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科疾病用药手册: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儿科疾病用药手册: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脑电图表现为节律紊乱、低波幅背景波上的棘慢波暴发式或持续性弥漫性慢活动;出现“暴发抑制”、“低电压”、“电静息”,则为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亦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缺氧缺血后损伤。

儿科疾病用药手册: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诊断要点】

1.有围生期缺氧病史或出生后有窒息

2.有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中、重度(见下表)。

HIE临床分度

(续 表)

3.辅助检查

(1)颅脑超声检查:应动态观察。中、重度者脑室变窄或消失,脑室周围尤以侧脑室外角后方有高回声区(系白质软化、水肿所致)。

(2)CT检查:根据脑白质低密度范围可分为3度。①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2个脑叶。②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③重度:大脑半球呈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变窄。可伴颅内出血。磁共振成像能进一步了解脑损伤及神经发育情况。

(3)脑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脑电图表现为节律紊乱、低波幅背景波上的棘慢波暴发式或持续性弥漫性慢活动;出现“暴发抑制”、“低电压”、“电静息”,则为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亦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缺氧缺血后损伤。

(4)血生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①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酌情予以不同方式的氧疗,严重者可用机械通气、一氧化氮(NO)吸入,但应避免动脉血氧分压(PaO2)过高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过低;②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4.16~5.55mmol/L)。

2.对症治疗 ①控制惊厥。②治疗脑水肿:限制液量,每日不超过60~80ml/kg。颅内压增高时,可选用利尿药和脱水药物,一般不主张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③疑有颅内出血者可用止血药物。④使用脑细胞代谢激活药。(www.xing528.com)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1.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物

(1)多巴胺是交感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前体,也是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可以激动交感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其效应为剂量依赖性。中等剂量(每分钟2~10μg/kg),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并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心肌氧耗得到改善。

(2)多巴酚丁胺为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心肌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

2.镇静药物 本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作用,使患者安静、减轻或消除激动、焦虑不安。苯巴比妥属长效巴比妥类药物,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加大,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从而减弱传入冲动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有利于皮质抑制过程的扩散。

3.治疗脑水肿的药物

(1)利尿药:是一类促进体内电解质和水分的排出而增加尿量的药物,通过影响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而实现其利尿作用。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主要作用于肾髓襻升支髓质部,能增加水、Na、Cl、K、Ca2+和Mg2+等的排泄,利尿作用强烈。

(2)脱水药:20%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具有组织脱水作用,由于不易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特别是脑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向细胞外转运,从而使组织脱水,减轻水肿,降低脑脊液容量和压力

4.止血药物 本类药物可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出血停止。维生素K1和酚磺乙胺等可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卡巴克洛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治疗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

5.脑细胞代谢激活药 胞磷胆碱为核苷衍生物,能增强与意识有关的脑干网状结构功能,促进脑细胞代谢,提高大脑血流量和耗氧功能;还有降低肺表面张力的作用。

【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