样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掌握好爱的尺度

马卡连柯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家长对孩子爱得不够,孩子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对于祖辈们的护犊之情,我们能够理解,然而就如同母鹿的舔肛之情一般,过度溺爱孩子只会造成更多的伤害,对孩子正常的生理与心理成长,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自理能力、独立性、自信、交际能力等,也会产生严重的妨碍。因此,作为祖辈,一定要掌握好爱的尺度,千万不要让你对孙子的“爱”,演变成他成长道路上的“碍”。

六郎提示:

孩子需要的是爱、自由和进步,而非溺爱、阻碍与束缚。祖辈们的慈爱,固然会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但是过度溺爱,孩子便极易滋生任性、依赖和自私的品性。孩子固然需要爱,然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对于自由、进步和不断成长的渴求,往往会变得更旺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