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防科学理论的作用的分析介绍

消防科学理论的作用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防科学理论对消防指挥员的心理和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一)掌握消防科学理论,明确作战行动目标消防作战的对象是各种灾害事故。在一般的情况下,消防指挥员掌握消防科学理论知识,完成任务目的明确,能保持情绪情感的稳定性。

消防科学理论的作用的分析介绍

二、作用

消防学理论是指导消防指挥员灭火与应急救援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影响消防指挥员在火场与应急救援活动中心理发生、发展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消防的灭火与应急救援战斗行动,也必须有消防科学理论进行指导。知识对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从事灭火与社会应急救援的消防指挥员来说,其消防科学理论作用将更为明显。在灭火与应急救援现场上,消防指挥员经常面临的是倒塌、爆炸、中毒、烧伤的危险情境,参加火灾扑救的消防人员的生命随时都受到严重威胁。但任何危险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是没有丝毫征兆就突然发生的,用哲学的观点说,就是有一个质的规定性和量的界限。量未达到时,事物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这在消防科学理论中都有清晰的论述。但如果缺乏消防科学理论知识,一方面,对出现的现象不知道是什么?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心中就没有底数。另一方面,不知道危险的存在,盲目指挥、莽撞行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是不能圆满完成战斗任务,也不会取得优异的战斗成果。消防科学理论对消防指挥员的心理和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掌握消防科学理论,明确作战行动目标

消防作战的对象是各种灾害事故。各种灾害事故有不同的规律特点,针对不同的规律特点进行消防战斗行动,形成消防专业理论。消防指挥员掌握了消防专业理论,就能做到方向清,目标明。心理学上讲的目标性,在人的观察方面有指向性,在注意品质上具有方向性,在想象方面具有再造性,在思维品质上具有目的性,在意志品质上具有坚定性,在情绪情感上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1.现场观察的指向性

心理学的现场观察在火场上就是指火场侦察,在应急救援现场就是灾害侦察。现场侦察就是根据火灾的类型,查明火场情况。例如高层建筑火灾就要查明: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楼层、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职工初战情况。

(2)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情况。消防控制中心一般设在高层建筑与外界直通的地面层。主要应了解消防控制中心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动作情况;非消防用电是否切断及消防电源的使用和电梯运行情况;燃气管道阀门是否关闭;消防控制中心对各类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通过各种情况显示,进一步明确起火部位、火灾范围、火势发展蔓延的趋势、人员受烟火威胁程度,并根据救人、灭火需要,指导消防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

(3)深入大楼内部侦察。查明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及疏散抢救路线和方式;燃烧物资、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及进攻路线和堵截阵地设置位置;消防给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应急救援现场的灾害侦察,就是依据灾害的类型查明情况。如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就要查明是泄漏还是燃烧,有没有发生爆炸;泄漏的部位,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泄漏量的大小;储罐区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贮量;邻近罐贮量,总贮存量,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有无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能否采取倒罐措施等;侦察检测,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等。

2.注意品质的方向性

在灭火与应急救援过程中,注意是消防指挥员完成任务的重要认知过程。在消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消防指挥员的注意是一种积极的有意注意,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如前所述的火场和火场侦察都有明确的方向性。在战斗过程中也有明确的方向性,如救人行动中,为了保证救人任务目的的实现,采用水枪射流扑灭被困人员的周围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势,驱散烟雾,打通疏散救人通道等。

3.想象方面的再造性

在灭火与应急救援中,想象同样是完成任务的重要的认知过程。在消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想象是围绕着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形成的。如火场内有被困人员时,消防指挥员会头脑中形成一个再造想象:火势对人员威胁的程度,先灭火,还是先救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再造出一个新的形象。再造的形象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密切的联系。消防科学理论掌握得全面时,再造的形象更接近于实际的情况,反之再造的形象与实际差距非常大。如前面曾讲过的某油库火灾时,在消防指挥员的头脑再造的形象就是立即发生沸溢或喷溅的悲惨场面,当这种再造想象形成后,会引起应激情绪,不自主地紧张和恐惧起来,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与沸溢和喷溅联系起来,形成必须撤退的意识。

4.思维品质的目的性

在灭火与应急救援现场上,消防指挥员的思维是围绕着面临的任务展开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指挥员围绕着扑灭火灾的问题上,在内部进攻时,应当利用防烟楼梯、封闭楼梯进攻;利用消防电梯进攻。外部进攻时,应利用室外楼梯、建筑平台、塔吊升降机、举高消防车、消防梯、直升机等进攻等。

5.意志品质的坚定性

在完成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的目的上,消防指挥员必须具有意志品质的坚定性。凡是围绕着任务展开的消防指挥员的意志都具有坚定性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坚决完成作战任务,才能称之为意志品质的坚定性。如控制不住火势蔓延,就可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防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就是目的。坚定性就是无论浓烟烈火如何烟呛火烤,也必须守住阵地,全力控制火势蔓延,决不能让火势在时间上和空间发展蔓延。凡是与面临的任务无关的意志品质,就不是意志的坚定性,而是胆却性或其他消极品质。如火场上控制住火势蔓延是目的,但坚决地、固执地守在没有危险或不起控制火势作用的阵地位置,这种坚定就是胆却性。

6.情绪情感的稳定性

为了完成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消防指挥员应当具有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消防指挥员的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来源于消防业务理论掌握程度上。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有两个方面,一是消防指挥员为完成“积极地抢救人命,迅速扑救火灾,保护和疏散物资”的情绪情感上;二是熟知灭火作战的理论,对面临的火场心中有数,有清楚的应对方式方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消防指挥员掌握消防科学理论知识,完成任务目的明确,能保持情绪情感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情绪情感与现场的情境密切相关,在消防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低,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心理准备不足,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破坏。

(二)掌握消防科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绪的来源是对情境的评估。消防科学理论是消防指挥员在火场与应急救援现场上评估的依据,是保持情绪情感稳定性的基础。了解与不了解,懂与不懂,掌握与不掌握等,对消防指挥员在扑救火灾的心理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1.掌握消防燃烧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火场燃烧的各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物质属性。在消防燃烧学的理论中,介绍了各种物质燃烧的条件,外部的特征。如含氧量在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呈不显光;含氧量在50%以下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呈显光。含碳量在60%以上的可燃物质,产生显光火焰,并带有大量的黑烟。丙酮含碳量62%、苯含碳量92.3%、乙炔含碳量92.3%,这些物质燃烧时,不仅显光,而且能释放出大量的黑烟。木材乙醇等含碳量在60%以下,燃烧时显光,但没有大量的黑烟。一部分无机物质的微粒能决定燃烧时的颜色,如钠产生黄色火焰,钾产生紫色火焰,钙产生砖红色火焰,钡产生绿色火焰,铜产生蓝色火焰等等。消防指挥员在火场上,看到火焰呈出上述的这些火焰的颜色,就可以形成初步的判断,是什么物质燃烧,确定扑救使用的灭火剂等。(www.xing528.com)

物质的燃烧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固体物质燃烧分为分解燃烧、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4种形式。液体物质燃烧分为蒸发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3种形式。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2种形式。这些都反应了物质燃烧的不同性质和规律,为扑救火灾奠定重要的基础。我们过去对液化石油气罐火灾缺乏经验,在扑救中经常发生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的情况。每当发生液化石油气罐火灾,就非常恐惧。通过对液化石油气罐发生火灾的情况进行几次实验和多次扑救液化石油气的作战实践,掌握了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发生爆炸,什么情况下不能发生爆炸之后,对扑救液化石油气罐火灾的恐惧心理就消除了。还有当原油或重质油罐发生火灾,造成过沸溢或喷溅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此类油罐发生火灾特别惧怕。比如某地油库发生火灾,消防指挥员清楚地知道,油罐极易发生沸溢或喷溅,所以心理特别紧张、恐惧,唯恐发生沸溢或喷溅。当油罐火势稍有变化,就误以为要发生沸溢或喷溅,就会立即组织消防人员撤退。在先后撤退了几次后,油罐并没有发生沸溢或喷溅。此时,消防指挥员就误以为不会发生沸溢或喷溅,由紧张、恐惧转变为盲目乐观情绪,胆子也大了起来,将灭火阵地都部署到了油罐顶上,结果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如果有了油罐火灾的燃烧知识,就可以判断出会在多长时间内发生沸溢或喷溅,在可能发生沸溢或喷溅之前,积极地组织进攻,将火扑灭,就避免了发生沸溢或喷溅。

2.掌握建筑火灾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在火灾扑救中,建筑火灾达90%以上。掌握建筑火灾的特性是扑救火灾的重要基础。建筑的结构、建筑的高度等对火灾扑救都至关重要。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火灾为什么扑救困难,单层建筑为什么容易扑救。还有影剧院火灾为什么建筑物容易发生倒塌?钢结构与木制结构倒塌的形式为什么不同?这些都是由建筑的结构所决定的。建筑形式决定了火势发展蔓延的方向和蔓延的速度。高层建筑火势为什么蔓延比较快,是因为“烟囱效应。”建筑越高,其烟囱效应就越强,火势向上发展的速度就越快。现在一些大型百货商场为什么扑救困难,除了本身火灾荷载大之外,重要的是有一个建筑“中庭”的共享空间,起到了一个烟囱的作用。懂得了建筑火灾学的理论,就能提高消防指挥员心理的稳定程度。

3.掌握火场供水学理论

现代的火灾扑救,水仍是主要的灭火剂。扑救火灾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火场供水,能否满足于灭火的实际需要。在一些火灾扑救中,火势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除了火场指挥、战斗行动的诸多因素之外,火场供水缺乏科学性,供水失误是主要原因。如何依据火场消防可用水源的实际,充分发挥消防水源的供水能力,就反映了火场供水的知识和经验的程度。例如在深入建筑内部灭火时,如果突然水枪断水,战斗就要受到影响,已经取得的战斗效果可能很快消失,就会造成消防指挥员心理不平衡。

3.掌握灭火战术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发生火灾后,怎样进行扑救?是消防指挥员到场后在现场侦察时就要想到的一个问题。掌握了灭火战术学,针对面临的火场,就能知道运用什么战术。如果不知道灭火战术,就不知道怎么办。尤其是一些情况复杂的火场,如火势很大,蔓延很快,有大量的被困人员,就不知道如何灭火,如何救人,抓不住火场的主要方面,合理使用灭火力量。消防指挥员思维上的困难性,紧张、慌乱、恐惧的情绪就会产生。

4.掌握消防装备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近些年消防装备发展很快,一些现代化的装备陆续配备到消防队伍。掌握这些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就能充分发挥装备的作用。装备是实施灭火战术的基础。本中队的消防车总载水量是多少,出一只水枪可以战斗多长时间,出两只水枪可以战斗多长时间,能控制多大的燃烧面积,主战消防车中压供水能力是多少等等,消防指挥员有了这些简单的知识,对本中队的作战能力心中就有了底数,在火场上就能充分发挥到场车辆的作用。如果对上述的一些情况不掌握,就不知道如何使用力量,就会出现心理不稳定、不平衡的情况。

5.掌握火场通信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在灭火救援活动中,消防指挥员的受理火警、火场出动、现场侦察、战斗展开、救人、疏散物资、火场供水、传达命令等等,都要依赖于火场通信。受理火警的战斗行动开始后,如果受理火警出现了差错,可能找不到火场,或者南辕北辙,就会影响消防指挥员的情绪,还可能引起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的不满,两边都处于一种应激的情绪状态,最容易引发各种事件。在火场的战斗行动中,如果通信不畅,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火场指挥不灵,战斗缺乏必要的配合,对消防指挥员的心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影响下,可能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后果。

6.掌握消防训练学的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消防指挥员灭火与应急救援的技能是通过训练形成的。通过开展消防技能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情况熟悉、模拟训练、灾害事故处置训练、人命救助训练、实战演练等等,掌握各种作战的技能和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的本领,才能在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中,心理稳定,有条不紊,得心应手,顺畅自如地完成战斗任务。

7.握消防心理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从上述的论述中,已经充分证明消防心理学理论的心理作用。作为消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就是人在消防活动中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的规律。消防指挥员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消防指挥员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特点,就能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心理调整,保持心理活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8.掌握消防救助学理论,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运用消防救助学的理论进行倒塌事故、交通事故、空难事故、化学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人命救助活动,就能事先预知存在的各种危险,就有了心理准备,就有了人命救助的知识和经验,就有了正确的指挥和救助的方法,就能做到心里有底,遇事不慌,就不会束手无策、惊惶失措。

(三)掌握消防科学理论,正确判断科学决策

从思维判断的规律来说,思维和判断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是思维加工的对比材料,没有知识经验就无法进行对比,就无法进行判断。知识和经验的来源就是消防科学理论。例如在一次火场出动时,消防指挥员在途中看到火场上空翻卷着浓浓的黑色烟雾,通过已经掌握的燃烧学的理论知识,就会产生一个初步的判断,可能是原油、重油类或其他高分子物资燃烧,到场后经过询问知情人、现场侦察,确认是苯类物质燃烧,立即依据苯类物质燃烧的规律特点和使用的灭火剂实施扑救。

消防指挥员在火场上能正确判断火场火势,是在消防理论知识指导下取得的结果;而不会判断火场火势,正是缺乏消防理论知识的结果。消防指挥员在火场中,当对火场情况失去了判断能力,就会产生各种不良心理。这种不良心理一经产生,又会影响判断,干扰判断的方向,加剧不良心理的发展和蔓延,甚至导致心理完全崩溃

决策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的过程。在灭火与应急救援的战斗行动中,创立了许多的概念,形成了消防科学理论。掌握概念就是学习消防科学理论的过程。如果概念掌握不准,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就无法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例如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掌握了爆炸的内涵,凡是在火场上发生这种现象,就可以说是发生了爆炸。从爆炸的外延来说,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同时也对什么是物理爆炸,什么是化学爆炸,什么是核爆炸,均有明确的定义。掌握了这些概念,在判断原油储罐火灾、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时,就能依据爆炸的概念判断面临的火场能否发生爆炸,怎么样防止发生爆炸,实施正确的判断过程。如果概念掌握不准,就可能形成错误的判断,导致指挥上的错误。

一般的小型火场或较小的应急救援现场,消防指挥员决策并不困难,能够迅速进行决策。例如一幢小民房火灾、草垛火灾以及为老百姓取个钥匙等,都比较容易决策。影响火场指挥决策的心理因素是那些火场面积大、情况复杂、困难危险的火场,会造成消防指挥员决策上的困难性。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火灾或大型的气体泄漏事故的救援等。消防指挥员如果有消防专业的理论功底,有丰富的火场指挥经验或大型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经验,决策并不困难,也能迅速进行决策。缺乏消防理论知识和实际火场作战的经验,那么就不能对现场情况正确进行评估,也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在火场实践中,有些支队消防指挥员到达火场后,看到火势燃烧猛烈,建筑物内有大量的人员被困,楼上到处是一片呼喊的救命声,被困人员难以忍受烟熏火烤、纷纷跳楼时,消防指挥员最难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