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你讲个故事:善于回避的小军和说反话的我

给你讲个故事:善于回避的小军和说反话的我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反话”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行为,以逃避性的方法去减轻失望和痛苦。但我在恋爱期间过度“说反话”,让对方觉得很累,小军会抱怨不知道我的真实想法,感情由此受到了影响。有时,说反话,也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给你讲个故事:善于回避的小军和说反话的我

01 我等到了我的“一见钟情”

我和小军高中是一个班级的,高一军训时我便对他一见钟情,想来当时在我头脑中一定产生了足够多的“爱情激素”,让我对小军产生了怦然心动的感觉。他外表帅气,183厘米的个子,体重140斤,肌肉精壮。在我眼里他长得像韩国偶像尼坤和中国演员白敬亭——两个我都很喜欢的明星。只可惜当时小军已有女朋友,是他的初恋。因此我只能把这段感情藏在心里。那时高年级学姐也来找他要联系方式,甚至其他学校的学姐都知道他,而他不以为意,直说自己有女朋友,拒绝任何暧昧。所以那时我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觉得他挺专一的。当时我就幻想,如果能跟人气很高的小军在一起,就仿佛能显得比其他人更优秀,以此获得别人对我的肯定。

高一那一年我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让自己更优秀,多表现自己;二是等他与女朋友分手。终于在高一的第四个月左右,他与初恋分手了。

经过一年的相处,我们都比较熟悉对方了,知道对方的人品、性格,也有了一定的友情基础,高二暑假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没有谁先提出来,很自然地聊着聊着就定下来了。在一起的前两年,我们感情很稳定,从没吵过架、闹过不愉快,是被同伴看好并羡慕的恋爱关系。我也觉得好像没有任何事情能让我们分开,但进入大学后就变了。

02 “我问了你就会说吗?”——永远不说真心话的我

我在恋爱中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否认和幻想,而男朋友则使用了压抑的防御机制。不少女孩都希望通过男朋友做一些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当男朋友询问她们的意见时,她们会说“随便”“都可以”。这是缺乏安全感的体现,正是不知道对方有多在乎自己,所以才会试探。我也一样,曾多次不自主地说着与内心相悖的话,明明很喜欢或想要某些东西,但当他问起来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否定。

譬如在下雨天,很小的雨,不用撑伞也没有太大问题。小军问我:“要不要撑伞?”我心里很希望他直接撑伞,不用征求我的意见,只要把我放在第一位,不想让我淋湿一点点,就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与在乎。但我却说:“没事,这么小的雨,无所谓的。”说完会暗暗期待他撑伞——可他没有,他真的没有撑伞。我便会有失望感,觉得他不够了解我、重视我。

有一天我们出去吃饭,而那几天是我的经期日,不能吃辣,但我没说。小军问要吃什么,吃川菜可以吗?我却违背了内心的意愿说:“都可以,没关系,我都吃。”其实,我是希望他能够记起那几天是我的小日子,希望他把我的事放在心上,在细节上能照顾到我,让我感受到他对我的喜欢和在乎,我才会在爱情上更有安全感——但他没有做到这些。

那时我觉得自己很乐观,哪怕有不开心的小情绪也能很快调整过来,并恢复如常,所以小军根本就不知道我内心的想法和小情绪。但后来我发现这些小情绪根本不会自己化解,反而在内心深处一点点积累,等着某一天一下子倾泻出来。因此,我和小军的矛盾越来越深,在出现问题的后期,我质问小军,说他不在乎我,都不知道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小军却说我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他,他又怎么会知道呢。我反驳:“那你可以主动来问我啊!”他回答了我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我问了你就会说吗”,我记得当时都被他问蒙了,反问自己,我会卸掉“否认”的保护壳,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吗?还是会继续说着反话,隐藏一部分的自己呢?

“说反话”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行为,以逃避性的方法去减轻失望和痛苦。两性差异上,男性是思考性动物,他们会按照逻辑思维来想问题,讲话往往很直接;女性偏感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受,讲话一般不会直来直去。“说反话”是很多女性掩饰自己、揣摩别人的一种心理反应。与人交往时,女性会通过“反话”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探测别人的想法。但我在恋爱期间过度“说反话”,让对方觉得很累,小军会抱怨不知道我的真实想法,感情由此受到了影响。

03 有“偶像包袱”的母亲对我防御机制形成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有个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叫作“社会焦点效应”:人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我的母亲就有这种表现。母亲从小生活富裕,穿着比同龄人时髦,外形也不错,是学校的校花。听阿姨讲,以前母亲读书的时候,骑自行车时后面有很多人跟着搭话,一定程度上给她加上了一些“偶像包袱”,使她言不由衷,说话都不说满,透着一丝骄傲,留着一点神秘。

母亲会觉得人家在关注她的一言一行,因此她必须要做到得体。人家给她东西,母亲觉得如果拿了会被人说是贪小便宜,所以她说不要;人家邀请她去玩,母亲其实想去,但怕被人说随便、轻浮,所以她说不要;“不”说多了,她会习惯性地张口就是“不用”“不要”。有时,说反话,也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我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像她一样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真正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我不会告诉小军,我最需要的是他的陪伴,最想要的是他把我放在第一位。我在意别人的看法,比如小军母亲的想法,如果小军告诉他母亲,我希望我在他心里是第一位,小军母亲会不会觉得我不孝顺,要跟她抢儿子呢?小军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矫情、依赖性强的人呢?

04 幻想——白日梦的“好男人”把我的不满弥补

当人无力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情绪困扰时,会让自己沉溺于幻想,在幻想世界中达到内心平衡,得到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满足。就像“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个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我也是一个天天幻想的人,一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我看过上千本爱情小说,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基本都是全能型好男人,他们会满足女孩子在恋爱中对另一半所有的要求和期待,小说中总有着非常浪漫的恋爱情节。

而小说终归是小说,现实终归是现实。与小军恋爱时,因为“说反话”,加之小军对我的不了解,我有很多失望的事情,当时我不会有过多反应,但回到家中,我便开始幻想,想象小军刚刚在街上让我靠里面走,他在外面保护我;幻想小军偷偷给我制造惊喜;想象我们在路上遇到了袭击,上演了一部泰坦尼克号式凄美的爱情故事天马行空的事情。在现实中小军不能让我满意的,我都会在幻想中补足,通过幻想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幻想时,我会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但一旦停止幻想,我对小军的不满只会放大,不会消失。小军无法满足我的越多,我对他就越是失望,越是减少兴趣和期待,直到他不再是我的幻想对象,也意味着我们的恋爱关系即将到头了。

05 压抑——小军回避沟通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恋爱时,我愿意表达,但经常言不由衷,会说些反话,而小军是不愿意表达自己,把一切想法都压抑在内心。恋爱前两年,因为天天在校园可以见面,有简单的接触,偏向于柏拉图式的单纯恋爱,我们对对方的要求都不太高,情绪心态都比较平和。到了第三年,我们进入了不同的大学,原以为不用躲避老师的管控,可以光明正大谈恋爱了,我们的第一次恋爱大冲突却爆发了。起因是明明都在上海,却一个月都不见一次面,不约会也不打电话,这种落差我怎么能接受呢?我去问小军,他为什么不约我出去,为什么不回我的语音。他并没有直接回应我,他的若即若离和不坦白,让我患得患失,一度抑郁过。

学习和情感的压力使我们降低了对彼此的忍耐程度,我时常给他发一大段文字,里面有对他一直打游戏不好好学习的不满,有我对我们未来的思考,有质问他对待我如此大的态度改变等,但都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回复。发生不愉快后,他时常发个表情包,或者讲另一件事情,意思是直接翻篇不谈了。现在看当时我们的表现都反映出两性不同的核心恐惧,我害怕莫名地断绝关系,害怕不被关心不被珍惜,害怕小军不再喜欢自己了,害怕被抛弃,所以我经常发微信问他在干什么、和谁在一起,有时会无理取闹要求他哄我;而小军则展现了男性的核心恐惧,他不愿意被我控制,他要掌握局面,他更追求自由的空间。

原本细水长流的平稳恋爱关系变得让人压抑、让人抓狂,无论怎么问他,他都没有正向回应过我,这种无力、压抑快要把我折腾疯了,我承受不住,第一次提了分手。事后一周左右,小军来找我复合,说都是他不好,进入大学没调整好心态,我也得过且过,答应和好了。

和好之后,他一如既往地压抑自己内心的情绪,在我面前很平和,好像我是一个完美的恋人,但我知道他心里肯定有对我的不满。感情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如果对方做得不好,说出来一起解决就好了,越是堆积越是容易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但我们偏偏缺少了这一环,他不愿意把自己暴露出来,无论我如何去挖,哪怕我改变自己,不再说“反话”,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跟小军说,但都像打在棉花上一样,他都没有正面回应我。所以,距离第一次分手三个月后,我提出了第二次分手。事后一个月左右,小军又来找我复合,这次他给我发了一大段文字,其中谈到了他的父亲,说他母亲觉得他的性格脾气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他的父母在他很小时离婚了),而他小时候很喜欢他的父亲,父亲会带他打游戏打电玩。说实话,我挺意外的,我觉得这是他改变的信号,他愿意主动暴露真实隐私,于是我又答应和好了。(www.xing528.com)

结果就跟家暴中的“蜜月期”一样,过了这段蜜月期,他又开始“冷暴力”了,于是我提出了第三次分手,而这一次我们最终分手了。我说我们还是做回朋友吧,他当时只回复了我一个表情包,并没有再挽留,甚至分手后的第四个月,他把我微信、QQ等所有联系方式都删掉了。

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本我的欲望、冲动常常与超我的道德原则相对立并发生冲突,又常常不被现实情境所接受,于是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被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个体对压抑的内容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焦虑,这是一种不自觉的选择性遗忘和主动抑制。小军就不自主地选用了“压抑”,把我们恋爱时的挫折、冲突、困难都做选择性遗忘,无论我怎么问,他都不愿意提起,不愿意一起解决。

三年的恋爱,前两年细水长流,一进大学突然变了,最后一年的分分合合、抱怨、争吵、纠缠,他的沉默和压抑把我从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孩变成了一发就发“99+”信息的疯狂者,而我的步步紧逼却把他越推越远。

06 我主动联系,两人复盘总结

我时常会想到他,因为我还没有得到我要的答案,我不断猜测他发生如此大变化的原因,无法忘记他,也无法与他人建立新的恋爱关系。我也会私下偷偷问我们共同的好友,小军是否建立了新的恋爱关系,回答是从未。

上“爱情心理密码”课时,其中的“同理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觉得在这段恋爱中是我不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小军思考过。这么随意的分手着实可惜。所以,百般思量后我鼓起勇气主动加回他为微信好友,跟他表达我的意思,希望我们能从朋友重新做起。

再次的接触,我们好像都回到健康状态了,平平和和地感觉两个人都成长了。他告诉了我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送给他的东西他都留着。有一个西瓜样式的杯子,口子都碎了一块,他母亲说碎了不安全,但是他说小心一点就好了,还继续留着用。会想起我,但是有时候觉得一个人也挺好的,他自己很矛盾。第二件事:他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很自卑

分手后的一年两个月,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一进入大学,他变得反常、冷淡,明明在一个城市他却不愿意见我,甚至不接我的语音电话,原来都是他自己的一个心结。他觉得我考上了211高校,而他只是某学院里的一个差生。我每学期考试第一、拿奖学金、竞赛得奖、献血、成为预备党员、做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我积极、热爱生活,以为在他面前多展现自己的优点,他会更加喜欢我,更珍惜我,没想到原来这些都是我们分手的导火索。怪不得我跟他分享我的生活,越来越得不到他的回应,我兴味盎然,他却意兴阑珊。在我抱怨他不参与我的生活之时,自卑一次次地消耗着他的精神。当时我一边告诉自己,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不要多加评论,一边又着实觉得他的承受能力太低了。

人都是自恋的,大概分为三个维度:自负、自信、自卑。这三个维度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过度敏感和过度自卑,意味着相对内向,而内向的人多数会选择默默去消化自己大部分的情绪,持续太久便会封闭自己,慢慢就会非常孤独,也不太能与人建立信任的关系。这便能解释为什么第三年分分合合,他始终不愿意跟我解释清楚,尝试跟我一起去解决,他自卑、压抑到把自己封闭起来了。那小军为什么时隔一年后又愿意跟我说了呢?这一年中他发生了什么?我无从得知,于我而言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逐渐释怀了。

07 小军的原生家庭——缺少爱+过度管束

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对于感到舒心和轻松的人,回避的程度就低;而接触到烦躁不安的人,回避的程度就高。回避型依恋的形成与童年遭受到父母的情感忽视密切相关。小军母亲在他幼时忙于工作,不太关心、陪伴和表扬他。初中开始她又对他过度管教与控制,常与班主任通电话要了解他的一举一动。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小军不来参加期末考试,他母亲打电话给班主任,还希望我劝他回学校参加考试。

小军回避型依恋在情感上的表现有:

(1)恐惧亲密。他较排斥亲密行为,不喜欢与我有一些亲密行为,避免身体接触。比如我们在一起三年只是偶尔亲亲额头。过于亲密的接触会使他觉得不自在。他也不会对我敞开心扉,不会把“我喜欢你”“我爱你”挂在嘴边。

(2)假性独立。小军经常压抑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装出一副“不需要”的样子:不需要我对他好,不想要我为他着想等。他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得很独立,不依赖任何人,包括我这个恋爱对象,其实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对于他来说很困难。

08 对于无数个“小军”,我们可以为他/她做什么?

曾经的我,不明白小军的人格特质和依恋模式,经常会因为他的沉默、回避,压抑而感到疯狂、暴躁。其实作为回避型依恋的伴侣,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爱和安全感,鼓励他们敞开心扉,陪伴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

要找到并享受真正的恋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人以为自己正在谈恋爱,但他们却不知道那并不是爱情,充其量只是还没成熟的类爱情或者非爱情。而我自身不成熟的幻想与常说反话的否认防御机制,与小军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组合,仿佛也注定了我们走向分手的结局。

爱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真爱是一种从内心生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高调的行动,只有在点点滴滴和一言一行中能感受得到,那样平实那样坚定。反之发誓、许诺说明了它的不确定性,不要轻易相信甜蜜的话语。在恋爱关系中,给予爱人更多的包容与信任吧,如果他的童年给他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使得他丧失了一定的爱的能力,那就多陪伴他,尽可能用爱去治愈他。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契合,真正的爱情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真正的爱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真正的爱情,是在无法爱的时候,懂得放手。

两人相处不仅仅有两性差异,还有价值观、个性、原生家庭、处事行为等的差异。要做到有独立意识,做到人格独立、情感独立和经济独立,敢于遵从自己的内心,同时又能换位思考,理解和包容对方,接纳差异,允许对方做自己,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各种爱的能力,练就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和沟通的技巧。如果男性能够更体贴女性,更懂得女性的感受,允许女性的“情绪化”,而女性也更能理解男性的思维,学会倾听男性的内心呼声,允许男性的“不反应”,那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点 评

作者写完文章留言:“对于幻想,高中时期比较多,大学后感觉频率降低了,现实社会接触得多了,便会一点点回到现实,明白幻想始终是幻想,可以从中释放一些消极的情绪,但人不能依靠幻想去活着。我也会慢慢让自己不再习惯性说反话,而是真实地表露自我,让别人更了解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至少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会努力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祝贺她,终于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心理枷锁,重拾了爱自己的能力。也相信她通过学习、反思和探索,会收获更美好的爱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