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古诗《离骚》的多种说法,争议不断

解析古诗《离骚》的多种说法,争议不断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代诗歌中最长的抒情诗。但是,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却说法很多,这种分歧自汉代以来就有了。首先对“离骚”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司马迁,他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离忧。班固认为《离骚》是屈原抒写自己遭受忧患的诗篇。周圣楷对“离骚”的解释别出心裁,实在不好懂。

解析古诗《离骚》的多种说法,争议不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伟大诗人屈原的诗篇《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代诗歌中最长的抒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感,迸发出异常灿烂的光彩,使这首浪漫主义杰作成为传颂千古的爱国主义篇章。

但是,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却说法很多,这种分歧自汉代以来就有了。首先对离骚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司马迁,他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离忧。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王逸则把离骚解释成别愁。《离骚》汉代又称之为《离骚经》,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离骚经》作出的解释是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王逸把离骚释为别愁,与司马迁释为离忧,其实相去不远,两说是较为接近的。班固离骚二字作了另外的解释,他在《离骚赞序》中释离骚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班固认为《离骚》是屈原抒写自己遭受忧患的诗篇。与班固看法相同的还有颜师古,他为《汉书贾谊传》作注说:离,遭也;忧动曰骚,遭忧而作此词。

周圣楷把离骚释为明扰,他的《楚宝》释离骚说:离,明也;骚,扰也。何取乎明而扰也?离为火,火在天则明,风则扰矣。周圣楷对离骚的解释别出心裁,实在不好懂。

近人陈思苓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独自遭受祸难。他在《释离骚》一文中,对此解释甚详,而要旨则为:“‘离骚的意义,就是独自遭受祸难,这正是屈原遭遇的一个自白。他对字的解释,主班固说,认为是的意思:班固、应劲等云:离,犹遭也最为正确。他举《方言》:骚,蹇也。吴楚偏蹇曰骚。又举《广雅》:骚,蹇也。

认为字是楚言,其意是或是偏蹇。他又以《方言》:蹇,展,难也为证,认为吴楚蹇、展同训,皆所谓人与人相难。即认为楚方言就是的意思,就是难的意思,因此就是人与人互相为难之意。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释离骚说:偏有独义,如偏蹇与离字合解,引而申之,犹言独受人之为难,亦即独受祸难之意。(www.xing528.com)

近人游国恩则认为离骚就是劳商,是楚国当时的一种歌曲名。他是从古音双声通转这一现象来解释的。他的《楚辞概论》说:“‘离骚到底是什么?……乃是楚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楚劳商只。王逸曰:曲名也。劳商离骚为双音字……并以旁纽通转,故,然则劳商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

在论证离骚就是楚曲劳商的基础上,游国恩进一步认为离骚二字其义就是牢骚,他说:《离骚》既然是楚曲,它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汉书。扬雄传》自《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古叠韵字,韦昭训为牢骚牢愁’‘牢骚离骚,古并以双声叠韵通转,然则离骚者,殆有不平的义。屈原楚国忠臣,被谗放逐,大概借此以发他满腹不平的气。

离骚就是牢骚之义的现代学者很多,范文澜、姜亮夫、林庚、 冯沅 君均主此说。如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说:韦昭以浶骚释牢愁,浶骚亦即离骚声转,今常语也,谓心中不平之意。……倒言之则曰骚离,《楚语》伍举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远者距违。伍举亦楚人,则离骚、骚离皆楚之方言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离骚即伍举所谓骚离,扬雄所谓牢愁,均即常语所谓牢骚耳。二字相接自成一词,无待分训也。林庚、 冯沅 君《中国历代诗歌选》说:离骚“”等于说牢骚‘’是双声字。他们或以古音双声通转释离骚,或以楚方言释离骚,或兼用此二法释离骚,均认为离骚就是牢骚。(许山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