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的成因:遗传、脑损伤和家庭环境

人格的成因:遗传、脑损伤和家庭环境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遗传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条件。也有病例表明,脑组织的损伤也会导致人格的改变。换言之,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构建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从而对子女人格的形成发生作用。

人格的成因:遗传、脑损伤和家庭环境

前面,我们探讨了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人格,自然还要进一步分析人格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综合目前心理学界关于人格研究的成果,总的来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如图3-1 所示。

图3-1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关于遗传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家族史、双生子以及养子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例如,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搜集了三十个音乐家庭的资料,他发现艺术家庭中有64%的子女具有艺术才能,而他另外收集的一百五十个一般家庭的资料显示,只有21%的子女有艺术才能。另外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来研究遗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他们对瑞典的一千二百名双生子做了人格问卷的测试,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似性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具有较强的遗传成分。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对分开抚养和一起长大的成年双生子的人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相似性高很多,分开抚养和未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具有同样高的相似性。而对养子的研究发现,虽然被收养儿童与其养父母共同生活,但他越长大就越像他的亲生父母,特别是在外向型人格方面。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遗传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条件。

除了对遗传因素的研究,脑科学的研究也为探讨生理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心理学家基恩·约翰斯发现,有些人生来具有一种“寻求刺激”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使人经常保持强兴奋状态,因而这种人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外向、创造性和追求创新的人格特性。而布鲁纳等人发现,许多男性有规律的暴力冲动行为往往与单胺类氧化酶A 的基因发生了简单突变有关。也有病例表明,脑组织的损伤也会导致人格的改变。此外,中医研究发现,肝火旺盛的人,多表现为脾气焦躁、攻击性强,而肺部功能弱的人在往往多愁善感、思虑过度。

从上述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身体与心理、生理与人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部相关性,遗传和生理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和条件。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影响人格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是通过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来实现的。换言之,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构建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从而对子女人格的形成发生作用。研究表明,父母的人格特征和教养方式都将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形成。

从父母的人格特征来看,通常研究者把父母的人格特征分为三类:权威型的父母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控制,这样的父母会使孩子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的特点;放纵型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和蛮横无理的特点;民主型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这样会使孩子形成自立、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从父母的教养方式看,贝克从对子女的情感和对子女的行为控制两个维度,分为了四极,四极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在不同的教养方式影响下,就会形成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如表3-4 所示)。

表3-4 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此外,心理学家们还非常重视儿童成长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以及成年后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或者被父母忽视、虐待的孩子,会形成胆小、退缩、敌对、攻击等人格特点,进而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但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不是永久性的,对于正常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成人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

总之,家庭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因此有人把家庭比喻为“人类性格的工厂”。(www.xing528.com)

(三)学校环境因素

1.校园文化环境

就人格的发展而言,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成长的环境。学校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管理风格,二是学生所在的群体组织。

人们常用“为人师表”这四个字来形容教师职责的神圣,这说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典范作用。教师通过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管理风格及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营造了独特的班级氛围,在不同的班级氛围中,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研究表明,冷酷、刻板、专横的教师所带的班级中,学生欺骗行为增多;友好民主的教师所带班级中,学生欺骗行为减少;公平公正的老师,学生能够得到激励,并朝着老师的期望而努力,缺乏公正性的老师会导致学生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

同时,群体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班集体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要去体会集体的规范、评价标准,要去学会待人接物的礼仪规则,要去尝试如何做一个统领者、服从者、合作者和互助者,明白如何做才能被集体所接受,并为之而付出努力。

因此,学校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学生是最先从学校这个小的社会环境中认识成年人的世界的,也是从学校里学习社会化的行为方式的,因此,一所学校的校风、班风和学风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2.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龄儿童心目中的权威,是影响学生人格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头上都有一道美丽的光环,是学生经常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公平、公正对学生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不公正表现会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情与期望投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会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希望,并努力奋斗。很多大学生在早期学生生涯中,都有受教师鼓励发愤图强、受教师批评而导致学习兴趣发生变化的人生体验。

3.同伴因素

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的兴趣和追求对个人的人格具有巨大影响,进入初中之后,同伴的影响开始变得越发重要起来。与儿童期不同的是,青春期个体更乐于离开父母,待在同伴这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群体中,他们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与群体规范,了解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接纳。同伴的影响在大学生中非常显著,个体在整个青少年阶段都倾向于赢得同龄人的赞许和认可,注重在相似年龄、地位等的同伴群体中寻求自我价值感。

(四)社会文化因素

所谓社会文化,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源于历史的传承和积淀而形成的群体信念、态度和行为习惯。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它的作用在于使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社会更具稳定性。

社会文化对社会成员人格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自身的特点,如果社会文化的同化力强、对社会顺应的要求严格,那么这种文化的影响力就越大。比如,中国文化更加强调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更加提倡个性化。因此,美国人更开放、直截了当和乐观,而中国人做事情更注重“社会取向”,强调“面子”和“大局”。

因此,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来自于家族遗传的、生理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人生命历程的记录,任何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将在人的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并在他的人格中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