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德川幕府下的世袭身份制度及其影响

德川幕府下的世袭身份制度及其影响

时间:2023-12-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世袭身份制度,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等,还有公卿、神级、僧侣和学者等特别身份。士农工商有固定的身份,分属不同社会阶级。在每一种身份中,再细分为各种阶层。因身份不同而各有法律管治,与德川幕府关系亦因身份而异。他们的身份被固定下来,累世不得改变。美国日本史学家霍尔称德川的政治制度为“身份统治”。身份统治体现在物的方面。全部土地分割为自治的、互相连带的町村,处于统一管辖之下。

德川幕府下的世袭身份制度及其影响

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世袭身份制度,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等,还有公卿、神级、僧侣和学者等特别身份。士农工商有固定的身份,分属不同社会阶级。在每一种身份中,再细分为各种阶层。每个人被固定在自己应处的位置上,不准错离一步,甚至在文字和语言的用法等细节上都有着严格区别。因身份不同而各有法律管治,与德川幕府关系亦因身份而异。上下尊卑、服从和效忠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

在幕藩体制下,武士是统治阶级,以将军和大名、直属武士注102的关系为中心,享有种种特权,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庶民的模范。德川时代,武士占日本总人口的6%~7%。被统治阶级中,农民人口占80%。工匠与商人合称“町人”,地位很低,完全受人宰制,注103约占人口的10%,主要集中在城下町,与农民分离。在幕府出台登记令后,村民不许改变户籍,甚至旅行也要事先取得许可。他们的身份被固定下来,累世不得改变。町人地位虽低,但不像农民那样受限。近世商业的发展导致一批新兴商人抬头,有的甚至富甲一方。此外,还有许多人群无法按此标准归类,如僧侣、娼妓和各类三教九流之辈,被称为“贱民等级”。贱民主要有秽多和非人两种,注104到18世纪上半叶名称才统一,身份才固定下来。美国日本史学家霍尔(J.W.Hall)称德川的政治制度为“身份统治”。

身份统治体现在物的方面。在德川时代,全部土地属武士阶级所有,德川家拥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其他任何阶级不能私有土地。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由将军直接管辖,余下的四分之三分给大名,这叫“恩偿”,大名再分给家臣。将军因此与大名结成“御恩”效忠以及奉公的主从关系。大名对土地的所有权是暂时和不稳定的,将军经常进行调动“转封”,但“领主可变,而农民不得变”。将军、大名新旧交替时,需要重新确认上述主从关系。每个大名都需从将军那里取得“领知朱印状”,大名还须向将军提出自己领地的继承人,呈报封地清册,得到承认和批准。

将军拥有这样的权力,首先是因为幕府是一个全国性的官僚组织机构,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拥有对各藩的绝对权限。本百姓注105体制是将军拥有最高所有权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的基础。本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生产与缴纳年贡以及其他苛捐杂税,是武士阶级共同剥削压榨的主要对象。该体制的本质,就是本百姓用自己的全部剩余劳动乃至必要劳动供整个武士阶级挥霍。而石高制注106的推行,强化了将军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www.xing528.com)

全部土地分割为自治的、互相连带的町村,处于统一管辖之下。德川氏是全国最大的领主,其权限的合法性得到朝廷的承认。其他领主则臣服于将军,通过分封的形式,取得领地的合法权限。根据与将军的亲疏关系,藩主分为“亲藩”、“谱代”和“外样”,政治地位也各不相同。他们对领地都有统治权,发给家臣俸禄,要求他们臣服,从而结成封建关系。

领主在其领地内具有统治权和独立性的另一方面是它要接受幕府的监督,履行对将军的义务。作为忠臣的保证,他们出公差时要将妻子留在江户。公差的内容包括参觐交替注107、定期和临时的进城拜谒将军、贡献物品、担任重要地区的警卫等,从而形成了具有统一性的、上下级的封建关系。这种关系是幕府凭借强大的实力、巧妙的策略,依靠对分封土地的完全统治权和社会阶层间的固定秩序得以强制、紧密维系的。幕府为了维持这种封建秩序,对任何形式的变化都不感兴趣。1856年,美国第一任总领事哈里斯在其日记中写道,日本对于任何事情,都是遵守“静止的东西,不宜让它活动”这一格言注108

总之,以大名为代表的封建制是支撑幕府统治基础的一个大框架,幕府处于中心的支柱地位,作为大领主而拥有人力和物力资源。注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