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在物本质和本体,本质和本体的介绍

存在物本质和本体,本质和本体的介绍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德和休谟等人否定了这种独断论的本体论,认为形而上学(本体论)超越了人类知识可能性的范围,因而用唯理论方式建立起来的本体论是独断的,没有实在的根据。康德之后,西方哲人不满自然本体论或理性本体论,提出生命本体论的范畴,把生命解释成人的价值存在、人的超越性生成、人的终极意义的显现。

存在物本质和本体,本质和本体的介绍

第一节 本质和本体

根据《简明牛津辞典》,“本质”的两个对应词“essence”和“nature”都表示一系列特性、特征的结合,“essence”的解释为“All that makes a thing what it is/intrinsic nature”,意即“事物特征之集合/内在的特性”;“nature”的解释为“Thing’s essential qualities”,意即“事物的最重要的诸特性”。从构词上看,“本质”是个偏正式合成词,意即“基本的性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主要是因为事物之间的“本质”性构成要素的不同所引起的,比如人能说话、制造工具、有目的地劳作,但动物不能,那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基本的性质”不同。人有主观意识,有理性思维能力,有完整的情感结构,这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诸特性”;动物不具备这几种“最重要的诸特性”,所以动物与人类不同。即使是同属动物类的“猫科”亚类的猫和虎这两种动物看起来非常相像,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同的特性(different natures),如畜养/野生、体大/体小,虽然它们“基本的性质”——乳类动物、肉食、猫科习性相同,但因为它们的特性不完全相同,我们还是可以根据这些“基本的性质”之外的相异的特性(different natures)判定它们是不同的动物。由此看来,所谓“本质”是指事物之间得以互相区别开来的区别性特征。我们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给一个事物命名的时候,必须抓住事物的诸本质(基本的特性、特征),然后才能将不同事物在大千世界的万千色相中加以定位、加以描述,给它一个合适的身份(identity)。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言外之意,本质比现象更重要,因为本质不但内在地规定了事物的性质,本质还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本质决定事物发展的命运,把握住了本质就把握住了规律。

“本体”这个词在传统中国哲学里也称“体”,是与“用”相对应的。“体”乃宇宙的终极存在,佛家谓“真如”、“实相”,也可以理解为宇宙生、成、驻、灭之法则,大化衍生之“道”,印度哲学里的“梵”、“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的抽象性实体)。中国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论“体用”,既有形而上的发挥,又有形而下的解释,双路并进,蕴涵广博。在朱子的体用观里,“体”为本,“用”为末,“体”是形而上的理、道、太极,“用”则是形而下的气、器、万物。具体到人的情感心理活动,则“心之未发”为“体”,“已发”为“用”,“心有体用,未发之前是心之体,已发之际乃心之用”(1),“以爱之理而偏言之,则仁便是体,恻隐是用”。“体用”的意指在中国哲学里虽有驳杂其说的情形,(2)被广泛运用到自然观、认识论、工夫论、历史论、政治伦理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哲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范畴之一,但是其作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本体论范畴则是学术上之共识。中国哲学体用观的最大特点是“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即“体”、“用”互为涵摄,不即不离。熊十力提出,西方哲学家“言有实体与现象二名,俨然表有两重世界,足以证其妄执难除,东土哲人只言体用,便说的灵活,便极应理”,意即相比较而言,以“体用”范畴描述世界的最高本体与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要比实体与现象的名目准确得多,它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方式之特色,反映出中国哲学的真实精神。(3)

“本体”在西方哲学里指终极的存在。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存在物的学说。在古希腊哲人那里,“本体”表示宇宙的始基,是对现象进行还原之后的“本原”,柏拉图称之为“理念”,毕达戈拉斯称之为“数”,德谟克利特称之为“原子”。到了中世纪,神的意志成了世界的本原和实体性存在,上帝成为世界的终极动因(第一推动力),“人被宣布为上帝所安排的秩序的组成部分,作为绝对的和决定一切的本原,上帝早就预先注定了世界和人的命运。他行事不让人知道,把人变成自动执行神的意志的盲目工具”(4)。近代以来,神志本体论遭到了唯理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颠覆,笛卡尔认为“我思”先于上帝的设立,“我的理性”、“我的思想”是世界存在的前提,“我思故我在”也可以理解为“我思故世界在”。这种把自我意识、人类理性无限拔高的宇宙认识论理念,意味着人的身心分离,因为这种唯理论把“我”定义为赤裸裸的思想、理性,而把人的感觉、想象、意志、情思与思想剥离开来,因此这种唯理化的“我思”陷入了独断论的深渊。康德休谟等人否定了这种独断论的本体论,认为形而上学(本体论)超越了人类知识可能性的范围,因而用唯理论方式建立起来的本体论是独断的,没有实在的根据。

康德之后,西方哲人不满自然本体论或理性本体论,提出生命本体论的范畴,把生命解释成人的价值存在、人的超越性生成、人的终极意义的显现。叔本华将人的意志看作本体;尼采将生命力看作世界的本原;狄尔泰将谜一般的生命及其“生活世界”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在柏格森那里是直觉、“绵延”;在海德格尔那是既能朗现,又可遮蔽存在的“亲在”;在萨特那儿是人的“自由”;在马尔库塞那儿,则是生命和人的新感性。(5)

现代生命本体论注重人的感性生命的意义生成,注重宇宙的人学意义,实际上可以与中国古代圣人“缘道垂文”及新儒家心学”思想相互发明。前者认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间圣哲凭借自己的智慧感通天人之际,可以认知宇宙之本体——道体,并以言释文章昭示天下,虽然这少数的圣哲的生命感悟能力还不是西方现代“生命本体论”所说的普遍的个体感性生命本身,但是这两者所取的对于“本体”的感悟方式——人的生命直觉还是相通的。新儒家“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本体认知方式与西方现代“生命本体论”互通款曲,都认为普通人的生命感性直通宇宙大道本体,都将人的主体生命感性上升到与宇宙生命本体异质而同构的高度而加以体认。

总之,对于“本体”的认知,对于这个形而上的终极存在的判断和理解,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以上帝为终极本体,必将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于上帝的意志和上帝为这个世界所规定的秩序之上;以客观理念作为宇宙的终极原因和终极依归,必然轻视俗世的生存价值而尊崇超越性的神秘的存在,如印度文化对于“本体”的认知就引导着人们超然出尘,而轻视、漠视现世的生活;以生命意志以及人的活感性作为宇宙的本体,则必重视人、当下的人、当下的生活形态和当下的情感状态。人作为一种存在物,作为一种融感性和理性为一体的特殊的群类,不管是出于自我身份确认的需要还是出于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都无法停止对于“本体”的思虑,因为它关乎我们的终极本原和终极归宿,关乎我们存在的理由,关乎我们进行一切价值判断的逻辑本源。

亚里士多德说,本体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学问。所谓“存在”,又叫“实体”,是宇宙的大本大源。当我们探讨这个实体概念时,我们关心和不关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些方面:

第一,它不关心具体的、特殊的存在,而只关心整体的,普遍的存在;(www.xing528.com)

第二,它不关心多样性的、可分性的整体或总体存在(可数),而只关心统一的,不可分的整体或总体存在(不可数);

第三,它不关心显现了的存在,而只关心终极的存在;

第四,它不寻求存在的当下意义,而只寻求存在的原始直观。(6)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本质”(essence)和“本体”(being)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我们通常所说的“事物的本质”不同于“事物的本体”,同样,“艺术的本质”也不同于“艺术的本体”。“本质”乃事物的诸特性、特征,往往是可数的,非唯一的;而“本体”有两种含义,它一是指向宇宙的本原,如中国哲学之形而上“体用”之说中的“体”、“道体”,二是指某一事物之外在现象被彻底还原之后的最根本的特征。

作为形而上之存在实体,本体是唯一的,《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的“道”、“太极”就是宇宙论的唯一本体。事物的本体特指事物诸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它也是唯一的;而本质是就事物的不同内涵、功能、特点诸方面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如我们说艺术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是情感的表现,是无目的的游戏行为,是模仿,是接受者和创作者的共同创造,是特殊的技能技巧,艺术的这些不同的特征都可视为艺术的本质,但这些本质之后必有一个最根本的本质,即艺术最终的、唯一的实在,克莱夫·贝尔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称之为“人类共同的情感结构”,伽达默尔(见图5-1)称之为“人类共在的原要求”,等等。可见,本体比本质更本质,更具有原生性和始基性,但是当我们在说某一事物的本质时,特别是在说某一事物的最重要的本质时,往往又等同本体。比如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不同论述,我们可以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也可以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我们还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上,社会关系、历史活动、心理上、遗传上或结构功能上给“人”下定义,指出人的不同的本质,但在这些本质之后,有一个关于人的最终的不可还原的本质,那就是“人是文化的存在者”,这个概念既可以称为是人的本质,也可以视为人的本体性存在。(7)

img23

图5-1 伽达默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