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基础知要:认识世界五行

中医基础知要:认识世界五行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五行的特性中医学中的五行,经过历代医家逐步发展,已基本取得统一认识,即以五脏配五行,实际上五行已成为五脏的代名词。主要根据五行的自然特性,与五脏的功能特点相联系,将五脏分属五行。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从而看出,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充分证实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即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就

中医基础知要:认识世界五行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因为水怕火的煎熬,火怕被水熄灭。但这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在某种情况下,水火尚有共济的时候。如在自然界,正因为有太阳的火热,才有水液的蒸发,雨露的滋润,万物的生长。也正因为有水气的限制,太阳的火热才得以收敛。在烧饭时,由于水和火协同作用,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同样,在人体内因为有水和火的协调作用,才能维持人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些情况均说明,水火还是有相容的时候。

所谓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不是专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是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以这五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特点为理论依据而分别归属五行之中,从而构成五行系统。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代自然哲学的五行学说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医的五行学说,以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并指导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成为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五行的特性

中医学中的五行,经过历代医家逐步发展,已基本取得统一认识,即以五脏配五行,实际上五行已成为五脏的代名词。主要根据五行的自然特性,与五脏的功能特点相联系,将五脏分属五行。

1.“木曰曲直”肝属木 因木的特性是“曲直”,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是枝干曲直,具有向上向外舒展的特性,因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而有升、动的特点,故肝属木。

2.“火曰炎上”心属火 火的特性是“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心阳有温热之功,故心属火。

3.“土爰稼穑”脾属土 土的特性是“稼穑”,是指土地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的事物均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又因脾主运化水谷,输送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故脾属土。

4.“金曰从革”肺属金 金的特性是“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金有清洁、肃降、收敛的特点,因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以肃降为顺,故肺属金。

5.“水曰润下”肾属水 水的特性是“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因肾具有藏精、主水的功能,故肾属水。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整体,所以,又以五行归类,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支配五体,五窍五官,五华五音,并与自然界的季节、方位、气候、五色、五味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体内外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如表2-4)。肝属木,而肝配胆,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自然界则春应东方,风主令,其色青,其味酸;心属火,而心配小肠,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自然界则多应南方,火热主令,其色赤,其味苦;脾属土,而脾合胃,主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自然界则长夏多应中土,湿主令,其色黄,其味甘;肺属金,而肺配大肠,合皮毛,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自然界则秋应西方,燥主令,其色白,其味辛;而肾配膀胱,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自然界则冬应北方,寒主令,其色黑,其味咸。从而看出,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充分证实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表2-4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www.xing528.com)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

1.相生和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将它比作“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木为例,水生木,故“生我”者为水,木生火,故“我生”者为火,即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中称为“所不胜”和“所胜”,“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金为例,金克木,则“我克”者为木,火克金,则“克我”者为火。

五行相生和相克,是事物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正如张介宾《内经图翼》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这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事物才能变化发展,这种关系称为生克制化关系。

2.相乘和相侮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

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不足,使原来克它的“一行”显得相对增强,而其本身更虚弱。以木克土为例,当木处于正常水平,但土本身不足时,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称为“土虚木乘”。二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度亢盛,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致使被克“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称为“木乘土”。

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现象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如以木为例,木本受金克,一方面,当木过度亢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称作“木侮金”。另一方面,由于金本身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受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与相侮是相克关系异常后出现的现象。前者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克制,后者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的克制,但两者均可同时发生。即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就会乘其所胜而侮其所不胜;任何“一行”不足就会被所不胜相乘,被所胜而侮。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