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儿皮肌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详解

小儿皮肌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详解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皮肌炎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病,以横纹肌和皮肤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病理变化为广泛性血管炎。各年龄均可发病,女孩患病较男孩为多。1.临床表现起病多缓慢,一般症状有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疲乏、轻度发热等,不久即出现皮肤或肌肉症状。通常先侵犯肩胛带肌、四肢近端肌肉及颈前屈肌。急性症状消退后,应及早进行按摩及被动运动,并加用透热电疗、水疗等以减轻或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

小儿皮肌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详解

小儿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病,以横纹肌和皮肤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病理变化为广泛性血管炎。各年龄均可发病,女孩患病较男孩为多。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起病多缓慢,一般症状有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疲乏、轻度发热等,不久即出现皮肤或肌肉症状。

(1)肌肉症状:可累及所有横纹肌,表现为对称性肌肉无力、疼痛和压痛。通常先侵犯肩胛带肌、四肢近端肌肉及颈前屈肌。可伴吞咽困难和呼吸肌无力。

(2)皮肤症状:①典型者上、下眼睑呈紫红色斑伴轻度非凹陷性水肿,面部可呈蝶形红斑。②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背侧红色斑丘疹伴微细脱屑或皮肤萎缩,此称Gottron征。指甲周围皮肤萎缩并伴有甲皱毛细血管扩张。③后期皮下组织可有钙质沉着,表现为坚硬的弹丸状皮下结节。

(3)其他症状:出现胃肠道血管炎时可致溃疡、出血及黑粪,甚至穿孔。病儿可有毛发增多现象。

2.辅助检查 ①血清骨骼肌酶活性增高,特别是肌酸激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醛缩酶;②肌电图和肌肉活检均显示肌原性损害;③血沉增快、血清丙种球蛋白增高。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加强护理,如有呼吸肌受累时需用人工呼吸机。急性症状消退后,应及早进行按摩及被动运动,并加用透热电疗、水疗等以减轻或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

2.药物治疗 ①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治疗首选药物,常用泼尼松口服。②免疫抑制药:应用泼尼松2~4个月效果不满意者,可加用免疫抑制药。③其他治疗:对治疗不满意者可加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还可应用维生素E。(www.xing528.com)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1.免疫抑制药 本类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本类药物抑制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减弱它们对抗原的反应,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迟发性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细胞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抑制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常用药物为泼尼松。

(2)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的抗肿瘤药,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此外对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胞免疫,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以及对组胺等炎性介质的反应,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2.免疫增强药 本类药物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使低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例如人免疫球蛋白,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3.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E属于抗氧化剂,可结合饮食中的硒,防止膜及其他细胞结构的多价不饱和脂酸受自由基损伤;保护红细胞免予溶血,保护神经与肌肉免受氧自由基损伤,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发育与功能。亦可作为某些酶系统的辅助因子。

【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