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讲者字字珠玑:演讲的语言要简洁有力

演讲者字字珠玑:演讲的语言要简洁有力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兴演讲一定要简洁而精练。用语不繁,字字珠玑,简练有力,能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唠叨叨,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1863年11月19日公墓举行落成典礼,美国总统林肯应邀到会演讲。这是丘吉尔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讲。不言则已,言必有中。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演讲要想得到较佳的效果,语言必须简洁、精练,要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而有用的信息。

演讲者字字珠玑:演讲的语言要简洁有力

冗长的演说是最让人倒胃口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重要,如果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也容易使听众昏昏欲睡听不下去。即兴演讲一定要简洁而精练。说话要简洁,语言要精练,以最清晰简明的语言说明最主要的意思和观点,使听众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的有用的信息。那种抓不住要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或啰唆重复,枝蔓芜杂,讲了半天也讲不出个所以然的演说,必然误人时光,同时也是不受欢迎的。

据说,有人曾去询问马克·吐温:“演说是长篇大论好呢,还是短小精悍好?”马克·吐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礼拜天,他到教堂去,适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难生活。当慈善家讲了5分钟后,他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50美元;当慈善家讲了10分钟后,他就决定将捐款减至25美元了;当慈善家继续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之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5美元;慈善家又讲了1个小时后,拿起钵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并从马克·吐温面前走过时,马克·吐温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2美元钱。马克·吐温原本决定捐助50美元,最后却变成偷走2美元钱,似乎太不近情理,但细想起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那位慈善家本来只需5分钟就能讲完的话,却滔滔不绝地拉长到60分钟,致使他的演讲形象一落千丈,演讲风格令人生厌,这怎能不引起马克·吐温的反感,以至于恶作剧地从那位慈善家的钵子里偷走2美元钱。关于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演说者技巧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用语不繁,字字珠玑,简练有力,能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唠叨叨,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演讲大师们的演讲功力吧!

1863年7月1日,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设,在华盛顿附近的葛底斯堡打响了。经过3天的鏖战,北方部队大获全胜。战后,宾夕法尼亚等几个州决定合资在葛底斯堡建立国家烈士公墓,公葬在此牺牲的全体将士。

1863年11月19日公墓举行落成典礼,美国总统林肯应邀到会演讲。这对林肯来说,有很大难度,因为这次仪式的主讲人是美国前国务卿埃弗雷特,林肯只是由于总统的身份,才被邀请在埃弗雷特之后“随便讲几句适当的话”。埃弗雷特当时不仅是个著名的政治家,而且被公认为当时美国最有演说能力的人,尤其擅长在纪念仪式上演讲。在这个典礼上,他那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确实精彩。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讲才能和听众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并最终赢得他们呢?林肯决定以简洁取胜。结果林肯大获成功。尽管他的演讲仅有10句话,从上台到下台不过两分钟,可掌声却持续了10分钟。林肯的演讲不仅赢得了在场一万多名听众的热烈欢迎,而且轰动了全国。当时的报纸评论说:“这篇短小精悍的演说是无价之宝,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辞精练,字字句句都很朴实、优雅,行文毫无瑕疵,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就是埃弗雷特本人第二天也写信给林肯道:“我用了两个小时总算接触到了你所阐明的那个中心思想,而你只用了两分钟就说得明明白白。”后来,林肯这次出色的演讲的手稿被收藏到图书馆演讲词被铸成金文,存入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1984年7月17日,3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演讲词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措辞委婉,内容精辟。(www.xing528.com)

1941年10月29日,丘吉尔出席了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整个大礼堂里坐着上万名学生。他们在等待伟人丘吉尔的到来。在随从的陪同下,丘吉尔准时到达,并慢慢地走入会场,走向讲台。

站在讲台上,丘吉尔脱下他的大衣递给随从,接着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着台下的观众。一分钟后,丘吉尔才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

说完这句话,丘吉尔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顷刻间掌声雷动。

这是丘吉尔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讲。他仅仅用了几个字,就将自己要演讲的内容说了出来,语言贵精不贵多。丘吉尔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达到了这个目的。

上述这些演讲大师们驾驭语言的功力都是非凡的。同时,也说明了简洁精练在演讲中的举足轻重。

不言则已,言必有中。事实上,演讲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用多么高深的长篇大论使听众崇拜自己,而在于将你要告知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到听众心中,即便语言朴实无华,只要你观点论述正确,表述有条不紊,那么你的演讲定能直通对方心中。

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一生中最推崇简洁的语言,他曾说过:“一个字能说明问题就别用两个字。”但现实的演讲中,常有些演讲者为了卖弄才华,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极力修饰他们的语句,用重复的形容词,或故意用西方语言独有的倒装句法,或穿插歇后语俏皮话,甚至引用经典、名人语录。如果你没有专心听他说话,或许根本弄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有的人说话费了很大的精力,仍使人抓不住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使用词再瑰丽,也没用。演讲时切记要说得精练、简明扼要,在话未说出的时候,先在脑子里想好一个轮廓,然后,按照顺序一一说出来。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演讲要想得到较佳的效果,语言必须简洁、精练,要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而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必然误人时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