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独特的生理系统-经络:中医基础知要

独特的生理系统-经络:中医基础知要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医的生理学中,有一个西医没有的、独特的生理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在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应用最多。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

独特的生理系统-经络:中医基础知要

中医生理学中,有一个西医没有的、独特的生理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经络学说的形成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与针灸科的关系更为密切。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医学入门》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甚至体表。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纵横交错的联络网,组成经络系统。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通过经络的联系,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在肢体上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其分布和走向具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奇经有八,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主要的络脉,共有“十五别络”,主要是加强表里两经之间体表的联系。别络络脉之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并常浮现的称为“浮络”。络脉最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有“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也都络属于十二经脉。

在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应用最多。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阳经属腑,行于四肢外侧,阴经属脏,行于四肢内侧;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十二经脉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www.xing528.com)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机体联系学说,是阐述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密切影响,说明这些联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疾病机转和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它体现了祖国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点。——中医学家·裘沛然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脉;足三阳经脉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脉从足趾走向胸腹部,交手三阴经。十二经脉相互依次衔接,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