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准备演讲|演讲者必备的准备方式

有准备演讲|演讲者必备的准备方式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有准备演讲有准备演讲是演讲者事先做了必要准备的演讲。腹稿准备的基本形式腹稿准备有两种基本形式:预先准备和临时准备。这是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首次登上月球的两位宇航员发表的演讲。

有准备演讲|演讲者必备的准备方式

(一)有准备演讲

有准备演讲是演讲者事先做了必要准备的演讲。一般有两种形式:腹稿准备和文稿准备。

1.腹稿准备

(1)什么是腹稿准备

所谓腹稿准备,就是在演讲之前,对所要讲的内容、语言表达的形式、论证的方式和论据,以及演讲的开头、结尾和语言表达顺序等等,经过缜密的思考,装在自己的脑子里,真正做到胸有成竹。这种类型的演讲,从形式上看同即兴演讲不存在任何区别,而且很容易被认为是即兴演讲,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演讲的主体——演讲者在演讲之前,是否有腹稿准备。而演讲者在临场之前有无腹稿准备,唯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2)腹稿准备的基本形式

腹稿准备有两种基本形式:预先准备和临时准备。

预先准备是相对于临时准备而言,指在演讲开始之前,在比较充裕的时间里作演讲的各种必要准备,形成腹稿。预先准备相对较为容易一些,因为一般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可以去做必要的调查研究,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可以写成文字反复推敲。预先准备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是: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靶心,理顺逻辑,设计高潮,蓄势待发。

临时准备是相对于预先准备而言,指在演讲开始之前的短暂时间里,临时作仓促的准备,在脑子里形成演讲的基本思路。临时准备相对较为困难一些,因为时间较为仓促,没有办法从从容容地去做准备,特别是一些人在时间较为紧急的情况下容易急躁,甚至脑袋发胀、发昏,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很难理出头绪了。临时准备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稳定情绪,凝聚思维,确立主干,理清思路,抓住要害,娓娓道来。

2.文稿准备

(1)什么是文稿准备

所谓文稿准备,就是在演讲之前,做调查,查资料,列提纲,写出完整的演讲稿。

文稿准备有两种形式:自撰稿准备与外脑稿准备。

(2)文稿准备的基本形式

自撰稿准备和外脑稿准备是文稿准备的两种基本形式。

先说自撰稿准备。

使用自撰稿演讲,要求撰稿者必须掌握演讲稿写作与其他文章写作的共同规律,并且在此基础上弄清演讲稿写作不同于其他文章的特殊要求,特别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口语化。比如,按照文章学的一般要求,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如下原则:立论正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严谨;逻辑严密,布局合理;语言生动,言之有物。

自撰稿的写作除了要遵循这些文章写作的一般原则以外,至少还必须做到:一是句子要尽可能的短,以适应演讲者口语表达和听众听觉记忆的需要;二是用语要尽可能的通俗,以免使人听了不知所云;三是结构要尽可能的简洁,以免把人听得一头雾水;四是语言要更加富于艺术性,以适应讲与听双边活动的需要,使讲者顺口,听者悦耳。

2008年11月,由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军校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在深圳举行,在三天的时间里,选手们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军人”这个主题,讲述自己对改革开放的真切感受,阐述各自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抒发军校学子炽热的报国情怀。有一位选手通过讲述自家门前一堵墙上标语的变化,巧妙地反映改革开放30年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可谓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赢得了听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www.xing528.com)

我家门前有堵墙

我的老家在湖北农村,家门前有一堵墙。农村的墙上经常被刷上各式各样的标语。从我读书识字到当兵从军,这堵墙上的内容换了又换,变了又变,在我的记忆里,墙上标语的每次改变,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记得有一条是“联产承包,责任到户”。自从刷上了这条标语,我家的粮仓一年比一年满,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过了几年,墙上的标语换成了“要想富、先修路”。很快,我们村里的路变平了,变宽了,进到村里来拉粮、拉菜、拉水果、拉鸡鸭猪牛的车也越来越多了。又过了几年,墙上刷上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久,村里那所年久失修的小学校,就被翻新成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如今,谁家的孩子能到城里读个高中,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今年我回家探亲时,看见这堵墙上的标语又换了,变成了“生态环境也是资产;造福子孙科学发展”。这时,我发现家里新修了沼气池,楼顶还装了太阳能。我现在的家乡,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真是新农村、新气象。

我觉得,我家门前这堵普普通通的墙其实并不普通,它是农民生活变化的预告栏,是更新农民观念的助推器,是农村改革发展的记录册。

再说外脑稿准备。

使用外脑稿演讲,演讲者首先要将自己的演讲目的与意图向代为撰稿者交代清楚,有可能的话尽量与撰稿者共同讨论拟定提纲,并且在稿子写作的过程中多交流意见,以避免无谓反复,保证讲稿质量。

演讲稿写出之后一般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一定要事先熟悉讲稿,把讲稿的思路搞清楚,把内容消化透了,反反复复多看几遍,以免到演讲现场磕磕巴巴,念不成句。

二是如果发现讲稿中有什么不妥,一定要毫不含糊地改过来,直到改得满意为止,决不可做“全单照收”的播报员。

三是如果发现有不认识的冷僻字或不通顺的语句,把它查清楚和理顺过来,避免闹出笑话

据说,某单位一位领导使用外脑稿演讲,稿子中有一句“诸位都是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写稿的秘书怕这位领导读白字,又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了个括号,特意说明“‘诣’字读‘亿’不读‘旨’;‘颇’字读‘坡’不读‘皮’”。这句话到了这位领导的口里居然变成了“诸位都是造旨(诣)皮(颇)深的专家学者,括号,旨(诣)字读亿不读旨,皮(颇)字读坡不读皮——我╳,秘书把括号弄到前头就好了!”

闹出这样的笑话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篇使用外脑稿的演讲。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

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

这是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首次登上月球的两位宇航员发表的演讲。1969年6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点火升空,五天以后,即6月21日,首次在月球登陆,开创了人类航天历史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在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人发表的首次讲话。

这篇演讲只有短短三句话,113个字。在这样短小的篇幅里,尼克松抓住这个历史上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两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展为对全世界民众的讲话,谈天说地论人,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说到地球上的和平与宁静,既借机宣扬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也宣扬了美国的价值理念和对外政策,唤起了人们绵长的思考。可谓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由此我们可以悟到,演讲贵精不贵长,那种拉里拉杂、啰嗦冗繁的演讲是绝对不可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