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现代海战成果!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现代海战成果!

时间:2024-01-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但美军侦察机于7月4日发现,日军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机场。后经磋商,改于8月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登陆。7月31日由斐济出发,开始向瓜达尔卡纳尔岛方向前进。7日4时许,首先由掩护部队对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日军阵地和仓库进行炮击,接着由航空支援部队派出舰载机对该岛进行轰炸和扫射。自8月下旬,日军改用驱逐舰载运地面部队,利用夜晚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偷渡。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现代海战成果!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

日军为了适应战争第2阶段继续实施战略进攻的需要,于1942年5月攻占了所罗门群岛南部的图拉吉岛,将水上航空基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样,不仅能对珊瑚海全境进行航空巡逻,而且可将所罗门群岛以东和以南的大片海域纳入它的巡逻范围。可是,入侵图拉吉岛的日军,多次受到空袭,因而感到,若无陆上基地,则只有巡逻能力,而无防御和进攻能力。

因此,大本营海军部决定设法在其附近修建陆上机场。对邻近岛屿进行勘察后,发现瓜达尔卡纳尔岛虽然多山,森林遍布,但其北部靠近海岸的隆格地区,地势平坦,可建机场。于是,派门前鼎大佐率工兵约2000人于6月16日登岛,开始修建机场。后又派冈村德长少佐率700人前去加强,以期8月上旬基本竣工。截至8月6日,岛上共有日军2940人。这时,在图拉吉岛驻有日海军航空部队400人、工程部队140人和警备部队200人。

1942年夏,美军统帅部研究战略形势时认为,中途岛一战虽使夏威夷一带的防御大大加强,但南太平洋的局势仍很严重,必须加速“瞭望台作战”的准备工作。

所谓“瞭望台作战”,即首先占领圣克鲁斯群岛和图拉吉岛,阻止日军继续向东南扩张并保护美澳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尔后沿所罗门群岛向腊包尔方向发动反攻。为此,美军正在新喀里多尼亚和新赫布里底群岛修建机场和舰船基地,并将海军陆战队集结于新西兰等地,积极进行训练。7月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瞭望台作战”计划,定于8月1日开始执行其中的第1项任务,即进占圣克鲁兹群岛和夺取图拉吉岛。但美军侦察机于7月4日发现,日军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机场。显而易见,若让这个机场建成,日机从这里起飞就可空袭圣埃斯皮里图岛、埃法特岛等地的同盟国军基地,美澳交通线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于7月10日通知其南太平洋地区司令戈姆利海军中将:将8月1日登陆作战的目标改为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戈姆利认为日军处于优势,对这次作战不来就缺乏信心,现将登陆地点前移,更感为难。他以“准备不足”为由,要求推迟。后经磋商,改于8月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登陆。戈姆利将能够投入这次作战的兵力,分编为3支部队:

第一支为登陆输送队——由特纳海军少将指挥,下辖运输船23艘和驱逐舰11艘。由23艘运输船载运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指挥的海军陆战第1师及其各种配属部队,共约1.9万人,将分编为X组和Y组。X组驶向瓜达尔卡纳尔岛;由16艘运输船编成2Y组驶向图让吉岛,由7艘运输船编成。11艘驱逐舰负责全队的直接警戒。

第二支为掩护部队——由克拉奇利海军少将指挥,下辖3个特混大队,计有巡洋舰和驱逐舰各8艘。

第三支为航空支援部队——由弗莱彻海军中将指挥,下辖8个特混大队,计有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16艘和油船3艘。

此外,还有埃法特岛、新喀里多尼亚等地以及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岸基航空兵,为这次登陆作战提供支援。

上述3支部队于7月26日在斐济以南海域集结。自28日至30日,海军陆战队在斐济群岛的科劳岛实施登陆演习,各部队皆按实战要求与其进行合练。7月31日由斐济出发,开始向瓜达尔卡纳尔岛方向前进。8月初,美军驻于埃法特岛和圣埃斯皮里图岛的航空兵,“飞行堡垒”式重轰炸机对日军的某些要地进行轰炸;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航空兵,对俾斯麦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东北部的日军进行严密监视。8月7日1时,登陆输送队进至瓜达尔卡纳尔岛西北约10海里处,分为两路前进:X组经萨沃岛南面的水道直指瓜达尔卡纳尔岛,Y组由萨沃岛北面的水道驶往图拉吉岛。日至对此毫无觉察。(www.xing528.com)

7日4时许,首先由掩护部队对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日军阵地和仓库进行炮击,接着由航空支援部队派出舰载机对该岛进行轰炸和扫射。在舰炮和飞机的火力支援下,第1波登陆部队7时许抵岸,至日没前已有1.1万余名登陆兵上岸。岛上的日军一面阻击,一面西撤。8日下午,美军的一部陆战队突入日军的主要营地,占领了那里的机械厂、发电站、通信站和仓库;另一部夺占了日军即将建成的机场。美军在图拉吉岛实施突击上陆时,没有遇到抵抗,但在上陆后夺取岛上的高地时受到工事中日军的顽强抗击,战斗十分激烈。范德格里夫特将军不得不把预备队全部投到这里。7日黄昏,迫使守军退入一条深谷,美军于夜间进行4次冲锋,才将顽抗之日军大部消灭,8日下午占领了全岛。

日军大本营获悉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等地登陆后,对当面形势作出如下判断:这次登陆不是正式反攻,而是一次侦察行动,也许不打自退,即使真是登陆反攻,也不难把敌人击退。但日军统帅部又考虑到,即将建成的岛上机场若为美军所用,对“帝国”非常不利,故须尽快组织力量将失去的阵地夺回。

为此,日陆军立即调动地面部队南下,前去增援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守军;山本海军大将于8月7日当天就发布了联合舰队准备出动的命令,接着又把在印度洋等地作战的部分海上兵力调往所罗门方向,准备寻机与美太平洋舰队进行决战。

日陆军派出的首批部队,是一木支队。其先头部队在一木清直大佐指挥下,于8月18日夜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太午角登陆,上岸后未待后续部队到达,即向机场方向前进。20日深夜,一木先头部队袭击机场失利,翌日反受美军袭击,大部被歼。接着,日军千方百计为岛上增派兵员,但因受到美航空兵的封锁,其增援部队无法渡海。自8月下旬,日军改用驱逐舰载运地面部队,利用夜晚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偷渡。至9月上旬,这种偷渡颇见成效,一木支队余部以及川口支队等陆续上岛。日地面部队在亨德森机场周围集结5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以为足可夺回机场,遂于9月12日深夜发起第一次总攻。激战两天,日军曾一度占领机场南侧高地,但终因寡不敌众,伤亡甚大,被迫后撤。

此后,日军继续向岛上增兵,美军也为坚守阵地而积极组织增援和补给。至10月下旬,岛上的美军约为2.3万人,日军已达2.2万人。日第17军百武司令官亲自上岛督战,以其第2步兵师为主,于10月24日夜组织第二次总攻,仍未奏效。大本营遂决定俟增派更大的兵力后再举进攻。美方也为争取此发往利而竭尽全力。

于是,双方竞相往岛上输送兵员与作战物资。美军投入地面部队最多时达6万人,日军最多时达3.5万人。

为了夺取战场场上的制空、制海权和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日、美海军皆将主要兵力调到这里。在地面部队争夺机场的过程中,双方在海上和空中也频频交战。空战几乎每天都有,各种样式与规模的海战达数十次之多。仅规模较大的海战就有6次,通过上述交战,日美海上兵力者受严重损失。双方都被击沉驱逐舰级以上的军舰24艘,可说不相上下。但美军可以很快得到补充,日军则望尘莫及,战场形势因而发生变化,主动权逐渐转到美军手中。

由于美军掌握了战场上的制空仅和制海权,日军不仅增兵相当困难,就是对岛上现有部队的补给上无法保障。其守岛部队缺少武器弹药,每日口粮只能供应定量的1/3~1/5,官兵以树皮野草充饥,大有饿毙之虞,而美方的战斗力还在继续增加。有签于此,日军大本营认为,夺回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目的已难达成,莫如用此兵力加强所罗门群岛中部和北部要地的防御。于是,在12月31日的御前会议上决定;停止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作战,准备于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从该岛撤兵。

日军经过周密筹划与充分准备,于1943年2月初顺利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这次争夺战使整个太平洋战局出现了攻守异势的变化;同盟国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而日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