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学习刘备当老板,打造卓越商业帝国

学习刘备当老板,打造卓越商业帝国

时间:2024-01-3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刘备当老板凡事亲力亲为的老板,不是老板,是奴才!就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刘备也算是一个难得的老板。刘备初遇当时的二流人才徐庶,便拜为军师。两大战略基地的收取时机把握,充分体现了刘备大老板的战略眼光。刘备的放权是令人尊敬的。是刘备不信邪说,大胆地任他为汉中太守,事实不负刘备期望,魏延独当一面,不负重托。总之,刘备的老板素质,还真值得我们今天许多总也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老板们学习。

学习刘备当老板,打造卓越商业帝国

学习刘备当老板

凡事亲力亲为的老板,不是老板,是奴才!

就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刘备也算是一个难得的老板。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国三巨头中,曹操一开始就在中央政府里角逐,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广泛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国家的名义给人才以不同级别的干部任命,只要曹操稍稍做出一个招贤纳士的姿态,便不愁四方的人才不蜂拥而至。

孙权则占父兄之业,从孙策手里接过江东时,已同时接过了完备的文武组织班底。

只有刘备,织席卖鞋出身,偏要参与争夺天下。过够了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日子,也尝够了挫折失败的辛酸,天底下恐怕再没有人比刘备更能体会没有人才相辅佐的苦恼了。在没有人才的日子里,刘备恐怕天天都在设想,如果自己拥有人才,要让人才干什么,而自己又干些什么?所以,一旦拥有可托付事业之才,刘备就能很快地为人才,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让我们来看刘备是怎样当老板的。

一是给人才应有的尊重。刘备尊重人才,不只是尊重人才的智慧才干,首先是尊重人才的人格,尊重人才的价值、志向,以诚感人,以事业招人。刘备初遇当时的二流人才徐庶,便拜为军师。而当徐庶母亲被曹操所羁,许徐庶去曹营时,这时的刘备,表现的是对徐庶完完全全的尊重。因为这时的徐庶,已完全掌握了刘备公司的秘密,而徐庶要去的又是自己的竞争死对头,这时的刘备,完全有理由不让徐庶去曹营。但刘备不但尊重徐庶的选择,将行还嘱咐:“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把人才放去自己竞争对手的阵营里博取功名,这不是任何一个老板都可以做到的。而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时,除拜望时带点金帛礼物外,从不在邀请的过程中许诺给诸葛亮什么待遇,而是以救济天下苍生的事业相邀。刘备奉行的用人原则是: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表现为对人最充分的信任。刘备明白,老板和人才的事业目标是有区别的,老板的事业成功是资本的扩大,人才的事业追求是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不能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才和老板的关系。尊重和信任,贯穿了刘备任用诸葛亮的全过程,直到最后的白帝城托孤,还嘱咐三个儿子:“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二是把握公司发展大方向,树立自己和公司的良好形象。把具体的事务交给总经理去做后,老板做什么?沉溺于酒色,吃喝玩乐?刘备的儿子阿斗这样做,但刘备不这样做。事实上,刘备一直在把握着刘氏公司关键步骤的决策。如果依诸葛亮之意,当初荆州刘表临终之时以荆州相托,刘备就当接受,而刘备却坚辞不受。而当刘表病故,蔡瑁等立刘综即位为主,诸葛亮同意伊籍的意见,要刘备以吊丧为名,趁机夺取荆州,刘备仍不采纳,宁可让刘琮将荆州献给曹操,自己扶老携幼“走樊城以避之”,直到后来曹操赤壁战败,刘备才得到朝思暮想的荆州。再来看收取西川的决策。庞统和法正二人,再三劝说刘备利用酒席间杀刘璋,夺取西川,但他决不听从,最后是让刘璋在马超的相逼下投降,刘备是以“奈势不得已”,哭着接受印绶文籍的。成都最后算是和平解放。荆州西川归于刘氏公司的过程,让刘备既与孙、曹形成鼎足之势,又避免了背上不仁不义之名。两大战略基地的收取时机把握,充分体现了刘备大老板的战略眼光。

这就叫把握大方向。

至于刘备携民逃难、掷摔阿斗等等都是刘备在打造爱将亲民的形象,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刘备集团,以民为本。

在公司的大方向正确、公司核心理念确立的情况下,具体的地盘打理、战术实施,那是经理们的事,刘备不操这份心。

三是放权经理经营,自己带头执行制度。

在自己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老板可以有另一重身份,听总经理安排,为自己打工。

刘备的放权是令人尊敬的。(www.xing528.com)

凡事亲力亲为的老板,不是老板,是奴才!习惯于去插手的老板,不是去做事,而是去添乱。刘备开始放权给诸葛亮,肯定不是完全放心的,更不是完全甘心的。大凡老板都有一种自己的公司要凡事都由自己说了算,不然就会产生“谁是老板”的疑问,这实际是一个“面子情结”。

刘备丢掉“面子情结”的心理却是最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董事长的角色。

刚请诸葛亮出山,首战博望坡,刘备就授予剑印,从此自己带头尊重授予总经理的权利,赤壁之战,刘备像是活脱脱一个打工仔,完全听从诸葛亮的调度,给自己的总经理打下手,准备军队船只。待到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诸葛亮要执行军法时,刘备完全是以兄长为兄弟求情的角度来请诸葛亮饶过关羽的。

有了老板这样尊重的总经理,公司今后还有谁敢不听总经理的指挥。

其实,刘备比谁都明白,诸葛亮权再大,也是自己授给他的。诸葛亮用权行事,完全是在为刘氏公司做事,诸葛亮为之鞠躬尽瘁奋斗的江山,怎么说都姓刘。

刘备放弃的是操心磨肝,得到的是刘氏公司的蜀汉江山。

四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属下。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可能平均的待好每一个属下,但都可以做到公平与公正。公平、公正是通过原则来考评业绩贡献,平均则是不问业绩。

总经理的位置只有一个,他只能给诸葛亮。

公正地善待每一个部属,刘备只能是小心翼翼,关羽、张飞生死兄弟自不必说,关爱只是在心里,在公众场合,他给赵云的感动最多,从初次相见到再次重逢,都是流泪执手,不忍分离,像待情人似的,后到抛掷阿斗,刘备的目的只有一个,要让赵云认识到,老板待他,与待两个兄弟没有区别,以至白帝城托孤,赵云是诸葛亮之外唯一的托付之人。

马超、黄忠,因加入公司较晚,而军功以自己的兄弟同列五虎上将。

最典型的要算魏延,只有天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天生对魏延有那么大的成见,一见面就阴阳先生似地说人家有反骨,要杀人家,弄得连魏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一直受到诸葛亮的另类相看。是刘备不信邪说,大胆地任他为汉中太守,事实不负刘备期望,魏延独当一面,不负重托。

刘备功成之后,一直体恤将士,心态一直不变,至于杀刘封,实在是刘备被逼急了。纵观汉末军阀,刘备的手是沾血最少的,更不用说滥杀无辜。

当然,人无完人,刘备后来不听劝谏,出兵东吴,其举止完全像另一个刘备,弄得身败名裂。公利与私义,这属于人性的另一面。

总之,刘备的老板素质,还真值得我们今天许多总也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老板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