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轻干部之道:坚持学习是责任

年轻干部之道:坚持学习是责任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简单的志趣习惯问题,而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学习能力是执政能力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执政水平的高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只有想学、善学、恒学,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真正做一个学习型的领导干部,才能切实担起时代赋予的沉甸甸的责任。

年轻干部之道:坚持学习是责任

一、坚持学习是领导干部的责任

三国时期吴国的吕蒙将军,一向被人认为是一位猛将。在战斗中,他常如猛虎下山,勇往直前,奋勇杀敌,深得孙权的赏识,因战功累累,被提升为大将。但他因小时未曾读书而不能识文断字,每当有事上报,只能请人代笔。因此,许多人都把他视为有勇无谋的武夫。面对他人的轻视和嘲笑,吕蒙深感自己学识太浅薄,他发奋要好好补上这一课。在孙权的指点下,他利用军中的空闲时间,常挑灯夜读,将“孙子”、“六韬”、“国语”等一一研读过,终于学有所成,前后判若两人。不屑于与吕蒙为伍的鲁肃,偶然到吕蒙那里去。在宴会上,吕蒙向鲁肃询问天下事,而鲁肃态度轻慢,好久不屑一答。于是吕蒙郑重地发表了自己对时势的看法,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他那精辟的论断,使鲁肃态度逐渐缓和下来,进而离座靠近,专心倾听,频频点头表示赞许。等吕蒙说完之后,他赞叹道:“没想到你才学如此长进,再不是从前的郢下阿蒙了。”吕蒙的学习研读,使他以后在战争中足智多谋、信心百倍。他曾定计智取南郡,捉拿了刘备的猛将关羽。他的勇武,再加上他善于学习,使他如虎添翼,成为一名杰出的将领。

学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简单的志趣习惯问题,而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学习能力是执政能力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执政水平的高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涌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情况,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需要我们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积累新经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等方面的能力,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会有负重托,丧失领导资格。领导干部只有想学、善学、恒学,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真正做一个学习型的领导干部,才能切实担起时代赋予的沉甸甸的责任。(www.xing528.com)

对学习问题,我们不仅要把它作为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去认识,更要把它看作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去重视它、运用它。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随着职务、岗位的变化,工作的性质、内容、对象、范围等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并有效地开展工作?毛泽东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实践告诉我们,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学习开始,从学习入手,包括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唐太宗李世民终身好学不倦,为开创贞观盛世奠定了基础。早在任天策上将军时,李世民便在天策府开设文学馆,广招天下学士18人入馆,号称“十八学士”。这些人都是些博览古今、明达政事、善于文辞的大知识分子。根据他们的特长,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诗文作著称于世者,如虞世南、褚亮等;二是以经史学问名重当时者,如孔颖达陆德明等;三是知识渊博且善于治道的人,如房玄龄杜如晦等。李世民让这些学士每天“值宿于阁下,每军国务静,参谒归休,即便引见,讨论坟籍,商略前载。预入馆者,时所倾慕”。他们的讨论达到“乙夜忘疲,中宵不寐”的程度。可见李世民对学习何其看重,兴味是何等浑厚。李世民自“贞观以来,手不释卷”,这使他的学识更为丰厚。在政治和哲学思想方面,李世民著有《帝范》一书,和文臣们的对话被人辑为《贞观政要》,都是成体系的论政要籍。他经常和文学馆学士虞世南一起读历史典籍,和文臣们讨论“前言往行”,实际上都是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李世民自己还执笔为《晋书》撰写了晋宣帝司马懿晋武帝司马炎的纪论,和文学家陆机、书法家王羲之的传论。

学习要掌握科学方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用于指导实践;脱离了实践,理论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无论学习理论还是运用理论,都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也是学习理论唯一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给予理论上的说明和回答。假如抱着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为理论而理论,不但学不好理论、应用不好理论,而且会被时代所抛弃。在当前,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应当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本国实际,而且要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实际,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贯通古今的历史眼光,审视和研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审视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审视和研究当今国际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