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足底疗法:经络传递与百病治疗

足底疗法:经络传递与百病治疗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通过经络的传递,全身的信息都能聚集于足部,双足成为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缩影。按经络学说是足部反射区的基础理论之一。足部上的经外奇穴(图7),具有调节脏腑、筋骨、气血之功能,参与经络的传递作用,故亦可治疗许多疾病,且常获捷效。

足底疗法:经络传递与百病治疗

该疗法与针灸、按摩、气功等疗法治病一样。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把人体连接成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足部远离心、脑,但通过经络的联系,与内在的脏腑器官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构成一体。足部是经络循行最关键的区域之一。经络中有10条经脉由足部起始或终结,十二经脉中有6条经脉,即从头走足的足三阳经与从足走腹的足三阴经;奇经八脉中的阳维脉、阳跷脉终止于足部,而阴维脉、阴跷脉则起于足部,总计有76个穴位分布在双足上。通过经络的传递,全身的信息都能聚集于足部,双足成为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缩影。

现将《家庭常见病症足部按摩疗法》有关经络在足部腧穴(经穴)与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功能与得气感应等有关情况再分述如下。

1.二者所处位置大多相同 足部经络,与足部反射区的意义酷似、仿佛如出一辙。如足阳明胃经图(图1)所示,解溪穴在闪腰点反射区,冲阳穴在横膈膜反射区,内庭与陷谷穴在胸反射区,厉兑穴在眼反射区。

如足太阴脾经图(图2)所示,隐白穴在鼻反射区,大都穴在甲状旁腺反射区,太白与公孙穴在胸椎反射区,商丘穴在髋关节反射区。

如足太阳膀胱经图(图3)所示,昆仑穴在下腹部反射区,仆参穴在生殖腺反射区,申脉穴在髋关节反射区,金门穴在膝反射区上方,京骨穴在肘反射区,束骨与通谷穴在肩反射区。

如足少阴肾经图(图4)所示,涌泉穴在肾反射区,然谷穴在腰椎反射区,太溪穴在直肠及肛门反射区附近,大钟与水泉穴在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照海穴在髋关节反射区。

如足少阳胆经图(图5)所示,丘墟穴在上身淋巴结反射区,侠溪与地五会穴在内耳迷路反射区。

图1 足阳明胃经

图2 足太阴脾经

图3 足太阳膀胱经

(www.xing528.com)

图4 足少阴肾经

如足厥阴肝经图(图6)所示,大敦穴在上颌反射区,行间穴在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太冲穴在胸部淋巴结反射区,中封穴在下身淋巴结反射区。

图5 足少阳胆经

图4(续) 足少阴肾经

图6 足厥阴肝经

2.二者功能相似 闪腰点反射区和与闪腰点反射区所处位置相同的解溪穴,都能速治腰扭伤;胸椎反射区和与胸椎反射区所处位置相同的太白穴,都能缓解骨关节酸痛;膝反射区和与膝反射区偏上方的金门穴,均治下肢萎弱;肾反射区和与肾反射区所处位置相同的涌泉穴,皆可治失眠、头痛;内耳迷路反射区和与内耳迷路反射区所处位置相同的侠溪穴,善治偏头痛、耳聋、耳鸣;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和与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所处位置相同的行间穴,可主治口歪、上呼吸道感染。

3.二者得气感应相类似 针灸经穴有酸、麻、胀、重的得气感应,刺激足部反射也有类似感觉,但因为病位、病情、病因不同,除了酸、麻、胀、重之外,还有凉、热、温、痒与痛感,并且更偏重有细微区别的各种痛感。例如皮肤病的酥痒痛感,肩周炎的麻胀酸痛感,神经麻痹的麻木沉重痛感,高血压的气上冲痛感等。

经络,既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又是足部按摩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一。当体内脏腑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将其信息传递到体表,人们可通过观察、触摸、按压体表反射区,来诊断疾病。同时刺激体表的反射区,能协调阴阳、促进气血运行,调整有关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与保健的目的。

按 经络学说是足部反射区的基础理论之一。通过经络,足部与全身体表、脏腑器官组织连成一体,经络成为惟一纽带和通道。当经络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通过经络传递到足部体表及其相关的反射区,同时刺激足部反射区,包括按摩刺激、温热刺激、药物刺激,这些刺激集成一体的良性刺激,又可通过经络传递到全身每个病变反应区,说明疾病的反应经由病变处→经络→足部反射区;刺激足部则由足部反射区→经络→病变反应区。传递靠经络。

又奇经八脉与足部相连,经外奇穴在足部分布了许多奇穴。足部反射区和与反射区内所处奇穴的位置亦多相一致。足部上的经外奇穴(图7),具有调节脏腑、筋骨、气血之功能,参与经络的传递作用,故亦可治疗许多疾病,且常获捷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