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长选择vs畏缩选择:引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成长选择vs畏缩选择:引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自我在实现自我时的一刹那。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而反躬自问本身就是迈向自我实现的一大步。只想成为一个二流的医生,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

成长选择vs畏缩选择:引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当一个人趋向自我实现时,他在做些什么呢?他在咬牙切齿地压榨他人吗?就实际的行为看,自我实现意味着什么呢?下面谈一谈个人趋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

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它意味着一种不带有青春期自我意识的体验。在体验时,个体完完全全成为一个人。这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这就是自我在实现自我时的一刹那。作为个体,我们都偶尔体验过这样的时刻。作为咨询师,我们经常能帮助求询者得到这样的体验。我们能鼓励他们全身心地专注于某一件事,而忘记他们的伪装、拘谨和畏缩——彻底献身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时刻。在那些正在试图变成非常固执、世故和老练的青年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某些童年天真的恢复,当他们完全献身于某一时刻并充分体验着这一时刻时,他们的脸上能再现出纯洁无邪而又甜蜜的表情。代表这种体验的关键词是“无我”,而我们青年人的毛病正是太少无我而太多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

第二,让我们把生活设想为一系列选择过程,一次接着一次的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后退之分。可能有趋向防御、趋向安全、趋向畏缩的运动;但在另一面,也有成长的选择。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它意味着每一次都要在说谎或诚实之间、在偷窃或不偷窃之间进行选择。使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成长的选择,这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第三,谈论自我实现的意思是设想有一个自我要被实现出来。人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一堆泥或黏土。人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东西,至少是一种软骨的结构,至少是他的气质,他的生物化学平衡,等等。这里有一个自我,我过去曾说过“要倾听内在冲动的呼唤”,意思就是要让自我显现出来。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这特别适用于儿童和青年)不是倾听我们自己的呼声,而是倾听妈妈的、爸爸的教训,或教会的、长老的、权威的或传统的声音。

作为迈向自我实现的简单的第一步,我有时建议我的学生,当有人递给他们一杯酒并问他们味道如何时,他们应该试着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作答。首先,我建议他们不要看酒瓶上的商标,不要想从商标上得到任何暗示再考虑应该说好或不好。然后,我要他们闭上眼睛,“定一定神”。这时,他们就可以面向自身内部,避开外界的嘈杂干扰,用自己的舌头品一品酒味,并诉诸自己身内的“最高法庭”。这时,只有这时,他们才可以开始说“我喜欢它”,或“我不喜欢它”。这和我们惯常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最近在一次宴会上,我偶尔看到一瓶酒上的商标,并向女主人说她确实选到了一瓶非常好的苏格兰酒。接着我赶紧闭上了嘴。我说了些什么啊?我并不知道苏格兰酒如何。我所知道的都是广告上说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一瓶酒是好还是不好,可往往我们都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拒绝做这种蠢事是实现一个人自我连续过程的一部分。

第四,当有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有怀疑”这一短语,在各种场合都能碰到,因此我们在此没有必要过多讨论有关交际手段的问题。往往,当我们有怀疑时,我们是不诚实的。来咨询的人往往是不诚实的。他们在做戏,装模作样。他们并不是很容易就听从“要诚实”的劝告。在许多问题上反躬自问都意味着承担责任。而反躬自问本身就是迈向自我实现的一大步。这种责任问题很少有人研究过。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没有这一问题的地位,谁研究白鼠的责任呢?可是,在心理治疗中,这几乎是可以触摸到的一部分。·在心理治疗中,你能看到它,感觉到它,能知道责任的分量。于是,对于责任是怎么一回事便有了清楚的理解。这是重要的一步。每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的实现。

第五,我们迄今所说的都是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是做出成长选择而不是畏俱选择,是倾听冲动的声音,是成为诚实的和承担责任的人。所有这些都是迈向自我实现的步骤,都确保着美好生活的选择,当每次选择时刻到来时能一一做到这些小事的人,将会发现这些经验合起来就能达到更好的选择,在素质上对他是正确的选择。他开始懂得他的命运是什么,谁将是他的妻子或她的丈夫,他一生的使命是什么。除非一个人敢于倾听他自己,他自己的自我,而且时时刻刻都能如此,并镇静自若地说“不,我不喜欢如此这般”,否则他就不能为自己的一生做出聪明的抉择。

艺术世界在我看来已被一小群舆论操纵者和风尚制造者所把持,对于这些人我是有疑虑的。这是我个人的判断,但对于这样一些人来说它似乎是十分公平的,因为他们自认为有资格说:“你们要喜欢我所喜欢的,不然你们就是傻瓜。”而我们却告诉人们要倾听自己的志趣爱好。多数人不会这样做。当站在画廊里看一幅费解的彩画时,你很少会听见有人说,“这幅画很费解。”不久前在布兰代斯大学举行过一次舞会——一次圣诞舞会,放电子音乐、录音带,人们做一些“超现实的”和“颓废派”的事情。灯亮了,人人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在这种场合,大多数人会说几句俏皮话而不会说“我要想想这件事”。说老实话,这意味着敢于与众不同,宁愿不受欢迎,成为不随和的人。假如不能告诉来咨询的人,不论年长或年轻的,要准备自己不受人欢迎,这样的咨询师最好马上关门。要有勇气而不要怕这怕那,这是同一件事的另一种说法。

第六,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最终状态,而且是在任何时刻在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例如,倘若你是一个聪明的人,自我实现就是通过学习变得更聪明,就是运用你的聪明才智。这并不是说要做一些遥远而不可企及的事,而是说要实现一个人的可能性往往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自我实现可以是钢琴键盘上的手指练习,也可以是努力做好你想要做的事情。只想成为一个二流的医生,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你应该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或要求竭尽你自己的所能。

第七,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这是一些心醉神迷的时刻。你只能像刘易斯(C·S·Lewis)所说的那样,“喜出望外”。但你能设置条件,使高峰体验更有可能出现,或者逆设条件使它较少出现。破除一个错觉,摆脱一个虚假的想法,知道自己不善于做什么,知道自己的潜能是什么——这些也是构成发现自己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高峰体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有些人把这些小的神秘体验丢弃了。咨询师或超咨询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到这些微小入迷的时刻的到来。然而,一个人的心灵怎么可能在外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作为交流手段——那里没有黑板——的情况下看到另一个人的隐秘心灵然后还要试着进行交流呢?我们不得不找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我曾经实验过一种交流方式。在《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的另一附录中以“狂喜的交流”为题做过说明。我认为这种类型的交流对于教育、咨询,对于帮助成年人竭尽所能地充分发展,也许要比我们看到教师利用黑板书写所进行的那种惯常的交流更为适合。假如我喜爱贝多芬并在倾听他的一曲四重奏中受到感动而你却什么也听不出来,我如何能让你去倾听呢?音乐是存在的,这很明显,但我听到美妙的旋律,你却无动于衷。你听到的仅仅是一些音符而已。我怎么能让你听出美来呢?这是教育中更重要的问题,比教你学ABC、在黑板上证明数学题或指点一只蛙的解剖更重要。后面提到的这一类事情对于两个人而言都是外部的。你有教鞭,两个人能同时看一个目标物。这种类型的教学比较容易,另一种教育要困难很多,但那是咨询师工作的一部分。这就是超咨询。

第八,弄清一个人的底细,他是哪种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对于他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他正走向何处,以及他的使命是什么——向一个个体展示他自己——这意味着心理病理的揭露,这意味着对防御心理的识别,以及识别后找到勇气放弃这种防御。这样做是痛苦的,因为防御是针对某些不愉快的事建立的。但放弃防御是值得的。如果说心理分析文献没有教给我们任何别的东西,至少已使我们懂得压抑并非解决问题的上策。

去圣化(desacralizing) 让我说一说心理教科书中没有提到过的一种防御机制,虽然这对于今天的某些青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御机制,这就是“去圣化”。这些青年人怀疑价值观念和美德的可能性,他们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受骗了或受挫了。他们大多数人的父母就很糊涂,他们也并不怎么尊敬父母。这些父母自己的价值观念就是混乱的,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行为仅仅限于吃惊而已,从来不惩罚他们或阻止他们做坏事。于是,你便看到一种情况,这些年轻人简直是鄙视他们的长辈——往往确有充分的理由。这样的年轻人已经由此得出一个泛化的结论:他们不愿意听从任何大人的劝告,假如这位长辈说的话和他们从伪善者的口中听到的一样就更不愿听从了。他们曾听到父辈谈论要诚实或勇敢或大胆,而他们又看到自己父辈的行为恰恰与此相反。

这些年轻人已经学会把人还原为具体的物,不看人可能成为什么,或不从人的象征价值看人,或不从恒久的意义看人。例如,我们的青少年已经使性“去圣化”。性无所谓,它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他们已把它弄得那么自然,使它已经在很多场合失去了它的诗意,这意味着它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一切。 自我实现意味着放弃这一防御机制并学会再圣化(resacralize)。[2]

再圣化 再圣化的意思是,愿意再次从“永恒的方面”看一个人,像斯宾诺莎所说的那样,或从中世纪基督教的统一理解中看一个人,那就是说,能看到神圣的、永恒的、象征的意义。即以尊敬的态度看待女性和以尊敬所包含的一切意义看待她们,即使是对待某个妇女也一样。另一个例子:一个人到医学院学习解剖大脑。如果这位学生没有怀着敬畏之心并且缺乏理解,把大脑仅仅看成一个具体的实物,那么肯定会有某些损失。对再圣化开放,一个人就会把大脑也看作一个神圣的东西,看到它的象征意义,从深意一面来看它。

再圣化往往意味着一大套过时的谈论——“非常古板”,年轻的孩子们会这样说。然而,对于咨询师,特别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咨询师(人到老年,这些有关宗教和生活意义的哲学问题就开始出现)而言,这就成为帮助人趋向自我实现的最重要途径。年轻人可能说这是古板,逻辑实证论者可能说这是无意义的,但对正处于这样的过程中而寻求帮助的人来说,这显然是非常有意义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好是回答他,否则就没有尽责。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自我实现不是某一伟大时刻的问题。并不是说,在星期四下午四时,当号角吹响的时候,你就永远地、完完全全地步人万神殿了。 自我实现是一个程度问题,是许多次微小进展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极常见的是,来访者倾向于等待某种灵感来临,使他们能够说,“在本星期四三时二十三分我们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了!”能选为自我实现榜样的人,能符合自我实现标准的人,不过是从这些小路上走过来的:他们倾听自己的声音;他们承担责任;他们是忠诚的;而且,他们工作勤奋。他们深知他们是何许人,他们是什么,这不仅依据他们一生的使命来说,而且也依据他们日常的经验来说。例如,当他们穿一双如此这般的鞋子时,他们的脚就会受伤,以及他们是否喜欢吃茄子,或喝了太多的啤酒是否整夜不露面,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真正的自我所含有的意思。他们发现了自己的生物学本性,先天的本性,那是不可逆转的或很难改变的。

【注释】

[2]我不得不拼凑这些词,因为英语对于形容好的人来说已经不适合了,英语缺乏表达某些美德的词汇,甚至还把本来很好的名词弄污了——例如“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