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孤寂生活难忍受∶谈需要的影响

孤寂生活难忍受∶谈需要的影响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交往、没有汲取知识的自由等需要,人的心理变态,生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需要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对日常生活和管理有不少启示:善于把握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孤寂生活难忍受∶谈需要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在一个个与外界隔绝的房间进行,那里有吃、有睡,但没有书报杂志和影视可看,人们只要在那里呆满七天,就可以得到一笔十分丰厚的美金。一时间很多人争相报名,参加实验。有的人呆了一天就敲门要求出去;到了第二天,更多的人使劲敲门,实在受不了这种孤寂的生活;余下的人到第三天,脾气狂躁,纷纷要求出去,没有一个人能坚持到七天。呆了三天的被试者,精神恍惚,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情绪反常,一周以后才恢复常态。没有交往、没有汲取知识的自由等需要,人的心理变态,生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需要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34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分成五个等级,而且认为各个等级间逐级上升,当下一层次需要满足后,会追求上一层次需要,这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

一、生理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饥渴、冷暖、休息和其他生存所必要的物质满足,这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

二、安全需要。人们在生理需要满足后,渴求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稳定秩序、职业保障、经济安全、劳动安全、养老保障等。安全需要人皆有之,没有安全感就不可能有积极性。

三、社交需要。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要与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包括群体需要、交往欲、归属感、友情、信任、爱情等。社交需要与个体的性格特点、社会经历、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国家与民族特点有关。

四、尊重需要。每个人都希望有稳定的地位,要求自己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需要包括:自尊需要和他尊需要。自尊需要:个人希望在不同的情境中,自己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有自尊心。他尊需要:希望获得他人的承认和尊敬,有较高的威望,受到他人的信赖,得到社会较高的评价等。尊重需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操,是一种内发性动机力量,虽然这种需要不一定,也难以完全得到满足,但一旦成为内驱力,就具有巨大、持久的激励作用。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极限的需要。这是一种自发的、想超过高标准和做得比以前更好的内在要求,是一种内容最丰富、境界最高尚的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事业心、追求幸福、实现理想等。它形象地表达了个性发展的趋向,一旦成为自我追求目标,就开始决定人们进一步生活的道路和行为的准则

作为行为科学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尽管国内外心理学界对此有相当的争议,但客观地说,它有一定的合理性:

马斯洛把人类共同存在的千差万别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把生理需要作为基础,尊重和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高级需要,这样的划分比较全面、细致、简洁明了。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种趋势,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了人类需要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www.xing528.com)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指出,在每一时期,人们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这与哲学上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理论相一致。

诚然,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马斯洛作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其需要层次说的核心是,使人们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出于利己的本能。这种只讲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不讲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其自我中心主义的实质是显而易见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他把需要层次看成是一个机械上升的固定程式,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的精神境界在一定条件下改变人们需要层次的可能性。按照他的理论,难以解释一些人生活十分艰难,但捡到巨款毫不动心地交还失主,或为了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矢志不渝地奋斗等这类社会心理现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只注意了各种需要之间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斗争等这种复杂情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需要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对日常生活和管理有不少启示:

善于把握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生理需要是由人的本能带来、从外部获得物质上的低级需要,自尊和自我实现,则是从内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高级需要。低级需要是有限的,一旦得到满足,便不再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动力,高级需要则不然,往往不容易满足,一旦得到满足,它对激发人的动机,支配人的行为有持久的作用。

作为管理者需要关心职工的基本生活,并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否则他们难以安心工作。但仅仅停留于此是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为各人有不同的需要:有的主导需要是人格的提升,有的想在专业技术上建树,有的则是想仕途上发展……且不说,物质待遇的提高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即使有能力发放高额奖励,也只能起一时的刺激作用,而高级需要的满足,才会有持久的内驱力。职工渴求发展高级需要的欲望一旦获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那么他们就能进入一种新的精神境界,便会情操圣洁品自高。这是任何苍白无力的说教和简单的物质满足所难以企及的。

重视主导需要。一个人在同一时期会有许多需要,每种需要都竞争着要引发行为,但只有主导需要才决定该人的行为。常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人同一时期有多种需要,例如获得领导信任、希望在工作中业绩出众、扬名,关心自己的情感生活等等,都不想放弃又害怕精力不济。此时就应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当前的主导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舍得丢弃,罗马不是一天建设起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