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介绍

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学生要尽快调整心态,避免出现“心理止步”,在求学路上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此外,升入高中后,同学们要多选择合适的机会、渠道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可以从老师们那里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让自己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同学把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定义为失败。随着学习科目的突然增多,课容量的突然加大,小军感到高中生活实在是太紧张。

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介绍

我的路在哪里

【案例】

我是一名高一新生,升入高中后,有很多的不适应,特别是学习上。随着学习科目的突然增多,课容量的突然加大,让我感到高中生活实在是太紧张。我现在有些不知道应该怎样学习了。现在,觉得自己在学习上也有一些压力。还有,我在初中时学习很不错,可到了高中成绩不那么突出了,总觉得老师对我的关注也不如以前了,这种落差我有些难以接受。以前的风采已不复存在,前面的路越走越迷茫,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目前的状况。

【心旅导航】

1.防止“心理止步”。大多数同学初中时的直接奋斗目标就是考上重点高中,而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有些学生就认为该轻松轻松了,思想上容易懈怠,难免会产生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但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考上高中不是最终目标,高中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平台,来到了高中只能说接近了人生目标一大步,而要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你们在这一平台上继续努力、继续拼搏。所以,学生要尽快调整心态,避免出现“心理止步”,在求学路上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2.学会自主学习,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较之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订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初中时的学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则是以理解和应用为主,因此,进入高中后要培养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将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此外,升入高中后,同学们要多选择合适的机会、渠道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可以从老师们那里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让自己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

3.正确看待考试落差。能够挤过中考这座独木桥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想必他们在各自的初中十有八九都是学习的尖子生,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佼佼者,在老师、家长和同学心目中都是非常优秀的。然而,来到高中这块儿“卧虎藏龙”“高手云集”之地,你会发现有很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内心难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进入高中之后,大考小考接连不断,自己在班级、在年级中所占的位置与初中时相比肯定会有所不符。面对这种考试的落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有些学生感觉自己已经百分之百努力了,应该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然而等考试成绩出来后,一旦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就无法接受现实,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不行了”,进而会表现出一种完全挫败的情绪,丧失信心。这些同学把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定义为失败。其实,真正意义上讲,挫败不等于失败,失败是极其消极的结果,而挫败的结果只是没有预期的好。因此,我们不要轻易地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在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要认真分析,找出出现考试落差的原因:自己虽然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不是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学习、生活是否缺乏计划性?等等。此外,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有暂时的倒退,只有从差距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次考试退步了,说明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理解得不够透彻,但我们可以“延迟满足”,从考试的落差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在“延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并且要充满自信,将差距转化为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下次考试中达到自己预期目标。如果我们的预期目标迟迟未能实现,那也不必抱怨、懊恼,因为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只要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就是胜利。

心理小链接: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谁动了我的时间

【案例】

小军是一名高一新生,升入高中后,有很多的不适应,特别是学习上。随着学习科目的突然增多,课容量的突然加大,小军感到高中生活实在是太紧张。感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学科自习作业量大,一个学科自习根本完不成,好像自己的时间都被各科老师瓜分了,根本没有自己总结的时间。每次小测成绩都是那么不尽如人意,感觉自己现在的样子很狼狈,再想想以前初中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不免有些伤感。

【心理分析】

大多数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的第一个月学习上都会有明显的不适应,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进入高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改变,难度加深,竞争范围的扩大,无论是课堂知识,还是测验或考试的成绩,甚至是平时作业的正确率,都不再像初中那样一听就懂,逢考必定百分那么简单。这时好多同学总是会想到初中时自己的状态,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适应高中生活,无法完成高中学业,退缩、厌学情绪油然而生。无论是知识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还是训练强度都对高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比初中时更要有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高中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可能一时难以适应,但是只要同学们有一种积极融入的心态,逐渐适应这种训练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事实证明,每个从高中走出去的成功学子都是时间管理的达人。

【心旅导航】

1.面对现实,真正理解学校各项措施的目的和训练意义,不要盲目排斥。自习作业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当堂所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一节自习课的时间需要学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测试题目做对,不允许在自习时间有一丝懈怠,不能边玩边做,更不能一边翻书一边做题,只有这样严格的训练,才能更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为了保证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达到足时足量的训练,每次作业在数量的设置上都进行了合理安排,每次练习都要尽最大努力,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锻炼。有些题目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完,但是只要你保质保量地去完成基础训练题,就已经达到了训练目的,在单位时间内把基础题做对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检测。

由于高中所学知识无论是数量还是从科目种类都比以前多了很多,所以,如果只靠每天有限的自习课来完成所有的任务,肯定是不行的。这时,零散的时间就显示出了它的巨大潜力。利用好零散时间,利用好小块时间解决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挑战一些高强度的训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次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大约拳头大小,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于是再问他班上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答道:“也许没有满”,“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然后把沙子慢慢倒进罐子,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都很有信心地回答说:“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学生们,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从上面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有限的时间里蕴藏了太多隐性的能量,不要盲目地排斥和抱怨,只要你开动脑筋,你就会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2.要有自信,不要轻言失败。新的环境,新的竞争对手,新的机遇和挑战,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能妄自菲薄。不要把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定义为失败,挫败不等于失败。我们不要轻易地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在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要认真分析,找出出现考试落差的原因。在“延迟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并且要充满自信,将差距转化为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下次考试中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如果我们的预期目标迟迟未能实现,那也不必抱怨、懊恼,因为真正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积极主动地求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相信他们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3.对老师的一些小建议。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适应,一定要做到耐心指导,对这些学生多一些关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科特点,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激发新生的求知欲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让高二、高三成绩优异者或刚考上大学校友用生动的事实和切身的体会,介绍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为了帮助新生迅速适应新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新授课前可向学生介绍学科特点和学习的知识内容框架及学习要求,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要一成不变,找到老师与学生双方相互适应的最佳结合点,共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心理小链接:时间管理

我们所做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分为四类:重要且紧迫的,重要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不重要也不紧迫的。

根据对人所做事情的划分,人也可以分为四种:经常做重要紧迫事情的人,拖拉的人;经常做重要不紧迫事情的人,懂得轻重缓急,会管理时间的人;经常做紧迫不重要事情的人,唯唯诺诺的人;经常做不紧迫不重要事情的人,懒散的人。唯唯诺诺的人会感觉生活中总有很多别人的事情需要忙。懒散的人会把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投入到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当中去,如看电影、上网、聊天等,缺乏责任感。

研究发现:一个高效率的组织(人)会把65%~80%的时间用来做重要不紧迫的事情,20%~25%的时间用来做重要紧迫的事情,15%的时间用来做紧迫不重要的事情,还有1%的时间浪费在不重要不紧迫的事情上。

时间管理的原则:

(1)把你的大多数时间用来做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否则,他们会成为重要紧迫的事情。

(2)尽量避免让重要紧迫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

(3)尽量回避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4)尽量不去做不重要不紧迫的事情。

成绩为什么老是上不去

【案例】

“老师,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为何我的成绩老是上不去?”“老师,接连好几次的考试我都一直往后退,看着以前学习不如我的同学一个个都考得那么好,我现在对学习都快失去信心了。”每次考试之后,前来咨询的学生几乎都提到了这样的话题。

【心旅导航】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在少数,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其中的缘由。

首先,“为什么整天坐在教室学习而成绩总提不上去?”在我们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这种现象,这部分同学整天看着好像很勤奋,其实“心早已飞走了”。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与计划安排时间(它是由学校按课程表安排的学习时间和自己课外安排的学习时间两部分组成)和用于学习的时间(它是指教师在完成常规课堂管理如维持课堂秩序等和课堂准备之后所剩的用于教学的时间)关系都不大,而与学习投入时间成正比,可以说学习投入时间决定学习成绩。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学习成绩却很好,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学习时投入地学,休息时尽情地玩儿。既然我们的学习成绩是由学习投入的时间决定,那么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怎样做呢?①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都应提前做好准备,查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必要时在醒目的地方写上“务必集中精力”等警示语,以督促自己集中精力学习。②确定短时间内的学习目标。每次开始学习之前都要给自己规定一个在这段时间内应完成的任务量,以其来约束自己。③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自我监控,排除杂念,专注于当前具体的学习内容,不胡思乱想,不在书本上乱写乱画,紧跟老师思路,不因别人说话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在学习过程中整理自己的头发衣物等。

其次,也许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时真正做到了专心致志,但可能由于方法的问题而导致了成绩的下滑。谈及学习方法,我想高中的每位学子在学习上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策略。所谓学习方法,无非就是涉及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做笔记、课后复习、做习题、整理改错、总结等几个环节。在这里重点谈一谈复习和总结。可能有些同学听说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左右,这就告诉我们及时复习很重要。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我们听懂了、记住了,而这个“记住”只是停留在短时记忆的层面,要想将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必须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在平日的学习中,尽量在晚上睡觉之前,将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复习回顾一遍,这样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记忆起来也会相对轻松。“学而不思则惘”这句古训讲了学习之余总结、思考的重要性,我们不要整天只顾埋头苦学而忽视了总结和思考。常常有学生这样讲,每次老师讲完一节内容小测的时候,我的成绩都很理想,而到了大型考试时总是考得很惨。我想,这就是由于不注重总结反思所造成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三天、五天或者一周总结一次,将这段时间老师所讲的内容总结成知识网,看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希望每位同学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习时踏实努力,用心专一,将我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超越自我,在平时的每次考试中都考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

心理小链接:学会高效记忆

1.记忆黄金时间

★早晨8:00~10:00。

★晚上6:00~9:00。

★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是学习的好时间。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为什么睡前和醒来的时段记忆效果比较好?

睡前——没有倒摄抑制,没有后面学习的内容的影响;

醒来——没有前摄抑制,没有先前学习的内容的影响。

晚上11点后人的精力会急剧下降,在凌晨1点之后达到一昼夜的最低点,所以夜猫子们建议你们不要熬夜

2.运用多种感官。经过手脚协调而学到的技能不易忘记,运用的感官越多,记忆就越清晰。

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小时后可保持70%,3天后能记住30%;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所以,最好的记忆是听说读写各种感官协同并用。

运用的感官越多,知识在大脑中的“痕迹”就越深刻,输入的线索越多,回忆提取的途径就越多。比如背英语单词,大家可以试试或者比较一下,只用看VS边看边读边抄写,自己试试效果如何,你启用的感觉通道多了,记忆效果自然好。

她终于笑了(www.xing528.com)

来访者:杜鹃(化名),女,高二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性格上争强好胜,脾气急躁。

她开门进来,脸上写满了两个字:焦急。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急急地坐下,急切地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诉说她的烦恼。

“老师,我最近睡眠很不好。”

“嗯,失眠?”

“嗯,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星期了,我现在每天一点精力都没有,体力也不行,上课也听不进去。”

“嗯,别着急,老师会帮你的。”看到她焦急万分的样子,我安慰道:“不过你得告诉老师一些关于你的实际情况。”

“嗯!”她坚定地点点头。

“心理学上讲失眠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情绪性的,你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呢?”

“哦,我失眠的时候总是胡思乱想一些东西。”

“嗯,你都想什么东西呢?”

“我什么都想,主要想一些竞争的场面。”

“平时呢,白天想不想?”

“白天也想,这是我来找你的最主要原因!”她着急的都要蹦起来了,“每天上课我都不能好好听课,我总是在想,我要是被别人超过了怎么办,因为我是班里第一名,每节自习课我也想。而且我受不了同桌那沙沙的写字声,那么刺耳,一听到她写字的声音,我就控制不住地想,她要是超过我该怎么办呢?”

“哦,针对这种情况,你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呢?”

“我用过各种方法,比如说意念控制啊,比如说在手上套一个橡皮筋儿啊什么的。”

“哦,呵呵,很专业嘛。”

“因为这个我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籍,也算久病成医了吧,不过现在我是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嗯,你觉得这些想法很可恶是吗?”

“是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扰乱了我的生活,阻碍了我学习进步,要是消除这些想法的话,恢复到以前的学习状态,我肯定能学习效率特别高!”

“嗯,我相信你,首先我要告诉你,人的心理跟身体是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人的心理出现什么状况会告诉她的身体,所以你的脑子里出现的杂念也是一种心理状况的证明,你这么聪明,想想这代表什么呢?”

“代表什么?我不知道。”

“你想想啊,你现在是班里的第一名,然后努力想保持住自己的地位。”

“是的,我是这么想的。”

“所以你有很大的压力吧,因为这是一个不可能事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把一个不可能事件作为自己的目标,然后强迫自己去完成去实现,这样必然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身体受不了了,要求放松,所以才会搞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念头,强制你坚持不下去!”

“哦,原来是这样啊!”她恍然大悟的样子,“那该怎么办呢?”

“从心里去接受你的杂念,当出现杂念的时候不要去想怎样制止、怎样控制,而要去接受它,可以想‘这是我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不佳的信号’,它为你报信,你得感谢它才对啊。”

“嗯,确实是,我试着去做一下。”

“嗯,好的。”

就这样说着送走了释然的她,一个月后她来到咨询室跟我说,自己在前一段的大型考试中获得了班里第一、年级第二的好成绩,是她的最好成绩,也是她们班在年级的最好成绩,看着他满脸的笑容,我也很欣慰!

心理小链接:考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怎么办

人的生理决定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只能持续20分钟左右,不过兴趣、毅力、氛围可以让你从一次集中快速进入到下一次集中。所以,发现自己分心了,千万不要花费时间自责,而是应该接受、原谅自己,并马上再次投入到考试中去。

如何度过“高原期”

有一天,心理咨询室接待了这样一位同学,小A同学。他愁眉苦脸地跑到咨询室倾诉:现在做题一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就特别气愤,越气愤越解不出题,越解不出题越生气。生活中感觉一点活力也没有,总是时不时想起自己以前初中的同学,想起跟他们在一起奋斗的日子。有时候上课也会想,而且是不自觉地想,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马上就要期末了,上次考试就没有考好,这次要是再考不好我该怎么办呢?而且每天状态都不好,高中生活过一天少一天,距离就是一天天拉开的,我这种状态只会跟别人越拉越远。

说完以后小A焦急地看着我。我告诉他,他很可能遇到了考试前的“高原期”。

什么是学习中的高原反应呢?

就像跑步比赛中的极点一样,高原现象指在学习或机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学习开始之初,信心、学习效果比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成绩就再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复习的效果逐步减退,甚至停滞不前,头脑昏昏沉沉,什么事也不想干,看不进书也记不住内容,性情易急躁烦闷。尤其是中上等的学生,整天无精打采,精神委靡,食无味,睡不着,课堂听课效果差,甚至有的同学失去了进取的信心。主要表现:在成绩上,停滞不前或者有下降趋势;情绪上烦躁、焦急,有时会产生气愤,自信心开始下降。

听我说到这儿,结合自己目前的情况,小A表示认同。于是我继续问“这种现象出现之前,你的状态是怎样的?之前有没有过状态很好的时候呢?就是每天效率很高,很有激情,怎么学都不累,对自己也有信心?”

小A想了想说:“之前有这样的时候。”

我向小A解释,我们在学习一种新事物的时候,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第二是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第三是学习高原期,这时由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第四是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所以说“高原现象”是学习中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不用着急,只要在这个阶段坚定对自己的信心,不断克服和调整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就一定会顺利度过“高原期”的。

小A听了以后长舒了一口气。“那我现在需要怎么做呢,老师?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可是我每天这个状态,真的非常着急。”

“着急没有用,高原期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每个人具体产生高原期的原因不同,老师帮你分析一下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好不好?”

“嗯。”他迫不及待地点了点头。

“你能不能试着总结一下目前的学习方法?”我问他。

“我就是完全跟着老师在走,力求上课注意听讲。”

需要怎么调节呢?我给了他如下建议:

首先坚定信心,明白高原现象是学习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当“高原期”到来的时候,不惊慌、不害怕、不急躁。就像运动员长跑中会出现极点一样,这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多多自我激励,增强信心,告诉自己,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要坚持过去就会成功。

第二,理性看待自己目前的状态,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总结自己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可以向老师和了解你的同学寻求帮助,共同找出学习方法中需要改变的部分。

第三,具体的一些做法,可以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四,降低心理疲劳程度,注意身心放松。出现这种情况,多和同学交流,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学习中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真诚与他们沟通交流,你会发现,收获很多好方法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

第五,小目标激励。将自己的长远目标,分为若干个小目标,一段时期内,只是专注于小目标能否实现,而不去想远大的、长远的目标。

她听后频频点头并表示对自己的状态有了更明确的把握,对自我更有控制力,同时会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及早走出这个学习上恶性循环的怪圈。

心理小链接:荷花定律

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你知道什么时候荷花开了一半么?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第十五天,然而并非如此!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成果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需要坚持不懈,同时,最后一步的执行是最关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