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中的接受图式,接受图式概念

心理学中的接受图式,接受图式概念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接受图式指接受主体在接受作品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素构成的心理模式。现代西方心理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等对接受图式都有相关的论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是一种特殊的动作结构,即动态性的可变的心理结构。“同化”和“顺应”是建立“图式”、扩大“图式”的过程。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的存在及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心理学中的接受图式,接受图式概念

一、接受图式概念

“图式”一词最早见于康德的“先验图式”一说。在这里,接受图式指接受主体在接受作品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素构成的心理模式。现代西方心理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等对接受图式都有相关的论述。

现代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光凭感觉和经验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内在的、逐渐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一般称为“图式”或“定势”。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称之为“定势”,他把定势解释为“有机体作特殊反应或系列反应的准备”。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是一种特殊的动作结构,即动态性的可变的心理结构。皮亚杰把以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的单向活动模式改造为双向活动模式,又把“图式”引入这一活动过程,把认识活动分析为“刺激→图式→反应”的连续过程。他认为,一定的刺激,只有经过主体图式的整合,主体才能对刺激有所反应。他认为,一切刺激都只有为主体的“图式”“同化”或“顺应”才能发生作用。皮亚杰所谓“同化”指的是将客体纳入主体“图式”之中,引起“图式”量的变化;“顺应”指对主体不能“同化”的客体,主体则改变原有的“图式”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图式”发生质的变化。“同化”和“顺应”是建立“图式”、扩大“图式”的过程。如果没有主体“图式”的“同化”和“顺应”,人对外界的信息就可能视而不见、充而不闻、感而不觉。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了“异质同构”学说,在他看来,人们对某种事物之所以喜欢和感兴趣,是因为这一事物在力的结构图式上与人的心理上的力和生理上的力在结构上有异质同构性。

现代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提出了“解释的预结构”学说,他认为,解释决不是一种对于显现于我们面前事物的没有先决因素的领悟,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解释,都是建立在先有、先见和先概念之上的。现代解释学认为,人们在解释任何事物之前,脑海里都不是一片空白,人们对被解释的事物,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以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参与。因此在解释之前,每个解释者都有一定的预结构,这个预结构包容了历史的、文化的、经验的习俗和观念等。这种预结构是后续的一切理解活动的基础,它会改变,但永远不会消失。正由于此,解释过程不再被认为是走了许多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常年封闭的陈列馆,而被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互为前提的对话,解释的过程是一个往复递进、周旋上升的螺旋。解释不再是对既有事物的求知认同,而是体现了人对历史的积极参与、筹划和构建。被古典解释学认为是障碍的时间误差,在现代解释学看来则是对象产生无限意义的源泉,时间成了使解释对象产生历史意义的必要条件。(www.xing528.com)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认为,读者在接受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都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受到他的文化素养,他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他的生活体验和经历,他的性格、气质和审美趣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千差万别,决定了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理解的千差万别。接受美学还认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解释与一般的文献的解释不同,它面对的是主观心理的构成物,而不是客观实际的记载,故文学艺术的解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包含有两种因素:一是作者创作时存在过的一系列心态,一是用语言文字建构而成的一整套庞大的符号系统。前者是审美的趣味意蕴,后者是符号化的系统,它们只有在读者心灵的屏幕上才能显现出来。

上述“图式”、“定势”、“解释的预结构”、“期待视野”等等概念,虽然在表述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它们在对接受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的论述方面却存在着某种一致性。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的存在及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