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对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责任

政府对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责任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政府喜欢弱势产业,例如这10年来对农业等产业投入了42万亿日元巨资,而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却是江河日下。如前所述,日本政府也向银行业投入了100万亿日元的巨额资金,可是银行业的竞争力却是直线下降,几乎使人感到它们已不再奢望与世界顶级水准的银行一比高低了。日本政府简直在以削弱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为己任,因为它们是美国的眼中钉。

政府对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责任

●政府对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日本许多产业的竞争力都在急剧下降。而丧失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的特征,无一例外均是由于政府的介入。相反,政府根本不介入、任其发展的那些产业,都变得非常强大。日本政府喜欢弱势产业,例如这10年来对农业等产业投入了42万亿日元巨资,而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却是江河日下。如前所述,日本政府也向银行业投入了100万亿日元的巨额资金,可是银行业的竞争力却是直线下降,几乎使人感到它们已不再奢望与世界顶级水准的银行一比高低了。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却讨厌那些强势产业,因为美国对日本的这些产业很恐惧。从历史上来看,这些产业包括纺织电视机汽车半导体……日本政府简直在以削弱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为己任,因为它们是美国的眼中钉。

以汽车业为例,由于日本政府完全没有介入这一产业,所以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汽车产业的初创期,通产省(现在的经济产业省)居然没有一个负责汽车的部门。如果硬要找出这么一个部门的话,那充其量就是运输机械课。但该部门主要的工作是管理油轮,也就是该课有负责船舶方面的工作人员,当时的通产省的关注对象只有船舶。

这是因为,在当时的通产省看来,在日本这样国土狭窄的国家,不可能普及汽车,也完全没必要普及汽车。当时日本共有9家汽车公司,通产省认为太多了,因为美国也就只有3家,所以日本的汽车厂商应合并为3家。为此通产省向这些汽车厂商施加压力,希望将它们合并到丰田日产公司去。

对此本田公司表示坚决反对。该公司不仅不同意合并方针,还反其道而行之,从原先生产摩托车转而生产汽车。此举当然激怒了通产省,于是发出通告表明不予认可,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由于本田公司生产的发动机达到了美国玛斯基法所规定的排放标准,最后通产省不得不认可其生产汽车。

在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后,由于日本汽车耗油少,所以在美国变得非常受欢迎,由此推动了日本汽车对美国的出口。但因此也使得日本政府名正言顺地介入该产业。因为美国指责日本的出口攻势导致两国之间贸易失衡,要求日本将出口总数限制在168万辆以内。这一出口额度在9家汽车厂商中如何分配,又吵得不可开交。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出面与美国交涉,要求采用略多于上一年出口数量的做法。因此导致日本政府日趋强势,而汽车产业却开始走向衰退。

如今,马自达公司被福特公司纳入麾下,五十铃铃木富士重工这三家为通用公司所并购。日产公司也无法维持下去,只能与法国的雷诺公司联手。三菱汽车公司曾向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大抛绣球,但对方却无意接纳。如今完全独立的只有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这两家。由于政府的介入,日本的汽车产业完全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钢铁产业也是如此。日本的钢铁产业曾是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但因此引发了贸易摩擦,所以它就成为牺牲品,从而使得其竞争力趋于下降。如今韩国钢铁公司和卷土重来的法国于齐诺尔公司咄咄逼人,日本企业明显处于被动地位。(www.xing528.com)

半导体行业的境况就更惨不忍睹了。以前在该行业,前几名都是日本企业垄断的。如今却是韩国的三星公司名列前茅,接下来是美国的微技术公司,而过去它们根本不是日本企业的对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也就是因为在发生半导体摩擦之际日本政府的介入。当时的通产省官员(黑田真审议官)在与美国谈判时,居然会轻率地同意进口20%的外国产品。

之所以没有说白是美国的产品,是因为美国的半导体产品大多是军用的,无法向日本出口这么多的产品。于是日本厂商开始向韩国的三星和LG公司提供适用于家电的半导体技术,在韩国生产后再从韩国进口,这样就可被认为达到了上述要求。日本政府就是如此一味迁就对方。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养虎遗患。由于得到了日本提供的技术,韩国企业在驱动器等产品领域的生产能力开始超越日本,而日本由于出现了结构性衰退,导致半导体行业也随之衰退。此前日本企业只是在电脑的核心部件上不如英特尔等美国企业,但如今在通用零部件上也无法与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竞争了。由于政府的介入,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就如此一蹶不振了。

如今,许多日本人都在感叹:日本居然衰退到如此田地!但日本还有很多产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而政府对这些产业是完全忽视的,也根本未将其纳入统筹中。

例如,日本的动画漫画和游戏产业在当今世界是独领风骚的,其产值高达2万亿日元,这一产值超过了美国的好莱坞。在这些领域,拥有许多富有创意的年轻人,因此在不断推动着创新。日本人并未失去创造性。

这些行业从业人员有一个特征,他们基本上都不是学院派,相反很多人是辍学创业的。

许多人不到20岁就入行了。这些领域基础雄厚,水平也很高。因此只要能在日本闯出天地的,在世界上打拼也完全没有问题。在高科技领域傲视群雄的美国和印度,在上述领域是难望日本项背的。虽然韩国在逐步接近日本,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人们常说日本人缺乏创造性或在IT产业是美国一花独放,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只是由于被政府捆住了手脚,那些行业无法激发创造性,从而无法推陈出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