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肺复苏术: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关键一步

心肺复苏术: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关键一步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抢救的方法就是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仅是抢救呼吸、心搏停止的患者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第一步。

心肺复苏术: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关键一步

第四节 肺复苏术

一、心搏、呼吸骤停与死亡

昼夜不停的心搏与呼吸维持着我们的生命,但在意外事故和某些疾病状态下,常发生呼吸和心搏骤停,有时是两者同时发生,有时是相继发生,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人死亡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呼吸、心搏停止是临床死亡。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认为4分钟左右),大脑还没有发生最终不可逆的损害,如果抢救及时,还是可以复苏的;但如超过一定的时间,大脑因缺氧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就是不可抢救的,称为“生物死亡”。因此,对心搏、呼吸停止的抢救,必须是分秒必争的。

二、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

1.呼吸骤停的诊断

呼吸骤停比较容易识别,即看不到胸、腹部的起伏呼吸运动;听不到口、鼻部的呼吸音;感觉不到口、鼻部的呼吸气流。

2.心搏骤停的诊断

(1)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2)大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处扪不到搏动。

(3)呼吸暂停或呈叹息样呼吸,面色苍白或发绀

(4)心音消失。

(5)瞳孔散大,反射消失。

根据以上征象并结合可能引起心搏停止的因素,诊断不难;而关键在于诊断及时,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

心搏、呼吸骤停,是诸种疾病中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要求迅速诊断、就地抢救、即刻抢救。抢救的方法就是心肺复苏术。

心搏和呼吸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心脏复苏和呼吸复苏总是相伴为一个整体,不可分离,统称为心肺复苏术。它的主要方法就是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3.人工呼吸术

口对口人工呼吸包括开放呼吸道和人工吹气两个步骤,目的是使氧气进入肺部。

(1)开放呼吸道:让患者仰卧于地上或硬板上,不用枕头。抢救者跪在患者身旁,一手举在患者颈后,一手压住患者额部,使其头部后仰,口唇自然张开(如图9-7①所示);也可用手压住患者额部使头后仰,另一手的拇、食、中指扶着患者颊部,使其口唇张开(如图9-7②所示)。这两种方法都能使患者堵塞于咽部的舌根自然向前,从而使口腔、咽喉、气管这条通道充分开放。

(2)人工吹气: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再用放在前额的拇指、食指捏住患者两鼻孔,迅速用嘴唇紧紧包贴住患者口部(婴幼儿也可将口、鼻部一并包括在内),向患者呼吸道内深吹一口气,然后拉开嘴唇(如图9-7③与④所示),如此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最新修订《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以下简称《2005急救指南》)要求急救人员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且应见到患者的胸部起伏;此外还要避免给予多次吹气或吹入的气量过大,在吹气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一口气。对尚可触及脉搏而没有自主呼吸者行单纯人口呼吸的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或5~6秒/次,婴儿和儿童为12~20次/分。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每2分钟检查1次脉搏,但是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img32

图9-7 口对口人工呼吸

4.体外心脏按压术

心脏按压的目的在于驱动已经停止的血液循环,使大脑等重要器官得到血液和氧气的供应。

操作方法是:抢救者将自己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正中下的1/2处(如图9-8所示),另一手的掌根部垂直叠压在该手的手背上。双肘关飞伸直。手臂、双肩垂直于胸壁,用上半身的力量将胸骨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降4~5cm,婴幼儿为2~2.5cm。然后用腰肌的力量使上半身上抬,以放松双手;待胸骨恢复原位后,又再次向下按压,按压或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无论按压或放松,手掌根均不能离开胸壁,以保证不偏移正确的心脏按压部位。《2005急救指南》要求急救人员在实施体外心脏按压时要“用力而快速地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同时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时间。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对成人和儿童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胸骨的办法,对于婴儿用两手指紧贴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按压胸骨。(www.xing528.com)

img33

图9-8 体外心脏按压

5.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效果标志

(1)颈动脉处能扪到搏动。

(2)口唇及皮肤颜色转为红润。

(3)已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4)出现自动呼吸迹象或恢复自主呼吸。

三、现场抢救

对于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可分为一人抢救和双人抢救两种。

1.一人抢救程序

(1)首先识别患者是否意识丧失,轻摇患者双肩,大声喊问:“你怎么啦?”如无反应,即予开放呼吸道。

(2)呼吸道开放后,立即用耳朵贴近患者口、鼻部,判明有无呼吸气流,同时观察患者胸、腹部有无起伏的呼吸运动。

(3)如无自动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4)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如果扪不到搏动,立即开始体外心脏按压,并同时大声呼救,叫人协助。《2005急救指南》建议,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其心脏停搏。对于专业急救者,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5)体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交替进行。《2005急救指南》建议从婴儿至成人的单人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分,人工呼吸频率为8~10次/分。

(6)检查脉搏、呼吸和瞳孔。在连续给予5组心脏按乐和人工呼吸(约2分钟)后做首次检查,以后每5分钟检查1次,每次检查在5秒内完成,不使复苏中断。

2.双人抢救程序

如果有两人在场,可以实施双人抢救,即一人做人工吹气,另一人做心脏按压。双人抢救配合得当(如图9-9所示),效果较单人好,且体力更能持久。

img34

图9-9 由两人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2005急救指南》建议双人心肺复苏时的按压-通气比率,婴儿和儿童为15∶2,成人为30∶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两名急救者最好在每5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后(约2分钟后)互换,每次更换应在5秒钟内完成。

在心肺复苏抢救中,在不中断抢救的原则下,急呼周围的人协助,打电话叫救护车,要求医院、急救站派人前来。切忌盲目将患者转送医院,以致错过挽救患者的时机。

心肺复苏术仅是抢救呼吸、心搏停止的患者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第一步。可以获得时间等待医务人员到场。后面还有许多必须由医务人员进行的工作,如进一步巩固恢复自主的心搏、呼吸,恢复良好的血液循环,处理由于呼吸、心搏停止造成的酸中毒和重要器官损害,以及处理原发疾病等。切不可在呼吸、心搏复苏后,就以为万事大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