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道路建设发展史:全面解析交通常识

中国道路建设发展史:全面解析交通常识

时间:2023-1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开始建造道路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已经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使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的记载。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便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所以人们尊称黄帝为“轩辕氏”,继而产生了行道。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夯土筑路、用石灰稳定土壤。可见,中国周朝时期,道路已较为完善。

中国道路建设发展史:全面解析交通常识

中国的道路建设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人类开始建造道路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已经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了。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在何处建成的。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经常沿着动物足迹或是最省力的路径即别人走过的路来行走,结果被经常践踏的地方就成为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径逐渐发展,便成为一般的道路。

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使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的记载。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便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所以人们尊称黄帝为“轩辕氏”,继而产生了行道。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夯土筑路、用石灰稳定土壤。在发掘殷商的废墟地时,也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

公元前11世纪─前5世纪,道路的规模和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还出现了较为系统的路政管理,道路也有了市区和郊区的划分: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城中有九经九纬呈棋盘状,围城为环,出城为野;郊外道路又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可见,中国周朝时期,道路已较为完善。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人们已经懂得并能够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换为栈道,这也是战国时期道路建设的一大特色。(www.xing528.com)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立即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驰道网,这种驰道可与古罗马的道路网相媲美。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王朝大将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远抵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为沟通中国与中东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公元581─681年,建造了规模巨大(数千里)的道路工程。

公元618─907年,唐太宗下诏书于全国,要保持全国范围内的道路畅通,并实行道路保养。当时的道路布置井然、气度宏伟,影响远及日本

公元960─1911年,在宋、元、明、清几代中,道路工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贡献。从清朝末年始,近代道路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西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