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飞去来器效应∶别人对你的攻讦是给你做的“揭短广告”

飞去来器效应∶别人对你的攻讦是给你做的“揭短广告”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亦即“飞镖效应”。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会产生这种“飞去来器效应”。别人的攻讦有可能是在为你打广告呢。因此,有些广告商便利用这种“飞去来器效应”设计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揭短广告,就是自己做广告揭自己的短,以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所以,我们利用“飞去来器效应”也要有个尺度,过犹不及。

飞去来器效应∶别人对你的攻讦是给你做的“揭短广告”

常听到宣传者对其产品作出肯定的评价,把这产品说得天花乱坠,并竭力说服听众接受。其结果反而使听众越来越反感,使听众的信念朝着宣传的相反方向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境: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经常会发生老师拖堂的事情。其实,喜欢拖堂的老师大多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希望多传授一些知识给学生。可是,上午第四节课时,我们已是“归心似箭”,只盼着老师能早点下课,可别的班级都已经下课了,自己班的老师还在滔滔不绝。这让我们很着急、很生气,忍不住东张西望,哪还有心思听课。老师的“良苦用心”被我们当成了“驴肝肺”。对此类现象,心理学上早有分析。

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亦即“飞镖效应”。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会产生这种“飞去来器效应”。例如,在宣传一种不能使人接受的观点时,假如宣传者对这种观点作出肯定的评价,把其说得天花乱坠,并竭力说服听众接受,其结果反而会使听众越来越反感,使听众的信念朝着宣传的相反方向发展,距离宣传的观点更远,从而导致宣传者根本达不到宣传的目的。

为什么会产生“飞去来器效应”呢?心理学家认为,一是由于目标与手段不协调一致。目标是我们行动后所要取得的东西,手段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方式。目标与手段必须匹配,而且必须是最佳的匹配。当事人将目标与手段相分离,只把注意力盯在要达到的目标上,而忽视了手段的择优选取和最佳匹配的问题,以致手段与目标不匹配,因而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对实现目标起了干扰作用。

二是由于情绪逆反的作用。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有时会反其道而行之。你说它好,我就偏觉得它坏;你说它坏,我就偏偏青睐它。因此,就会产生与当事人初衷相违背的结果。

了解了这些心理效应,我们就该正视别人对自己的刁难和责难了,岂不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别人的攻讦有可能是在为你打广告呢。现实中,互相攻击越吵越红的例子并不少见,而我们熟悉的“京沪之争”可谓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北京、上海两地在几十年如一日的互相争吵中飞速发展,在无形中互相抬举、共同进步。由沈从文曹聚仁等人挑起的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沪之争”迅速升级为一项“全民运动”,争吵的范围扩大到各个领域,文艺饮食经济文化,最后争到了人性。争吵的内容不外乎就是互相揭短。上海人北京人有“大爷”情结,给足他面子,两肋插刀,不给他面子,你就是天王老子也不伺候;北京人说上海人有自恋情结,甭管事情多砸锅,他都能择清楚,只要不是他的错,他就完美。上海人指责北京人好说不做,吹牛滔滔不绝,做事不着边际;北京人说上海人小肚鸡肠,对金钱斤斤计较,身戴大金链子,买菜还跟小菜农砍一分钱掐一根葱。(www.xing528.com)

几十年的“京沪之争”到底也没争出个结果来,但却争出来了好多副产品。比如,海派小说、海派昆剧、海派灯谜、海派插花、海派盆景、海派菜肴、海派点心、海派服饰等,名目层出不穷。京派的东西就更多了,上述这些名目自然不在话下,最近居然出现了京派医生、京派俱乐部。这真是越吵越繁荣啊!京沪两地互相攻讦,不断揭短,却无意中互相作了广告宣传,越发确立了两座城市在南、北方各自的老大地位。看看京沪两地的人们在互相吵闹之中自得其乐,我们也能悟出:原来,别人的攻讦还是很有好处的。

因此,有些广告商便利用这种“飞去来器效应”设计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揭短广告,就是自己做广告揭自己的短,以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

著名案例是日本的美浓津运动衫广告。美浓津公司曾为其运动衫做了这样一则广告:“这种运动衫使用的是本国最好的染料,染色技术更是本国优秀的;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酱紫色之类的颜色至今仍无法做到永不褪色……”广告并非一个劲地为产品唱赞歌,而是有一说一,实话实说,既道出了产品的优点,又将其缺点予以“曝光”,使人感到实事求是、诚实可信。此揭短亮丑广告受到消费者的赞扬,消费者对该产品推崇备至,从而使得该产品畅销不衰。这就是广告“歪打”却收到了“正着”之良效。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可时至今日,想出名的人太多了,似乎就怕没人知道自己。名人为保住知名度,不惜欺世盗名;草根不甘做草根,也力图以玩弄奇闻而出名。出名的方式五花八门,故弄玄虚,以假乱真,危言耸听,恶意炒作,小题大做,可谓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人为“出名”而相互揭短、指责、谩骂、羞辱等。虽然他们都深谙利用别人的攻讦为自己打广告的道理,但恐怕会越陷越深,后果不得而知。

所以,我们利用“飞去来器效应”也要有个尺度,过犹不及。因为人是复杂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有一定的判别能力,决不会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或否定别人表达的信息。如果别人对你的揭短和你的引人注目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那当然最好。如果最后是你引人注目了,可同时也臭名昭著了,那还是适可而止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