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分心”呢

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分心”呢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中的分心现象在许多同学身上都存在,我们大可不必恐慌。学习中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越容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分心”了,于是更加苦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那么,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分心”呢?这样有目的地听课就不容易“分心”了。培养良好的学科兴趣,有助于我们克服“分心”。最后,改变是需要过程的,要改变现在这种分心状况,需要坚持与努力,消除“分心”需要一个过程。

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分心”呢

你把心分给了谁

步入高三,本应开始一心一意备战高考了,可是却有很多高三同学咨询,说自己在上课或自习时经常容易“分心”“思想开小差”,总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专心学习,学习效率低,已经高三了,时间越来越宝贵了,希望可以得到帮助。

【案例一】自习课做题的时候,很容易被周围同学翻作业纸的声音吸引,总是习惯性地看其他同学的做题速度,总觉得看到其他同学做题的进展情况,自己心里才有底,但是又觉得总看别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心里很矛盾,但又无法控制。

【案例二】到了高三,时间越来越紧张,认为应该心无杂念地投入到每天的学习中,但是总是会听着听着课,就会不知不觉地走神,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再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完好几道题了,事后很后悔,每次都告诉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但越想控制,情况反而越严重。

【心理分析】

“分心”是一种不能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应该从事的活动,而指向其他无关活动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因素很多,有的是外界环境的干扰,有的是对事物本身缺乏兴趣,有的是由于同学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力,因而在学习上不能全神贯注。学习中的分心现象在许多同学身上都存在,我们大可不必恐慌。上述的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刚刚步入高三,学生们对自己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总想在学习中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当发现自己分心或走神时,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自责焦虑的情绪,将一些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学习中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越容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分心”了,于是更加苦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心旅导航】

高三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再加上老师、家长高期望,学生的心理又加上一道砝码;一些同学对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因此,同学们要学会自我减压,保持一颗平常心。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分心”呢?

第一,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增强上课的目的性。一是上课前就在心中定下一个目标:这节课的内容我要当堂消化掉。有这样的心理上的准备,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的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二是带着问题听课:每堂课开始前都要做一个充分的预习,经预习后,我们就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比如,有的问题在预习中没搞懂,就应该加倍注意;有的问题书上并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就更要认真听,然后简要记在本子上。这样有目的地听课就不容易“分心”了。

第二,训练听课技巧,学习活动要多样化。一是要做好课前预习,了解老师讲课的重难点;二是要带着问题听讲,也可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发现疑点,激发听课兴趣。单调或机械重复的刺激最容易使人注意分散或降低注意效率,让人感到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多样化的活动则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使人精神奕奕。因此,在学习中,要善于安排学习活动,使内容丰富多彩。比如,把看、读、写、做等活动交替进行,使大脑相应的工作区域得到转换和调节,这样,就容易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了。

第三,培养与保持兴趣。有的同学很喜欢化学,觉得化学上的那些反应是如此的神奇,因此每堂课都能全神贯注,甚至还会觉得化学课的时间特别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由此可见,注意力的保持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当对某学科不感兴趣时,就容易“分心”。培养良好的学科兴趣,有助于我们克服“分心”。

第四,积极暗示,专注现在。自我暗示能调动心理活动积极性,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如学习时自言自语地提醒自己,“不要分心,相信自己”“努力听讲,你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写在小卡片上,然后把它们放在你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如笔盒里、书桌前的墙上,或夹在课本里。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写作业,只要一看到它们,就会提醒自己。当学习中我们不希望的某个念头出现来打扰我们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觉察到它的来到,不要过于紧张,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接受,然后坦然地把杂念放下,回到当下的课堂,专注于现在,不要因为“已经过去的分心”而后悔悲伤,那样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最后,改变是需要过程的,要改变现在这种分心状况,需要坚持与努力,消除“分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以上几个方面采取正确的方法,并且不断实践,分心现象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心理小链接:自我注意力训练

每天随机选两个表格从1数到25,测试所用时间长短,成年人一般在15~20秒内搞定,坚持1个月个人注意力集中将有明显改善。

苦涩的“爱”

【案例】

小金,高三女生,困扰她的问题是自己在高三这个关键时刻竟然陷入了一场暗恋。她对一位男生产生了好感,控制不住地去想该男生的一举一动,对该男生对她无心的评价十分在意。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很明确地知道在高三不能这样,尝试着去暗示、告诫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但是并没有让学习状态好起来,反而更加痛苦,小金迷茫地说:为什么我的“爱”是苦的呢?

【心理分析】

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但是在高三这一特殊阶段出现情感问题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高三学生情感问题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一则新闻报道说:“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对本市个别学校的调查,约30%的学生在高三遇到了情感问题。”那么为什么高三学生易出现情感问题呢?

首先,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在意,所以高三学生有着不言而喻的压力。在紧张的学习和精神状态下,他们很少有时间去放松自己,所以当对未来的憧憬和现实的苦恼发生冲突的时候,希望能有一个和他同样处境的人一起倾诉、分享,会让他们获得一种情感的安慰,是在借助“恋情”来进行心理减压。

其次,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人有“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异性的欣赏会使自己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产生对自己的认可和对对方的好感,在成绩较落后的学生中这种心理尤为强烈。所以这也是高三学生中,成绩很好和成绩不佳的学生最容易产生恋情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学习好而被关注较多;而后者则因成绩不佳而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感,恋爱正满足了这种认同和自尊的需要。

【心旅导航】

1.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学习和心态有关系,更和学习实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系,所以,合理面对“高三恋情”,正确处理“高三恋情”,高考一样会考好。

2.如果一味的压抑不能让自己更释然,坦然面对反而会让自己轻松。小金说“有时只能装作一点也不在乎的样子,内心却痛苦无比”。在想他的一举一动时,心里会反复的告诫自己:不能再想,要学习再学习,要对得起父母,要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来在学习上的付出。但是反反复复这样下来,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觉得很累。其实,在这时内心的能量很多已用来压抑了,于是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学习。换一种想法,坦然面对反而能让自己轻松,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但不一定要现在真的再去继续往下发展这段感情。

3.将这段感情“速冻”起来。如果真的认定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不仿怀着“考验对方”的态度将这段感情“速冻”起来。看看对方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是什么样的。如果对方对你的感情是值得珍惜的,那么在高三过后同样有机会去获得。如果对方在这段时间又有了新的恋情,那么这个人是不值得我们去浪费时间的。

4.在考虑情感的同时认真地去考虑双方的发展责任。在“爱情铁三角”理论中,爱情的构成除了亲密、激情这两大要素之外,“责任”也是重要元素之一。这也是不把“高三情感问题”称为“爱情”的原因,并且绝大多数的高三恋情在进入大学后都无疾而终,虽然很残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5.让自己忙碌起来,在忙碌中学会忘记。痛苦最能伤害到人的时候,不是在有所行动的时候,而是在一天里把学习都做完或者遇到自己不擅长、不感兴趣的学科,注意力容易涣散的时候。通常在这时,人的想象力就会变得异常地活跃,于是便开始思索一些荒诞不经的可能,把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加以重复和揣摩,这时,思想就像是一头没有方向狂奔的疯牛,横冲乱撞,直至也把自己撞毁。但是,在忙碌中,我们是很少有精力去思考这些的。所以,消除痛苦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忘掉它。

6.将这种压抑的情感发泄、转移。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方式:

(1)把你的所思所想倾诉出去,避免过多的压抑。倾诉的方式有很多:找一个带锁的笔记本写下来,悄悄地锁好;写在纸上,写完之后再撕掉;向信任的人倾诉,比如心理老师或者极好的朋友。

(2)发泄你的情绪。在适当的场合找机会大吼,把情绪发泄出来;课间去操场快速地跑圈;美食甜食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高三,我的人际关系如何经营

【案例】

小丽最近两次考试分数不高,性格内向的她想扭转局面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于是减少了课间休息,也很少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对于一直视为竞争对手的小美,更是避而远之。一位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想和她一起聊天时也被她生硬地拒绝了。这位同学觉得没有面子,就此与她翻脸,还在同学中说小丽“性格孤僻”“傲慢不合群”,结果同学们都不再理她,课余生活形单影只,小丽的情绪一落千丈,十分苦恼,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心理分析】

在高三,学生要应对超负荷的学习任务,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敏感,再加上集体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少,同学间彼此互动缺乏,以及竞争气氛无形间增加,这些都使得高三学生的人际心理变得更加微妙。往往很多人都认为高三学习是最主要的。其实,高三的人际关系对学习甚至高考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让学生身处和谐的气氛中,使人倍感温馨,心情舒畅,产生自我肯定的积极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繁重的学业负担而带来的紧张与压力感,从而增强学习效率。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下降等,从而影响学习和考试。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是即将面临的一次重要人生体验,此时的人际关系,又直接制约着高考的成绩。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冲刺高考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对每个高三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心旅导航】

1.积极主动的有效沟通。生活中常常存在着误会,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误会不能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甚至可能导致不幸。所以,不要怕耽误学习时间,主动找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很有好处;若真的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2.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价值的,我们从心底里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很好的感觉,心情愉快,充满信心。高三期间,考试是“家常便饭”,对成绩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你的竞争对手,应该慷慨地给予赞美和鼓励,这样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更有利于彼此之间的良性竞争。

但是,赞美并不是盲目的,在赞美时要注意:一是赞美的态度要真诚、大方;二是赞美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赞美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特色,悦纳自我,增强信心,所以一定要具体、明确。使用一些诸如“你真好”“你真棒”“你真出色”等普遍宽泛又没有下文解释的话语,很难达到赞美的目的,反而给人以吹捧的感觉,可能引起误解或让对方盲目骄傲。

在高三紧张的学习之余,试着给同学多一点赞美和鼓励,你会发现你的高三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你也会有更好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3.保持平衡的心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与同学闹僵了,不要试图让两人的关系很快恢复如初,因为这时双方的心理都处于一种适应阶段;也不要总是旧事重提,希望求得相互谅解。要讲究艺术性,找一些共同话题,时间一长,双方关系的重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学关系是最密切、最纯洁的人际关系之一。因为同学之间没有过多的利害冲突,不存在社会上人际关系中那样多的复杂因素。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的关系被誉为同学关系的典范,所以后来人们把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叫做“管鲍之交”。良好的同学关系可能会延伸到久远的未来,让我们终身受益。

4.寻求第三方支持。如果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有自己无法化解的矛盾时,可以寻求第三方的支持。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好的同学、父母、亲朋等。关键是有了问题后不要憋在心里,防止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戴维森说,快乐并不是一种模糊的、无法形容的感觉,快乐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状态,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在高三期间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习经营好各种人际关系,在愉悦、快乐的心情中过好高三的每一天。

心理小链接:倾听的重要

从“听”字的结构来看,倾听不仅仅是耳朵自己的事情。更需要眼睛和心灵。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语言所占的比例只有7%,肢体语言(手势、表情和动作等)占53%,说话的语调和情感各占40%。也就是说,其中93%的部分仅仅依靠耳朵是不够的。

我麻木了吗

【案例】

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高三下学期的3次月考已经过去了,最近总是很容易就犯困,很容易就走神,精神总是难以集中,而且睡眠质量很差,很容易就会被吓醒,有时候甚至还会有幻听,即使坐着看书也会突然心跳加速(没有受到刺激),经常会没有理由地情绪低落,有时会觉得空虚和寂寞,请问这是因为高三压力大而影响的吗?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好而且很快地解决?

【心旅导航】

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情况是焦虑紧张导致的。高考总是被人认为是人生的转折点,所以所有人都很重视。但是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就要把自己现存的问题一一解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期望值,适当减压。做任何事情,有适度的压力是好事。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压力太小,则动力不足;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则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就像一个弹簧,当施压超过弹性限度后,即使撤去外压,弹簧也不会复原。因此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要知道自己周围的同学在学习方面能“如鱼得水”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还是会碰碰磕磕,也常常会产生技不如人之感。因此,你要有平和的心态。有了心态方面的准备,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你可以根据平时的检测情况,衡量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与高考的差距,如自己在班级或年级所占的位置或自己某些知识块薄弱,从而决定你在考前黄金时间复习的侧重点、方法等,然后制订出达到目标的详细计划,如分几个阶段来实现、怎样实现、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能有一刻迷失目标,绝不能因一时挫折而心烦、焦虑、急躁产生过大的压力,也不能因为复习内容增加、难度的加大而放弃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做一个“撞钟的和尚”,而是保持平稳的心态,尽自己努力就可以了。

2.强化成功体验,增强自信。高三学生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要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做:一是找老师或要好的同学,请他们帮助分析一下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状况,记住他们对自己肯定和鼓励的话,要把它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而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二是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复习后,可以回想自己一天的收获,对自己一点一滴的收获进行自我肯定。考试之前,要多想有把握考好的条件,让好的成功的情景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坚信自己平时学得扎实,复习方法对头,一定能考好。通过回想自己过去学习、考试中的成功情景,进行意识强化,并追溯这些成功的前提和原因,以供现在复习所借鉴。积极的暗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正强化的结果。三是要善于发现自己微小的进步,如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考试多了几分、某个问题因为仔细审题做对了而多得了几分等,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来激励自己,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是肯定,以增强学习信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你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会看到变化。坚持下去,经常保持旺盛的斗志,将使自己充满信心,不惧怕任何困难,高考时,你必然会取得明显的效果。(www.xing528.com)

3.正确面对平时的考试,不以平时战绩论英雄。平时的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因此判定高考的成败。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平时的考试成绩上,对即将到来的正式高考就很不利。况且考试分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命题动机、内容侧重、试题总量和难度、教师的教学及自己的复习程度等。另外,平时考试分数高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成功时受到的压力有时并不比失败时轻多少。所以,最好是把考试作为仅是一次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4.发展良好的个性,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诞生优秀的个体。内向的、缺乏自信心,疏远集体,忽视人际关系沟通的学生遇到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心理疲劳。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开朗、自信、热情并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积极关心和参加集体活动,建立融洽师生、同学关系,这会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心理小链接:挫折别论

挫折就是将你打到在地上再踏上一只脚,就是千锤万凿、百般揉搓、纠缠不休,就是屋漏雨连夜、沉船顶风、落井下石,总之,就是叫你不得安生。然而,只要你尚未粉身碎骨,只要你尚未墙倒帆没,只要你还有一口气,挣扎起来,喘口气,连牙带血地唾一口,向那得意洋洋的恶腿扑过去,扯翻在地。撼铁山难,化铁为水,恣其如流,可乎!——倒而不败,是为挫折!

为何我总是莫名地烦躁

【案例】

高考一天天临近,我发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总是觉得同桌在干扰自己学习,每次自己想安静地学习的时候同桌都问问题,导致和同桌关系紧张。在宿舍由于担心睡眠不好会影响学习,就强迫自己入睡,结果对同宿舍内打鼾声、翻身声非常敏感,常常难以入睡,白天没有精神,注意力就难以集中,结果对同宿舍的同学有很多怨言。平时做题时遇到难题或者考试时有所退步,就会担心、恐惧,害怕自己高考考不好,又加深了自身的紧张程度。对平时考试的名次非常在乎,致使想在调研考试中考好的欲望非常强烈,而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心旅导航】

越是临近高考,一部分学生由于压力过大,紧张过度,考试动机过强,很想为自己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使自己静心学习,但越是这样想,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身边同学的咳嗽声、说话声甚至翻书声等这些看来极为平常的声音非常敏感,经常导致自己心情烦躁、学不进去,进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所以,在高三的后期,要求调换座位的学生很多。同时由于压力过大,休息时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又联想到如果休息不好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强迫自己入睡,而越是这样做越是睡不着,听着同学的打鼾声、翻身声就开始烦躁,把自己休息不好的原因都归结到同学身上,进而也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此外,由于对考试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考试动机不纯,导致了考试结果与愿望不符合的结果。

上述学生的问题是大部分面临高考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类问题,要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问题,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引发问题的原因,即这些所谓的人际关系紧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同学间的矛盾问题,而是学习压力的一种“副产物”。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途径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运动如跑步、打球等以缓解自身压力或是找老师、同学倾诉以放松情绪等等。休息时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偶尔的失眠不会对学习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快入睡,不要着急、烦躁,可以平心静气地回顾一下白天的学习,慢慢使自己平静下来。早晨起床时马上暗示自己心情愉快,并试着使自己微笑,这样有利于一天的好心情。越是临近高考,教师不宜在教室内过分渲染紧张的气氛,应多激励学生,给学生鼓劲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尽量在班级营造轻松向上的氛围。其次,引导学生对待平时的考试要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做到“不以进步喜,不以退步忧”,应该从考试中收获更多积极的东西。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应试能力,给自己及时的定位,及时查漏补缺。平时考试错的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的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小。因此,应该感谢平时的每一次考试,要对平时考试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心理小链接:如何调节烦躁的情绪

1.音乐调节法。紧张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放松心情,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想象自己的愁绪如风,不见了踪影。

2.体育活动调节法。如果心烦意乱,看不进书去,就不要强迫自己坐在书桌前,到操场上跑跑步或做些伸展肢体的运动,使神经放松一下。

3.睡眠调节法。感到学习紧张时可以稍事休息,睡上一觉,给大脑放松的时间。

“百日”之忧

【案例】

小伟,高三男生,在参加完高三距离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简称“百日誓师”)之后就变得担心、紧张起来,每天眉头紧锁,感慨还有一百天就要高考,而自己的实力与期望中的还有差距,总是担心高考考砸了无颜面对父母,虽对目前的学习感到着急,但是学习已没有了头绪。

【心理分析】

时间的紧迫、学习氛围的紧张、自身实力的差距、不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出现了焦虑、担忧的心理困惑,过于担心未发生的事情促使学生减少了对当下学习的把握,因焦虑而忽视了当下。

【心旅导航】

1.认知改变:忧虑发生的概率很小。

一个小故事,叫“奶牛与黄瓜”。

从前,有一对夫妻,总是为将来发愁,越想越感到烦恼,因此他们常常整夜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每天都忧心忡忡。

一天,他们又为无法挣更多的钱担忧。丈夫对妻子说:“如果我现在有了钱,我就会去买几头母牛。”

“然后,我们就可以有好多牛奶。”妻子接过话头说,“我可以用牛奶做黄油,做奶酪,还可以送一些牛奶给我姐姐。”

“送给你姐姐?”丈夫不高兴地说,“你怎么可以把我们家的东西送人!”

“我不过是把多余的牛奶送给她。”妻子解释说。

“多余的牛奶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呀,”丈夫说,“我不允许你再有这种送人牛奶的念头!为了防止你背着我给你姐姐送牛奶,我要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全都砸了!”他说着就动手砸了起来。

这时,他们的一位邻居来访,看见这种情况,就好奇地询问缘由。得知情况后,这位邻居就操起一把扫帚,跑出屋外,对着空气胡乱地挥舞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呀?”这对夫妻不解地问道。

“我要把你们家的奶牛赶走!”邻居说道,“它们吃了我们家的黄瓜。”

“吃了你们家的黄瓜?”这对夫妻十分气愤,“可是,你们家连长黄瓜的地都没有!”

“我会有一块地的,”邻居说,“有了地之后,我也会种黄瓜的。”他说着又继续挥舞起手中的扫帚。

这时候,这对夫妻才明白了邻居的用意,不由得满脸通红。

有研究者说,我们所忧虑的将来的事情百分之九十都不会发生,所以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在,多做些有益实际工作。

2.关注当下,制订计划。美国著名的一位走钢丝高空表演者瓦伦达,多年前在一次重大的比赛中,不幸失足从高空坠落而死。他妻子事后在记者的发布会上说:“我知道这一次他肯定要出事。因为上场前,他总是不停地嘱咐自己说一定不能失败,一定不可以!可是换在以前,每次演出前,他可从来没有过这样。他一心想的只是如何走好钢丝,至于这件事情会带来怎么样的结果,他不管。”于是,后来人们便把这种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某件事,而总一味去考虑后果会如何的心态,称之为“瓦伦达心态”。

针对于高三的学习,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天完成一项任务就划掉一项,这样便于时间管理和对弱势学科的学习,同时,也会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感到每天过得很充实,可以形成良好的备考心态。

3.凡事在第一时间立刻行动起来,不给自己忧虑的时间和机会。一旦我们迅速进入“行动”这个阶段之后,就容不得自己再多想、多斟酌,在同一时间里,一种感觉会把另一种感觉给挤出去。

后记:忧虑最能伤害到人的时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动的时候,而是在一天里你把事情都做完,有闲心空下来胡思乱想的时候。所以,消除忧虑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忘掉它。

心理小链接:小故事

谁带走了他们

一日,一位智者看到死神正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他上前问道:“死神先生,你要去哪里啊?”死神回答说:“我奉命去前方的那个城市带走100个人的灵魂。”智者作别死神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带走100个人。不久,很多人都知晓了这个消息。

第二天早上,这位智者又在城外遇到了死神,他不满地问道:“昨天你说只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掉了?”死神看着智者平静地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的。而且确实也准备按照昨天告诉你的那样做,只带走100人。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高考之后心理调节也重要

【案例】

小薇在父母的眼里一直是个乖巧听话女孩,平时对于父母、老师都是尊敬有加,但是自从高考结束,小薇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看着小薇整天神色凝重,闷闷不乐,妈妈刚开口开导她几句,她就忍不住哭起来。有的时候和同学们出去聚会,一整天都不见人影。每当父母和她谈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谈不了两句,她的情绪就变得暴躁起来,不让父母说话,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屋,或把屋里书本、枕头乱摔乱扔一通。在爸妈看来,考试结束后,小薇突然变成了一只小刺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扎人一下。面对这样的情形,父母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心理分析】

由于经过了高考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很多学生心理能量消耗很大,同时内心累积了不少负面情绪,在复习和考试期间,这些情绪被紧张的节奏掩盖或被压抑,但并非这些消极情绪消失,它们往往仍存在于内心的底层。高考结束,有形的压力突然之间消失,接踵而来的是对考试结果的猜测和担忧,再加之考后多年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是考生角色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心理的消极变化。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考得不好,以为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不愿面对现实,不敢面对家长,但是随之而来的挫折感和焦虑情绪又让他们情绪低落,敏感脆弱,还很容易被激惹,往往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小动作都会大动肝火。

【心旅导航】

1.作为考生,首先要积极主动地放松。经过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生理及心理的疲劳和紧张都需要通过身心放松得到调节。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方式适当地让自己轻松一下。比如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和好朋友一起聊聊天、看看久违的休闲书报、旅游、打球等,以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

放松之后要主动走出去,在自由的时间里寻找充实。在高考后到新的学校上学之间的这段自由自在的日子里,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调节方法。考生可以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参加一些实践调查研究活动,还可以找份合适的工作体验体验打工的滋味,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放松身心,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体验,能够发现自己优势和闪光点,能够增强自我认同感。

另外,高考过后,莫忘感恩。紧张激烈的高考大战中,我们父母、老师一直都在为我们保驾护航,毫无保留地付出着他们心血汗水,现在正是一次增进感情、感恩父母、回报关爱的一次好机会。这时可以为家里、为学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帮父母做做家务,陪父母锻炼锻炼身体,和以前的老师们聊聊天等,这不仅使亲人之间关系更融洽,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和包容孩子,不要急于埋怨和责备。此时的家庭是考生最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家长现在需要做的是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家长可以安排一些适宜的家庭活动,陪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享受一下阳光、鲜花、绿树,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帮助孩子排遣心中的烦恼,改变阴郁心情,使积郁的消极情绪得到处理。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再和孩子一起选择志愿和规划未来。

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选择志愿时,不要盲目地乐观或悲观,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高考答案估计出一个可能拿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针对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成绩,查找资料,看看孩子喜欢的学校中,哪一个是属于这些分数段,然后一起选报专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规划,而且还为最终高考分数揭晓后的事情做好了铺垫,一旦成绩不理想,学生也不会不知所措,如果成绩比预测得高,反而会有一份惊喜。

总之,对于我们人的一生来说,高考不过是一站而已。到达此站意味着我们即将开始新的旅程,放眼未来,及时调整心态,向人生的下一站快乐出发。

心理小链接:警惕高考后的心理问题

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一般来说,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非常关心考前和考中的情绪变化,却往往容易忽视考后的心理调节。其实,高考后考生的心理状态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自然消失。相反,考试后,从紧张到松弛巨大的心理落差、对考试成绩的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这同样可能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